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綜合體在安寧啟動——
“能亮計劃”賦能文明實踐

昆明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綜合體 在安寧啟動。
陽光護童鄉村行第一期夏令營
近年來,安寧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開展志願活動,用一次次暖心服務、一樁樁惠民實事,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文明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在安寧播撒落地、生根開花。
描繪文明實踐新圖景
在9月8日舉辦的安寧市“99公益日”的專場公益義賣夜市上,愛心商家、親子家庭、手工藝人和文藝志願者紛紛到現場義賣義演、競賽拍賣,吸引眾多市民積極參與。
當天,安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能亮計劃”項目綜合體正式啟動。作為昆明市首個聚焦區域多元需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綜合體,既是全面貫徹落實大興調查研究,全面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建設而開展的一次創新性實踐,也為進一步推動安寧市壯大社會化志願者隊伍,全面提升安寧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添磚加瓦。
為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新時代文明實踐“能亮計劃”項目綜合體聚焦安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市級)、所(街道級)、站(村級)和專業領域4個實施主體,建立以站為實施主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庫,形成資源分類下沉、需求有序回應、效果及時反饋的工作格局。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安寧市通過“政府+社會組織+專項基金+社會資源”多元協同模式,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實效、親民化的落地項目。
為保証項目實施的精准度和延續性,安寧市委文明辦印發《“能亮計劃”項目綜合體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落地方、指導方和支持方三方共建的運行模式。做實小而美項目,量身定制引入優質社會資源為項目運行持續“輸血”,按照“一品牌一導師團隊”原則,擇優比選專業社會組織全程參與運行,引入第三方組織對導師團隊和項目執行進行全流程督導。
安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項基金在成立后持續發揮“蓄水池”作用,在公益日等節點開展形式豐富的愛心募款活動,為項目持續運行提供動力保障。“能亮計劃”中每一個子項目的實施,都將帶動多維度的群體共同參與,促進文明單位和文明實踐所(站)結對發展,以點帶面提升安寧文明指數。
“能亮計劃”辦實事解難題
城市文明進一步提升,需要志願服務提檔升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進一步沉下去。
早在2021年,安寧市在省紅十字會的支持和監管下,在全省成立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項基金,並開展了一輪社會化募資,用於2022年內支持“四葉草學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金色螺號”理論宣講、“以愛遇愛”志願者禮遇日3個項目,推動文明實踐社會化、項目化運作雛形初顯。今年上半年,專項基金持續提升使用效率,全流程公益、零預算支出幫助曉塘社區郎家庄60棟完成線路改造和路燈安裝﹔圍繞交通秩序提升啟動“五安小斑馬”文明交通項目……
安寧市是雲南省首批全國文明城市。1995年,該市首次提出“做文明人,創文明城”的口號,目前已經蟬聯兩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如今,該市創新性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能亮計劃”項目綜合體,進一步延伸了城市文明建設工作的外延,拓展了文明建設為人民的內涵。
在專業的志願服務隊伍與完善的監督反饋機制“雙翼”護航下,“能亮計劃”項目綜合體突破了以往文明實踐點狀分布態勢,形成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下,多個項目、多個領域、多個維度共同發力,統籌區域多元協同賦能的文明實踐新形態。
據悉,“能亮計劃”將持續推動關愛癌症患者、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10個項目在全市落地,不斷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質量,使覆蓋多領域、協同多主體、服務多人群的模式更有活力、更具魅力。
短評
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時代之需、群眾所盼。“能亮計劃”的實施不僅提升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質量,更為安寧市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增添了有效路徑。在一個個具體的項目實踐中,市民的文明素養將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文明培育、文明創建以有形有感的方式延伸到基層每個角落,推動社會文明進步。(記者 黨曉培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