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雲南雲縣:紅色家風孕育“最美家庭”

2022年06月15日16:1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內,明媚的陽光透過窗戶,傾洒在屋內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上。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正望著牆上的老照片出神……

楊德紹全家福。雲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是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曉街鄉曉街村街尾組的楊德紹老人家。

不久前,全國婦聯表彰的2022年全國最美家庭,楊德紹家庭光榮入選全國最美家庭。

獲此殊榮后,楊德紹老人百感交集。一有時間,就盯著牆上的老照片,在記憶裡回味父親楊秉昌的教誨……

“最美家庭”的紅色印記

楊德紹的父親楊秉昌原名楊秉榮,出生在一個詩書家庭,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其父親是鄉上的私塾老師,常用聖賢書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責任與擔當來勉勵他成才。1930年秋,年僅20歲的楊秉昌,毅然決定棄筆從戎,保家衛國。他曾兩度參加抗日戰爭。

1949年7月,楊秉昌參加了臨滄境內第一個地下黨組織創始人李珪領導的地下革命工作。同年10月,在李珪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解放雲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赤子之情 為民服務

楊秉昌曾擔任文映鄉公所民政調解員。

“家風正、明事理、心腸熱。”這是當地群眾對楊秉昌的一致評價。在一次調解案件中,楊家親戚為泄憤砍傷了鄰居家的牛,楊秉昌秉公處理,判決親戚依法賠償他人損失。

“父親做事公正,一生廉潔,曾有位鄉親為了報答他,偷偷在我家院子留下一筐梨,父親硬是連夜步行數十裡把梨送了回去。”楊德紹回憶。

1946年初,文映鄉籌資建設中心小學,楊秉昌帶頭組織群眾開挖土方,全靠人力肩挑、背扛搬平了山頭,在四頭山開挖出超過8畝的平整土地。克服重重困難之后,一座嶄新的文映中心小學巍然屹立於四頭山頂,有效改善了當地的教育環境。

紅色基因 代代相傳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楊秉昌為國為民的赤子之情,影響了楊家幾代人。

在父親的影響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從小就根植在楊德紹的腦海中。1969年高中畢業后,楊德紹回鄉從事農業生產,在曉街村委會工作20余年。他謹記父親教誨,腳踏實地、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帶領群眾發展生產,贏得了當地群眾的稱贊和愛戴。

楊德紹也通過言傳身教,將源自父親的這份為民服務的赤子之情延續到了兒女這一代。

楊德紹的大女兒楊根菊是雲縣涌寶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學生時期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19歲便成為了光榮的黨員﹔工作后教學成績突出,多次獲縣、鎮優秀教師表彰。

楊德紹的兒子楊根強在畢業后即通過招考成為一名新聞編輯。工作中的他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成長為基層融媒體中心的骨干,曾獲臨滄市優秀青年,獲得過先進工作者,防艾宣傳先進個人等榮譽。

好家風,代代傳。秉承著紅色基因和良好家風,楊德紹一家,都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中默默奉獻、砥礪前行,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徐艷玲)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