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昆明:全力打造宜業宜居“綠美春城”

2023年07月04日17:46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在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發布的《關於2022年度綠美城市和綠美社區推薦獎補名單及備選名單的公示》中,昆明市呈貢區、安寧市入圍綠美城市推薦獎補名單。

呈貢區、安寧市的綠美城市建設是昆明市“綠美春城”建設的一個縮影。在綠美城市建設中,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以“公園城市”建設為引領,以“增綠提質”為主線,有機融合國家園林城市復查等重點工作,高標准高質量推進城市綠化美化,加快提升“綠美春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安寧美景。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安寧城市美景。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繪公園城市新篇 建綠美宜居安寧

安寧市堅持規劃引領,精心繪制綠美藍圖。圍繞綠美城市建設工作要求,結合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公園城市創建標准,完成綠地系統規劃、公園體系規劃等16個專項規劃編制,充分發揮規劃先行、引領作用,構建科學的城市生態空間體系藍圖。

優化城市公園體系,匠心打造綠美格局。積極探索新城“公園+”,老城“+公園”的公園融城理念,進一步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大力實施口袋公園、綜合公園建設及提升改造工程項目,現已新建、改造口袋公園53個,新建寧湖田園濕地公園、寶興公園(含清風公園)、二專線生態公園等特色公園,收回原計劃作為商業開發的安寧舊城改造核心區域的7號和8號地塊建成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將多個公園串聯形成面積達70余公頃貫通城市中心區東西向的“城市中央公園群及綠廊”。目前,安寧市種類齊全、分布合理、景觀多樣的公園體系初步呈現。

安寧美景。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安寧城市美景。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多渠道增加城市綠量,用心提升綠美品質。推行“綠道+”模式,結合安寧特色,銜接昆明市綠道規劃,重點打造“兩軸兩環兩心”的市域綠道結構,城區到溫泉螳川綠道一期7.98公裡全面貫通。按照“一路一景”原則,組織實施320國道、二專線、鋼雲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的綠化景觀項目建設,按照林蔭路標准對城區16條城市主次干道進行提升改造,不斷建設打造獨具安寧特色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組織實施主城區40余個道路U型端頭花境及人民路鮮花大道的打造,在城區主次干道、公園廣場等視覺焦點制作擺放大型立體花架,實施50余個城市節點綠化景觀提升改造。因地制宜優化城市特色風貌,完成武廟、鬆花閣、楠園等歷史文物修繕保護,大力推廣鄉土樹種,有效應用“市樹”“市花”,加強城鎮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保護。

強化人人參與,暖心共享綠美成果。安寧市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引領作用,通過建立“黨建+”模式、設立“紅色管理網格”、志願服務隊等,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綠美社區共建共管,結合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部分社區結合閑置的零星土地、單位拆圍透綠等,共同打造建設口袋公園,不斷增加社區公共綠化空間,完善社區各項公共配套設施。

呈貢美景。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呈貢城市美景。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以綠為筆,繪就美麗呈貢新畫卷

呈貢區秉承“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實現了園林綠化從少到多,從“綠起來”到“美起來”的蛻變,社會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市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規劃引領,繪就藍圖。以呈貢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態空間為基底,以滇池濕地、生態隔離帶、近郊山體為抓手,建設呈貢山水生態﹔以白龍潭山至烏龍堡“山景”和白龍潭水庫至滇池的“水景”為基礎,建設呈貢山水軸線。以中央公園、洛龍公園、三台山公園、星辰公園等為依托,建設呈貢山水公園體系。逐步形成以洛龍湖、泛春湖、銀湖為代表的湖泊公園帶﹔以洛龍河、撈魚河為代表的河道綠帶,以洛龍公園、中央公園、撈魚河濕地公園為代表的公園綠帶,構建和優化呈貢城市綠地系統和山水空間格局,實現了人、城市和自然的協調發展。

呈貢美景。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開放共治,樂享宜居。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空間的開放、共享、融合,呈貢區以洛龍公園為試點,率先開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工作。充分考慮市民全齡段戶外活動需求,因地制宜,提供帳篷搭建區、健身活動區,配套設置洗手台、直飲水、智慧公廁等配套服務設施﹔提升公園景觀效果,如洛龍公園通過打造花境主題小游園、更換噴霧設施、增設噴灌系統等,進一步強化主題特色,提高公園服務質量﹔根據植物生長周期和特性,有計劃、分片區開展地塊輪換養護管理,確保公園綠地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推行“公園+社區+志願者”服務工作機制,營造“人人參與、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圍。2023年,共計開放6個公園10處綠地,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實現公園綠地從共享到樂享,讓廣大市民在高質量發展中更好地享受高品質生活。

以綠美城,城在園中。呈貢區以“百園建設”為抓手,落實“公園+”理念,進一步優化公園綠地布局,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利用城市的“邊角地”因地制宜開展口袋公園建設,創新採用政企合作的方式,建設“觀林聽風”“筑夢征途”等3個小游園﹔結合呈貢傳統文化,建設特色小游園49個,滿足人民群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需求。在2023年“百園建設”工作中,率先探索橋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打造斗南立交橋橋下運動公園,營造“社區+公園”新場景,提升居民幸福感。

目前,呈貢區綠化面積2960.153公頃,各類公園60個,全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7平方米,綠地率達40.01%,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綠色生態優勢已成為呈貢區一張亮麗名片。(劉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