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2023年度第四屆吳征鎰植物學獎杰出貢獻獎獲獎人

陳曉亞:與植物相伴40年

人民網記者  程浩 虎遵會
2023年10月27日08:33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人物小傳:

陳曉亞,1955年8月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植物科學研究,在植物資源、次生代謝、抗虫和棉花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他帶領團隊系統解析棉酚生物合成途徑和棉纖維細胞發育機制,為優質棉創制提供材料。發明的植物介導的RNA干擾抗虫新技術,成為抗虫技術裡程碑式的突破。他兼任上海辰山植物園園長,為其高質量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領導團隊系統收集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資源,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鼠尾草屬核心種質資源庫及保護繁殖基地,並研究藥用植物活性成分代謝及調控,在植物保護、研究和利用相結合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陳曉亞研究員取得重要國際影響和學術地位,為我國植物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023年,陳曉亞獲得2023年度第四屆吳征鎰植物學獎杰出貢獻獎。

陳曉亞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和研究人員研討。人民網記者-虎遵會攝

陳曉亞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和研究人員研討。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當歸,傘形科植物。20世紀80年代,在英國雷丁大學讀博期間,當歸是陳曉亞的研究對象。

學成后,本有機會留在國外的陳曉亞選擇回國。“當時研究當歸,這似乎告訴我,學成后理當歸國。”坐在自己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辦公室,68歲的他笑著說。

“或許是您心裡想回國,所以用當歸做‘擋箭牌’吧!”記者開玩笑說。

“……也許是吧!”陳曉亞下頜微微上揚,頭偏向一側思忖片刻后說。此時,秋日和煦的陽光透過玻璃洒在他身上,莫名給人一種深深的感動。

四十年與植物相伴,陳曉亞說科研給予他無窮的樂趣。

陳曉亞在人工氣候室指導學生。人民網記者-虎遵會攝

陳曉亞在人工氣候室指導學生。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從小木匠成長為知名學者

“我母親喜歡讀書,在她言傳身教下,我打小就愛讀書。”陳曉亞說,“后來自己能堅持讀書,母親的影響很大。”

“上初中時有段時間,讀書條件苦,教室是土房子,書桌是破的,電也時有時無。但我們學習勁頭很足,都沒覺得苦。”回憶當年,陳曉亞笑著說:“印象很深的是搬著小板凳去上學。”

彼時,愛學習的陳曉亞有了上大學的夢想,他打定主意,讀三年高中后考大學。可因為當時激蕩的社會環境,高中一畢業,陳曉亞便迷茫了,夜裡常睡不著。成長的道路從來都是曲折和漫長的。當了兩年代課教師后,陳曉亞被分配到一家木工廠做學徒工。

因為身體單薄,廠領導覺得陳曉亞不是干木匠的料,便把他安排進辦公室,負責寫材料。這給了陳曉亞更多的讀書時間,也讓他慢慢覺得,人千萬不能活得蜷胳膊曲腿的,嚴峻的日子總會過去。

1977年,這個已經22歲的青年終於等到“恢復高考”的東風。“那年國慶節,我和朋友本來在瘦西湖玩,大家突然聽說要恢復高考,瘦西湖剛游了一半,就立馬回去復習了!”陳曉亞笑著回憶。

幾個月后,陳曉亞被知名學府——南京大學錄取,專業是生物學。談起之所以選擇生物學,他說:“我是恢復高考后第一批上大學的青年,當時並不知道生命科學之后會發展得如此之快,‘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時代’這句話還沒流行,選擇生物學一方面出於興趣愛好,想了解神秘的生命世界,一方面是老師家長的建議。”

再后來,陳曉亞前往英國雷丁大學讀博士,回國后到母校任教。20世紀90年代初,作為訪問學者,他前往德國圖賓根大學。接著,他前往美國普渡大學,在藥物化學系開展博士后研究。1994年陳曉亞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即如今的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從事植物研究,直到現在。

陳曉亞(前)在三亞棉花南繁基地觀察實驗材料。受訪者供圖

陳曉亞(前)在三亞棉花南繁基地觀察實驗材料。受訪者供圖

把植物比作勞動人民

陳曉亞起初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是我國最早將化學性狀應用於植物分類學研究的學者之一。他認為,植物作為“生產者”,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基礎。他將植物形象地比作勞動人民。“植物和勞動人民一樣,都是扎根土壤,默默奉獻。”他說。

