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優化供電服務 呵護萬家燈火

話題
進入冬季,用電量大幅上升,生產生活用電該如何保障?如何增強人民群眾辦電便利度和獲得感?雲南電網公司如何承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2年12月29日,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瑋率隊做客“金色熱線”直播節目,就有關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未雨綢繆 讓群眾溫暖過冬
入冬,氣溫驟降,做好保暖工作,電力保障十分重要。雲南電網公司在電力保障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公司始終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我們提前部署、提前謀劃,讓群眾能夠亮亮堂堂過年、熱熱乎乎過冬。”陳瑋表示,公司在硬件投入、管理投入、應急服務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安排。具體而言,2022年年初,雲南電網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牽頭制定了專項方案,安排了專項投資,對各個部門規劃、生產、調度、營銷各項業務都建立了聯動機制,安排了具體措施。2022年11月底,公司專項組織開展了抗冰保電的相關工作。
“花大力氣提升硬件和網架電力保障的能力。”雲南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總經理周偉介紹,2022年公司已投入十余億元解決配電重荷載和低電壓問題。同時,在地方政府和群眾的配合下,大力開展通道清理工作,並進行了相關隱患缺陷消除工作。在應急搶修准備工作方面,雲南電網公司也做了充足准備。周偉說,2022年公司又投入了3億元,進一步補充了應急電源車、發電機、充電寶、高杆燈等應急物資﹔在應急搶修隊伍方面,提前調度了1.2萬人的配網搶救隊伍,並且提前做好了值班值守工作。
“我們在這裡住了有10年了,一到冬天,微波爐一點都加熱不了﹔空調制熱沒有什麼效果,還有電路一天要閃停很多次。”香格裡拉市的邱女士打進熱線反映,自己所住片區其他住戶均有此類問題。
周偉說,低電壓、頻繁停電等問題,更多涉及的是技術問題,成因復雜,需要到用戶家中、配電變壓器、變電站進行實地檢查,找出原因后具體施策。他同時表示,就頻繁停電和低電壓的治理,近年來公司以供電可靠性為總抓手,實施了一系列解決措施。“每年低電壓和頻繁停電的排序降幅都在30%左右,這是因為電網發展仍不平衡,還有局部地區薄弱,隨著短板的不斷補齊,我們相信電源質量會越來越好,頻繁停電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周偉說。
緊盯重點 確保防疫供電
“如果‘陽’在家裡,又冷又沒有電,怎麼辦?”隨著疫情形勢變化,有網友提出,疫情期間,雲南電網怎樣做好防疫方面的用電保障?
“有保有限。”陳瑋說,公司將把重要的涉及到疫情、涉及到民生的用電單位作為優先用戶予以保障。“保障防疫用電,是我們的重要責任。”雲南電網公司節電中心總經理兼市場部副總經理葉利東進一步介紹,公司快速響應,為醫療機構等提供應急保障。截至目前,共投資4億多元,全力保障好疫情防控用電需求。對防疫機構的應急保障是雲南電網公司的保供電重點,“涉疫機構一旦出現了停電,對整個防疫、指揮、保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葉利東介紹,公司建立了疫情防控客戶清單,對所有保供電用戶,按照一戶一策梳理了相應的應急處置卡,制作了相應的保供電電子地圖,全力做好涉疫機構供電保障。
雲南電網公司還開通了綠色通道,為臨時救治點等機構提供臨時保障需求,實行先受理、快保障、后登記的原則,優先提供保障。同時,雲南電網公司的計量自動化系統還對全省保供電用戶進行24小時監測,以評估用電是否正常。“一旦用電有異常,通過計量自動化系統就可以反映出來,我們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理。”葉利東說。
