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曲靖陸良:非凡十年 民政為民辦實事

2022年09月08日15:22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民政局不斷增投入、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建機制、促公平,聚焦“關鍵小事”,解決“民生大事”,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幸福餐桌”托起爨鄉老人幸福“食光”

早上十點半,陸良縣芳華鎮龍潭社區的“老年幸福食堂”已飯菜飄香,老人們和往常一樣陸陸續續走進食堂等候開餐。今年82歲的高橋美是陸良縣芳華鎮龍潭社區居民,子女長年在外工作,無暇顧及老人。“我一個人在家,這個‘幸福餐桌’太方便了,每天到點了就到食堂吃,飯菜也可口,我在這裡吃了三四年啦。”高橋美老人欣喜地說。

在龍潭社區60歲以上老人有350余名,為了幫助像高橋美這樣的老人解決“吃飯難”問題,陸良縣民政局投資20余萬元,在社區推行“幸福餐桌”建設,讓老人不用辛苦做飯便能按時吃上色香味俱全的“營養餐”,用餐老人每個月隻出100塊錢,下差的部分由村集體和民政補貼。

 陸良縣芳華鎮龍潭社區敬老助餐服務點。

陸良縣芳華鎮龍潭社區敬老助餐服務點。

龍潭社區黨總支書記章樹生介紹,“幸福餐桌”並非簡單解決老人吃飯問題,還要讓老人們吃得舒心、健康、營養。為此,每個星期都會征求老人們的意見,通過大家反饋的意見來搭配菜品,盡量做到營養均衡。“幸福餐桌”不僅方便了老年人,同時也減輕了在外奔波忙碌的老人子女的后顧之憂。熱湯熱飯暖了老人的心,也安了老人子女的心。同時,“幸福餐桌”還對外開放,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虛心接受群眾意見。“我家老人來這裡吃飯我們很放心,他們也喜歡來這裡吃,有時候我們忙起來照顧不到,他們到點了就會自己來這裡吃。”村民謝桂花說。

“幸福餐桌”並非龍潭社區獨有,2014年,陸良縣在三岔河鎮太平社區、召夸鎮新庄村委會開展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試點工作,受到群眾一致好評。自此,陸良縣政府將“老年幸福餐桌”列入每年的惠民實事在全縣推廣,全縣20多個村、社區紛紛效仿,相繼開辦“老年幸福餐桌”。

據陸良縣民政局局長張挺介紹,陸良縣民政局聚焦養老問題,整合各方資源,力推“幸福餐桌”建設,用心用情解決獨居、空巢老人吃飯難問題。截至目前,陸良縣民政局共籌集資金2530萬元,在全縣建設了17個“老年幸福餐”服務點,讓上萬名老人享受到敬老助餐和日間照料等優質養老服務。“幸福餐桌”的開辦促進了社會和諧,解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的后顧之憂,營造了敬老、愛老、助老、孝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兜底保障兜起群眾幸福生活

“今天我們民政局和村委會的一起過來看看,了解這一年你們家的情況。現在家裡供著好幾個孩子讀書,壓力很大,看看還有哪些困難需要我們民政還有村委會共同來幫你解決一下。”在平玲波家中,張挺一行同平玲波一家拉家常,詳細了解他家的生產生活情況。

平玲波今年36歲,育有三個子女,在他22歲時,家中叔嬸二人外出務工后杳無音信,留下兩個年幼的妹妹,平玲波和妻子毅然決然將兩個妹妹接到家中撫養,經濟重擔全部壓在夫妻二人身上,貧困的家庭曾一度陷入困境。

陸良縣民政局工作人員與平玲波一家拉家常了解情況。 

陸良縣民政局工作人員與平玲波一家拉家常了解情況。 

“我們在詳細了解平玲波家實際困難后,認真制定幫扶計劃,積極爭取相應補助補貼孩子學費,減輕平玲波家庭經濟負擔。”張挺說道。在民政等部門的幫助下,如今平玲波夫妻二人已將兩個妹妹撫養長大,在東沖水庫旁蓋起新房,還在家裡發展小規模家禽、水產養殖,一家人日子越過越紅火。站在東沖水庫堤壩上,一眼便能看到平玲波一家的新房,一家人養殖的魚在水中翻騰跳躍,圈養的土雞正滿坡跑。

群眾困難心頭挂,民政事業大步行。近年來,陸良縣民政局大力推行“陽光低保”建設,嚴格規范低保申請、審批程序,確保救助對象精准識別,救助標准不斷提高,保障更加有力。據了解,2022年陸良縣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從2012年月均補助標准262元提高到700元,比2012年提高了167.1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了從“單一標准、單一類別”到“分類施保”,做到對象、類別更加精准。2022年陸良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人均月保達334元,比2012年提高255.32%。孤兒生活補助2022年達1290元,比2012年提高258.33%。特困人員供養月均基本生活標准從2012年的80元調整到910元,提高了10倍。截至2022年6月,陸良縣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5110戶24712人,城市低保2560戶3887人,特困供養人員823戶866人,納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特殊困難兒童保障273人。

殯葬改革革除歪風陋習

在陸良縣鏡緣公墓,一座座墓碑整齊排列,掩映在鬆柏林間,墓園小路整齊劃一、干淨整潔,整個墓園庄嚴而肅穆,墓園四周青山環抱,環境極佳。如今的景象離不開陸良縣民政局大力推行的殯葬改革措施。

自2018年3月1日以來,陸良縣成立了陸良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在民政局牽頭下,各部門協調聯動,舉全縣之力,依法強力推進“活人墓”拆除、農村公益性公墓整治等清理整頓,目前已在全縣建成農村公益性公墓34個,其中鎮級公墓10個,村級24個﹔經營性公墓1個。2023年計劃新建1個城市公益性公墓。

隨著殯葬改革各項工作深入推進,喪葬陋習逐漸消失,厚養薄葬、文明祭祀新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如今的陸良,綠色殯葬、生態殯葬已蔚然成風。為進一步推進殯葬行業改革,陸良縣還率先開發了殯葬管理信息系統平台,打造殯葬信息管理“一條龍”服務。

殯葬管理信息系統平台是以“互聯網+殯葬服務管理”的方式,將所有的殯葬管理信息集中在一個平台上,並整合應用殯葬行業各部門資源組成完善的服務體系,完成殯儀服務資源優化整合和資源共享,同時通過信息交換平台與政法、衛生、人社、救助等業務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實現自動提醒有關部門做好戶口注銷、停發低保金、救助金、養老金等事項,管理者可實時監督查詢任何一項工作,業務流程公開透明,親屬也可在終端查詢系統查詢辦理相關業務,在提升政府殯葬服務質量的同時,做到讓逝者親屬安心、放心、省心。

“通過這個平台我們可以精准掌握每位逝者的信息以及全縣各公墓墓穴使用情況,還能對喪葬陋習進行監管,同時方便群眾申報火化補助,打通惠民便民‘最后一公裡’。”陸良縣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周見頂介紹道。(鄧賽、李梅 文�圖)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