陳曉亞曾用一句話來總結植物的作用——為人類提供了全部的食物和大部分能源。他的助理王凌健說,這十多個字在單位一樓顯要位置懸挂多年,每個進出的人都能看到。

后來,因研究工作與植物次生代謝息息相關,且科學本身在不斷發展深入,陳曉亞的研究方向慢慢由宏觀生物學向分子生物學轉變。

植物次生代謝和棉花生物學是陳曉亞的重點研究領域。“植物能合成大量的次生代謝產物,也叫植物天然產物,這些小分子往往不是細胞正常生命活動必需的,但卻具有重要作用。”他說:“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往往就是這些次生代謝化合物。通過研究這些成分的代謝過程,分析代謝途徑的酶基因,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奇妙的防御反應,發掘新的化合物資源。”從他的介紹中,不僅能讓人享受科學研究的樂趣,更能感受到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感。

棉花生物學研究中,棉花纖維發育研究是陳曉亞的主要研究方向。“棉紡織品很受消費者青睞,棉纖維是需求量最大的天然纖維,與棉區農民的收入密切相關。棉纖維是棉花種子上的單細胞表皮毛,是最長的植物細胞之一,它的發育過程神秘而有趣,是我們的重要研究內容。”陳曉亞說。

如果把研究過程比作植物的花,研究成果就是果實。經過多年的苦心鑽研,陳曉亞和團隊在植物次生代謝,特別是倍半萜生物合成,以及棉纖維發育和植物抗虫新技術等方面成果豐碩。

比如,他和團隊解析了棉酚生物合成途徑,發現了新的芳香化機制,分析激素和環境因子調控青蒿素等倍半萜成分合成的分子機制﹔鑒定了棉纖維伸長的關鍵轉錄調控因子和細胞壁伸展蛋白,為闡明棉纖維和表皮毛發育的分子機制作出了重要貢獻﹔利用棉鈴虫防御基因,發展了植物介導的RNA干擾抗虫新技術,推動了新一代抗虫生物技術的發展。

與此同時,迄今為止,陳曉亞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約200篇,獲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27項,引領和推動了我國在植物資源、次生代謝、棉花生物學和植物抗虫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工作是接力跑”

人處在一直默默奉獻的狀態,精神也會跟著升華。面對這些年取得的成績,陳曉亞淡然地說:“時間過得特別快,我覺得自己做得還很少。”

如今,隻要不出差,他堅持每天8點騎自行車出門,15分鐘后進辦公室,回復郵件、指導學生、翻閱書籍……忙到中午,在單位食堂吃完東西后在辦公室沙發上躺一會兒,然后接著工作,直到7點左右下班。

在旁人看來,陳曉亞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可他不覺得,“既然還能做事,為什麼不好好做呢?”他表情嚴肅地說:“科研工作是接力跑,需要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接續奮斗。”

陳曉亞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對待科研工作,就是要不斷地注入感情。”他鼓勵青年研究者在任何時候都要有踏實的態度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對事業的成功充滿信心。

科研之外,陳曉亞擠出時間做科普。他認為,科學家做科普,義不容辭。比如,他親自擔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中《植物》分冊的主編,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科學知識,用最通俗的語言把科學知識傳遞給公眾。

2005年起,受中國科學院委派,陳曉亞還參加並領導上海辰山植物園及中科院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的籌建、規劃和發展。十幾年來,植物園啟動實施了華東植物全覆蓋調查與收集計劃,搭建了“華東植物在線”數據平台,系統開展了保護生物學、群體遺傳學和遷地保護關鍵技術攻關等研究。其中,陳曉亞的功勞不少。他還帶領辰山科研團隊系統收集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資源,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鼠尾草屬核心種質資源庫及保護繁殖基地,並研究藥用植物活性成分代謝及調控。植物園組織的很多次參觀活動中,他也義務當起講解員,深入淺出地介紹植物的奧秘。

前不久,第四屆吳征鎰植物學獎公布獲獎名單,和吳征鎰老先生同為江蘇揚州人的陳曉亞獲得杰出貢獻獎。談及感受,他頗為動情地說:“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聯系在一起的。雖然你無法預知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但隻有努力了,才有可能在一定領域、一定范圍取得成功,也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科研工作無止境。“雖然年紀不小了,但隻要能繼續做,我就會循著吳征鎰先生的腳步,在推動人類科學進步、報效祖國的路上繼續向前。”

關於“吳征鎰植物學獎”

吳征鎰植物學獎由中國植物學會、雲南吳征鎰科學基金會於2016年7月12日聯合設立,旨在弘揚吳征鎰嚴謹治學、無私奉獻和執著追索的科學精神,獎勵在植物學基礎研究、植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植物多樣性保育及生態系統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和重要創新成果的植物學科技工作者。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設置“杰出貢獻獎”一名和“青年創新獎”兩名。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