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張正德:躬耕30載一心為民踐初心

2022年06月22日11:4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從22歲時退伍回鄉的壯志青年,到如今的年近花甲,張正德擔任老許村村干部已有31個春秋。他把自己半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傾注在了這片他所摯愛的土地上,昔日貧困的小山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張正德家住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曉街鄉老許村。1984年,19歲的張正德剛進部隊一年,就因表現優異被評為先進個人,四年的軍旅生涯更是鍛造了他雷厲風行、不怕困難的軍人作風。1987年退伍回鄉時,曾經稚氣未脫的少年,已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上級和村民們對張正德這個見過世面的年輕人寄予厚望。回鄉不久,張正德就在眾望所歸中,當上了老許村公所文書,一步一個腳印,最終當上老許村黨總支書記。

“要致富,先修路!”剛回村時,看著家鄉泥濘的道路和落后的生產方式,張正德下定決心,要帶領鄉親們把家鄉建設好、把生產發展好,帶領大伙過上好日子。“路能走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修路?”張正德多方奔走,好不容易向上爭取到了資金,但有村民卻提出了質疑。張正德耐心地一戶戶上門做工作,最終修通了進村道路。

路通了,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大的市場,老許村的產業有了起色,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彼時,村委會所在地還在離公路一公路遠的荒山上,群眾來村委會辦事,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十分不方便。

為了方便群眾辦事,2007年,張正德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搬遷村委會,並報鄉黨委政府同意。

為了爭取項目和資金,張正德跑遍了市、縣相關部門。當時的交通條件,從曉街到臨滄,坐中巴車單程需要四小時,來回兩天至少花費上百元,張正德都是自掏腰包,而當時他的工資不過兩三百元。

“隻要這事對村上發展有利,就一定要干成!”抱著這個信念,一次、兩次、三次、五次、十次……張正德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跑,一點一點地籌集資金,在他的努力下,終於從市、縣各相關部門籌集到60萬元的資金,把村委會駐地搬到了交通便利的公路邊。

越是艱難挑戰,越要迎難而上!這是張正德作為一名退伍軍人的本色,也是他作為黨員的責任擔當。

“現在交通好了,拉飼料、拉草料都很方便,規模逐年擴大!”老許村村民羅光海這些年干起了肉牛養殖。到如今已經養殖有肉牛42頭,每年毛收入40余萬元,成為村裡的產業致富帶頭人。

村民富了,張正德最高興。

“全村的水、電、路網修通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很多農戶開始發展生豬、土雞、肉牛生態養殖,目前生態養殖收入已佔全村經濟總收入的30%以上。”張正德的笑容無比燦爛。

“當初我們阻擾張書記修路,誰能想到幾年后家家戶戶都開始買小汽車、微型車,把車直接開到家門口,十分便利。”如今,村民們的笑談裡,藏不住對張正德的感激。

距離老許村委會約兩公裡,是當地有名的四十八道河。放眼望去,隻見漫山林海,郁郁蔥蔥,一幅綠水青山的自然畫卷。

如果不是當地人,不會知道,20年前的四十八道河可不是這般生機盎然的模樣。那時,四十八道河曾因生態惡化,水土嚴重流失。

2002年開始,張正德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苗木,並在村委會自己育苗,然后扛起鋤頭上山,號召村民們一起植樹,開始了老許村退耕還林的生態發展之路。如今,昔日的流沙荒山已變為4000畝綠意盎然的林海……

30多年來,張正德都默默耕耘在老許村的土地上,大到全村的產業發展,小到村民雞毛蒜皮的糾紛調解,他都全力以赴。

不光如此,作為村黨總支書記,張正德還十分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在他的教育引導下,老許村的黨員從35名發展至122名。他還十分重視抓班子帶隊伍,帶領村“兩委”及27位小組長苦干實干巧干,成為致富帶頭人,發動村民種植泡核桃、茶葉、香蕉等農副產品。

如今,全村萬畝核桃林成為村民的綠色銀行。全村有1500畝茶園,建有3個茶葉初制所,每年生產毛茶50噸以上。加上烤煙和香蕉等短平快產業,全村致富步伐不斷加快。

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張正德多次獲上級部門表彰。先后榮獲“優秀共產黨員”“全市農村優秀黨員致富能手”“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扶貧優秀村干部”稱號。

一大摞榮譽証書,記載了張正德為民服務的歲月印記,也見証了老許村一個又一個輝煌:老許村先后獲評市級文明村、省級文明村。

“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隻要對村子好、對村民好的事,我就要竭盡全力做到最好。”面對諸多榮譽,張正德的回答朴實無華卻又擲地有聲。30年來,他炙熱的黨員初心、一心為民的情懷,早已融進了老許村的山山水水,融進了每個鄉親的心裡。(楊瑋韋)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