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滇池綠道:連起美景 串起幸福

2022年06月15日08:13 | 來源:昆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滇池綠道:連起美景 串起幸福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隻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時強調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時叮囑,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再接再厲,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2022年夏天,昆明不少市民來到滇池邊,紛紛贊嘆:“假期來滇池邊呼吸新鮮空氣,漫步在這麼美的滇池綠道上,五步一景十步一觀,做一個昆明人太幸福了!”

以道守界 打造滇池最美綠色翡翠項鏈

滇池綠道規劃總長度約為137公裡,離湖岸線距離約250米,按25米總體寬度建設。綠道線型設置,考慮沿滇池一級保護區外延,充分利用現狀道路,因地制宜確定路由。4月30日,長約37公裡的滇池綠道環草海段和海埂公園至三個半島段,率先實現基本貫通。

環草海段全長23公裡。其中,草海北片區環湖路段建設步行騎行綜合道15.1公裡,實現機動車和步行騎行道分離﹔觀景路和湖濱西路段,因地制宜確定步行道和騎行道線型,步行道利用滇池大壩現狀慢行道路確定,騎行道通過對市政道路斷面劃線再分配,建設騎行道5.4公裡﹔高海高速橋下空間段,建設步行騎行綜合道2.5公裡。

從西福路入口沿著綠道,不遠處就是昆明大觀公園,園內的摩天輪與上升的朝陽輝映。沿著綠道前行,蜿蜒在綠地和碧水間的一條石砌小道,把人引向綠蔭深處,腳邊的滇池水輕拍岸邊﹔綠樹成蔭的綠道兩邊,蘆葦和楊樹隨風擺動,發出“沙沙”聲……在碧水藍天間,宛如從畫裡“走”出來的江南風光。滇池綠道環草海段以文化風韻為風貌定位,串聯歷史文化資源,營建出古韻悠然的游覽體驗。

海埂公園、海洪濕地段全長4.3公裡,利用望海路和湖濱路作為固化岸線的物理屏障,對原公園與濕地內部道路路面進行修補提升,實現慢行功能。沿著海埂公園走,遠處的草地閃著一抹亮色,微風將不知來自哪個方向的雨點打在臉上,夏日的沁涼是那麼的柔軟、細膩。綠道上,有父母牽著孩子蹣跚學步,有市民沿著綠道騎行……

三個半島段全長9.8公裡,沿滇池一級保護區范圍線外圍建設步行騎行綜合道。考慮到綠道周邊的綠化景觀,三個半島段按照“綠美昆明,先綠再美”的總體提升思路,成熟一個打造一個,與周邊環境文化融合,形成特色景區。綠道延伸到濕地公園內,垂柳搖曳,白浪逐灘,一派多姿多彩的南國風光,令人感到很愜意。這裡的滇池,既有湖泊的秀逸和韻味,又有大海般的氣勢和情調。

“滇池綠道的三大功能定位為環湖生態屏障、城市山水景廊、文化休閑長廊,體現生態野趣、文化藝術、智慧便捷的特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李航介紹,滇池綠道規劃,秉承以道守界、協同治理,安全第一、生態優先,因地制宜、連續貫通,景觀添彩、文化點睛四大原則,未來將建設成為“高原明珠”滇池的最美綠色翡翠項鏈。

文化點睛 構筑滇池文旅兼容生態保護屏障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對雲南提出了“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雲南,要求雲南努力在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滇池綠道的建設,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整體施策、多策並舉,統籌考慮滇池流域自然生態各要素,進行整體設計、宏觀管控、綜合治理,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持生態平衡、維護生態功能,達到系統治理的最佳效果。

滇池綠道建設遵循“水安全第一、生態優先、景觀添彩、協同治理”原則,依據分區保護與治理要求,合理布局環湖綠道,建立環湖生態保護恢復的物理屏障,明確環湖發展和管控物理邊界,助力滇池水環境治理。

“滇池綠道的建設,在參考洱海生態廊道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運用滇池周圍更為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打造生態+休閑+現代的生態廊道,營造綠色宜人的騎行、漫步環境,創立文化IP,打造網紅新打卡點。”李航介紹,滇池綠道在建設的同時,重視沿街建筑風貌引導、文化塑造、智慧賦能、景觀提升,將城市空間打造成綠色生態廊道。

滇池綠道主環線避讓嚴格保護區,通過綠道建設構建保護屏障,隔離高強度人類活動,局部形成滇池湖濱生態系統核心源區﹔合理利用生態協同區,通過綠道建設協同推進濱湖濕地帶和環湖林帶建設,提升環湖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與城市綜合水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美麗河道建設協同,通過綠道建設提升綜合治理能力。

“為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我們將滇池生態廊道與滇池綠道的發展定位為‘世界級高原名城會客廳、滇池最美綠色翡翠項鏈’,抓住滇池保護治理‘牛鼻子’,以水生態過程的保護與修復為主線,通過滇池生態廊道與綠道建設,優化城湖關系,推進還綠於湖、還岸於民和治理成果的共保、共享。”李航介紹。

統籌布局 奮力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在按照‘大生態、大濕地、大景區’的要求,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打造最美生態廊道的同時,我們讓大自然參與到治理之中,創建生態治理、生物治理與工程治理相結合的協同治理新模式。”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分院相關負責人劉華介紹,滇池綠道的建設能完善城市協同區的工程治理體系,結合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城市更新行動,完善環湖截污工程體系,合理布局,提升源頭消納能力。

滇池綠道建立快旅漫游三級環湖交通體系,統籌環湖各類風景資源,理順環湖交通游覽體系,依據系統治理要求,合理確定環湖風景道、七彩雲道(環湖綠道主環線)和生態監測步道三級環湖道路布局與基本斷面形式。

滇池綠道構建服務於民、各具特色的綠道游覽空間。城市段綠道將濱湖風光還給市民,打造環湖共享的線性開放空間,結合沿線綠色空間適度配置休閑游憩、體育健身、科普展示、互動體驗等場所,提高市民的參與性,打造多元化的綠道游賞場景。郊野段綠道與沿線歷史、文化、生態特色資源結合,依托美麗鄉村和歷史村落,塑造“傍山、踏田、覽湖、穿林、近濕、連村”特色游覽體驗,傳承展示地域文化,推進沿線產業轉型、綠色升級,統籌布局綠道服務設施體系。

“依據服務荷載量及功能需求,滇池綠道以小型化、精細化、生態化、便捷好用為原則,合理布局綠道驛站等服務設施。”李航介紹,滇池綠道以融於自然、富於活力、易於管護、增加趣味為原則,進行綠道標識體系規劃設計。

李航介紹,在管理上,滇池綠道建立智慧化管理平台,形成長效治理機制﹔建立環滇池生態廊道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統,實現對滇池湖濱帶水質、水文、動植物狀態等生態、生物指標的監測,輔助滇池保護治理及運維管理,實現對滇池生態廊道與綠道的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

厚望如山,催人奮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昆明正在奮力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讓滇池這顆鑲嵌在昆明的寶石大放異彩,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徐劍)

數讀滇池綠道

規劃總長度約137公裡

離湖岸線距離約250米

按25米總體寬度建設

其中:

綠道主游徑寬5—10米

生態緩沖帶寬1.5—20米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