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雲南分網>>理論學習

勞動教育要融入“大思政課”建設

2023年07月25日14:08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要求,職業院校要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把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應用型高校“大思政課”建設,既是“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勞動教育取得實效性的關鍵。

把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課的主渠道。應用型高校培養的是具有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技能、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高技能、高素養的職業人才需求。應用型高校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必然要依靠“大課堂”“大平台”“大師資”,把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大思政課”建設,充分發揮豐富課堂、拓寬平台、聚合師資的重要作用。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中,我們突出運用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闡釋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質內涵。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融入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為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大國工匠、建設制造業強國作出貢獻。

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完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課”的平台支撐。應用型高校注重人才培養實踐模式,有利於把“大思政課”建設與勞動教育特別是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結合起來,協同推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完善學生勞動教育體系:一是將社會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二是積極開展“愛校園”勞動教育,為學生提供校內勤工助學崗位,不出校門就能培養學生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三是積極組織開展“愛社會”公益勞動,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志願者服務等勞動活動﹔四是扎實開展社會實踐和實習實訓,鍛造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幫助學生積累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著力打造沉浸式“大思政課”,在體驗中感悟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中,要充分利用學校和企(行)業兩種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一方面,通過高科技手段,打破現實教學場域的限制,借助VR眼鏡、5G技術等,讓學生置身於虛擬現實場景之中。在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中,以“工匠精神”為重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讓學生體驗和感悟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擴充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帶領學生走進各類蘊含工匠精神元素的場館,領略原汁原味的匠心獨運。如讓學生走進春城勞模工匠館實踐教學基地,特邀大國工匠進校園現場講述自身鑽研產品、用心用情守護匠心的故事等等。

形成“一軸兩翼三聯四同五專”的應用型高校“大思政課”協同育人體系。“一軸”,即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核心主軸﹔“兩翼”,即實現課程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由知識教育向信仰教育提升﹔“三聯”,即立足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定位,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為統領,常態化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全國勞模口述歷史”“尋找身邊的大國工匠”等主題活動﹔“四同”,即以“紅色體驗”“勞動體驗”“研究體驗”“愛心體驗”等實踐活動為載體,著力形成“全面保障、全員參與、全程融通、全域拓展”的長效機制﹔“五專”,即以“專門組織機構、專業師資隊伍、專項資金扶持、專項獎勵激活、專家團隊共建”的五專保障為牽引,全面立體推進建設成果轉化,最終結出豐碩果實。人才培養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作為勞動教育的核心內容,隻有融入“大思政課”建設中,才能實現協同育人功效。(勾英  作者系雲南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