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一名黨員研究生的5年科研成果:“12+1+3+2”

李發興 馬馨
2023年10月25日09:0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篇、獲軟件著作權1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這是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張中信近五年來的科研成果。

張中信出生於雲南宣威一個偏遠的山村。2018年,他進入昆明理工大學碩博連讀,主要研究邊坡失穩災害的防控與治理。學習期間,其擔任過所在黨支部的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支部書記。

“我這個專業實踐性很強,經常需要跑工地。”這幾天,張中信正在內蒙古一個鐵礦,圍繞“採場邊坡地質勘察及穩定性研究”課題,負責採集無人機影像數據,識別並統計採場邊坡岩體的節理裂隙,構建三維露天採場的工程地質模型及進行邊坡穩定性分析。

今年6月30日,雲南建水(個舊)至元陽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運營。張中信介紹說,通車的背后也有他貢獻的一份力量。2019年6月至11月,張中信參與了“建(個)元高速公路高陡邊坡設計優化與災害防控技術研究”課題。他連續5個月駐守在施工現場,負責組建自動化監測系統。監測前期,張中信按照監測周期要求,克服路途遙遠等困難,每天走2個小時的山路去到邊坡現場監測。在組建期間,張中信克服人手短缺、施工材料運輸等困難,自己在工地一線扛水泥、建設備房、布設監測線,最終成功搭建監測預警雲平台。

針對監測設備耗電量大、雷擊風險高、框格梁結構不規整等現場難題,張中信又對自動化監測避雷系統進行改進,對格構梁施工方法進行優化,研究成果申請發明專利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兩項。

近年來,張中信還圍繞雲南省高原山地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與生態保護修復課題,以滑坡地質災害防控為切入點,積極探索邊坡時空全局形變監測方法。他負責的“基於無人機技術的露天礦失穩區域識別與分析模型”項目,可實現災害早期排查,在2020年10月獲得全國高校採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一等獎。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的“地災戰士—地質災害智慧辨識與監控”項目,研發“空、天、地”多維全局智能監測預警技術與裝備,建立災害預警平台,在2022年8月獲得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教主賽道雲南省金獎。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研究生黨員,就要勇於面對挑戰,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張中信說,未來,他將繼續從事一線科研工作,將科技論文寫在祖國西南建設的大地上。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