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小螞蚱“蹦跶”出好“錢景”

人民網記者 程浩
2022年05月28日09:0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一人多高的拱棚裡,趙祖青一手拿塑料封袋,一手抓螞蚱,出汗了就用手擦,沒幾分鐘,手腳麻利的他就抓了半袋螞蚱。

趙祖青家在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橫路村,小時候眼睛受傷,治療沒跟上,導致左眼失明。妻子早幾年在田裡干活時突發疾病去世,留給他一兒一女,日子過得艱難。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趙祖青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此后,黨委政府、煙草部門使勁幫扶,他自己也朝著把日子過好的方向努力。

幾年前,聽說養螞蚱成本小,收益高,他在自家山地裡搭起拱棚,開始養螞蚱。一發不可收拾,發展到現在,他家螞蚱棚有22個,每棚每年收5茬,每茬收入2000塊上下,算起來毛收入不低。

靠著幫扶和養螞蚱,幾年前趙祖青脫了貧。眼下黨委政府花大力氣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是重中之重,村裡有人想跟他學技術,趙祖青毫無保留。“市場大得很,現在主要是不夠賣。”問起養螞蚱人多后會不會對自家螞蚱銷路有影響,趙祖青如是說。

趙祖青家的螞蚱棚。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一個棚到兩個棚  越養越多

走進趙祖青的螞蚱養殖基地,成片的皇竹草郁郁蔥蔥,白色拱棚整齊排開。棚裡溫度比室外起碼高五六度,地上鋪著薄薄一層趙祖青剛割回來的皇竹草,黃褐色的螞蚱正享用美食,人一走動,密密麻麻的螞蚱四處亂蹦,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怕不敢多看這場景。趙祖青不為所動,蹲下身子緩緩挪步,徒手抓螞蚱。

趙祖青覺得,養螞蚱不復雜,棚建好后把20多公斤老螞蚱放進去,它會自動繁殖。自己隻用天天割草,一天至少喂一次,草不夠就喂麥麩,過兩個來月,螞蚱就能抓了。一棚能有五十多公斤,按每公斤40塊錢算,每棚能有個2000塊收入。

說得簡單,可這是他一朝一夕積累起來的,對不懂的人來說,養螞蚱不容易,這就包括剛開始時的趙祖青。

2013年,他剛開始養螞蚱,養了一棚,就把自己累夠嗆,清理糞便、鬆土、消滅螞蟻等都是技術活。拿清理糞便來說,螞蚱每個生長周期要用掃把掃一次。鬆土也得跟上,不然土壤結板,螞蚱難繁殖。螞蟻吃小螞蚱,必須用開水燙。

慢慢地,趙祖青越來越熟練,開始擴大規模,從一個棚到兩個棚,一直到現在的22個棚。

趙祖青進棚抓螞蚱。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干一件成一件  盡力而為

技術熟練不代表不累,趙祖青一般早晨六七點就得起床,迎著露水割草,一割一整天。白天棚裡溫度高,太熱,他抵不住,最多喂草時進棚。晚上溫度低,他戴著頭燈進棚抓螞蚱,經常抓到凌晨一兩點,多的話能抓二三十公斤,少的話也有十多公斤。

螞蚱不愁銷路,主要賣給養蜂的,餐館和私人也會來買。女兒出嫁了,兒子在昆明打工,家裡沒人,養螞蚱事情多,趙祖青干脆在地裡蓋了簡易房,吃住都在地裡。

養螞蚱生意不錯,村裡有5家跟著養。靠著養螞蚱,趙祖青家的經濟條件好了。他還想感謝黨委政府和煙草部門。2015年,煙草部門啟動阿昌族整鄉推進整族幫扶,趙祖青住的是老房子,煙草部門補了4萬,房子得以翻新,他可以安心養螞蚱。

這兩年,趙祖青感覺養蜂收入不錯,自家又有現成的螞蚱可喂養,他學著養了幾箱,試著增加收入來源。

54歲的他沒聽過“產業鏈延伸”,但做的事,就是這個意思。

鄉村振興要久久為功,求好不求快,趙祖青覺得,隻要干一件成一件,盡力而為,就是為鄉村振興出力,為更美好的生活出力。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