此外,雲南電網公司積極落實國家穩經濟大盤、助企紓困政策,2022年5月開始,對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實行6個月為期、欠費不停電、期間減免相應滯納金的措施,讓疫情期間受影響的小微企業得到實惠。至2022年11月份,共有4.38萬戶客戶享受到此政策,涉及電費金額達870萬元。“我們將繼續採取一系列政策履行央企的使命和責任,全力做好疫情期間的供電和用電保障。”葉利東表示。
服務“三農” 助力鄉村振興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是雲南省有名的熱帶水果產業大縣,多年來,元江縣充分發揮熱區優勢,積極打造水果產業。由於該縣水果種植區多為山坡地,基礎設施薄弱,許多果園需要用電來提水灌溉。但電壓不夠抽不上水、易斷電、自行通電成本高等問題,使得果園生產抽水灌溉和用電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
農業用電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一環,對於水果產業發展,元江縣的種植企業、種植戶們均表示離不開電力的有效支撐。“應該說現在農業生產當中對電力的需求、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陳瑋表示,雲南地域面積大、供電半徑長、供電成本高也是普遍存在的情況。
那麼,助力鄉村振興,雲南電網公司將如何作為?“服務‘三農’,我們一直在努力。”葉利東說,按照目前的政策,針對客戶提出的問題,雲南電網公司此前也有相應考慮,原計劃於2022年底前,對農村地區用電報裝的容量小於160KW的,由電網免費建設投資到電表,客戶隻需要投資電表內的設施即可。目前該項工作已經提前實施了4個月,將此項政策從之前的城區延伸到了農村地區,“這件事需要我們進一步核實一下,搞清楚我們經營的客戶具體需要的用電容量是多大,如果是小於160KW,這個政策就很好了,我們可以免費投資到電表,客戶就比較省錢。”
而對於小規模的,如農業種植排灌用電,雲南電網公司也推出了共享用電的措施——由相應的單位和機構負責在種植區域比較集中的地方建設共享用電,即電網公司把電延伸到田間地頭,需要用電的種植戶就可以直接接入共享用電設備,按照共享用電設備相應的政策規定進行繳費,就可以便捷地通電和使用。“我們相信,通過這些措施的推出,群眾用電會越來越方便,當地的種植產業發展、我們服務‘三農’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葉利東說。
聚焦關切 破解民生難點
“我們小區一直沒有進行一戶一表移交。之前咨詢過物業,得到的答復是他們這兩年也陸陸續續給供電部門寫申請,但一直沒有落實。我今天就想咨詢一下,什麼時候能實現一戶一表移交?”曲靖市麒麟區的劉女士打進熱線詢問。
曲靖供電局副總經理劉梅表示,對老舊小區抄表到戶的辦理流程大致為:由相應的小區物業或者管理單位提出申請,接到申請之后,供電局會對這個小區的供配電設施進行現場檢查和審核,視供配電設施是否滿足國家的技術標准和安全標准,來決定是否進行供配電資產移交和抄表到戶。
就劉女士所咨詢的問題,劉梅答復說,供電企業已經接到了申請,目前麒麟供電局已經對該小區進行了技術審查,后續工作即將開展。如果存在不符合或者有隱患的情況,則促成物業單位改造后就可以移交。
一名來自普洱的網友留言反映,自己所住小區物業在沒有簽訂合同的情況下入駐,並按照超過當地正常水電費價格收取費用,存在多收錢、強制收錢情況,而且最近已經連續幾天停電,嚴重影響了生活。
普洱供電局副總經理劉春勇回復說,經了解,該老舊小區目前沒有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在沒有相應合同的情況下入駐。業主跟物業公司矛盾比較多,供電設施達不到接收相關要求,目前業主沒有將供配電資產移交供電單位,所反映故障原因為小區的高壓側斷電,故障發生的當天供電局即協調發電機對小區進行了保供電。劉春勇表示,要解決這名網友所反映的問題,需積極向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實施改造,改造完成后可以移交供電單位進行管理。
“屬於客戶資產故障,這種情況下,不是電網公司自己的產權,按照現在的合同權利,我們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操作。”陳瑋回應,供電局將通過應急發電車等措施盡量解決客戶的問題,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須推動業主盡快達成一致,盡快將資產進行移交。(謝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