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鎮沅縣:建起人才信息庫 帶動村民共致富(走特色發展之路)
春暖花開,綠樹青蔥。一大早,迎著薄霧,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者東鎮馬鄧村尚品茶園負責人劉清,扛著鋤頭到茶園採春茶。早些年出去打過工,然后回家創業,創業失敗后又出去打工,還完債后再回家創業,如今劉清成了十裡八村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像劉清這樣的“潛力股”,是鎮沅縣的“寶貝”。鎮沅縣通過摸底調查,建立起鄉土人才信息庫,讓鄉土人才充分發揮作用,帶動村民致富,引領鄉村振興。
招攬人才
2008年以前,劉清四處打零工,幾年下來沒存到什麼錢,后來他回鄉創業,收購村民的茶葉到市場上賣。但村民制茶技術不到位,茶葉賣不上價,劉清經營不下去,再次外出打工。“本就是白手起家,創業失敗后還背上了6萬元的債。現在看不多,放在當時卻是不小的數字,足足花了7年時間才還完。”劉清說。
2015年,劉清再次創業。和上次不同,這次他做足了准備,聽說縣裡的農民技術學校免費培訓想干事創業的人,他專程跑到縣裡學習古茶樹管護知識。
學成后回村,劉清開始打理自家古茶樹。第二年,他家古茶樹亭亭玉立,新吐的嫩葉煞是好看。村民們看到劉清家茶樹比自家長得好,紛紛上門咨詢,劉清爽快地傳授他們修剪技術。
不久后,劉清牽頭成立合作社,村民們既可以把自家茶葉賣到合作社,也可以到合作社務工,邊學技術邊賺工錢。
劉清不滿足,又到農民技術學校學習網絡直播帶貨。如今,合作社茶葉遠銷廣西、廣東一帶,形成了茶葉種植、管理、銷售一條龍的服務鏈。
后來,劉清被村裡推選出來,加入到縣裡的鄉土人才信息庫。
聚攏人才
鄉土人才信息庫是啥?鎮沅縣人社局局長艾崇水說,就是把村裡的能工巧匠、致富能人攏到一起,帶著村民干。
為啥要成立鄉土人才信息庫?“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但農村人才短缺。”艾崇水說,因此從2019年底開始,鎮沅縣發文,在征求個人意願的基礎上,由村裡報送本村的鄉土人才。
“報送的人才有3個條件:要有一技之長,有上進心,且受村民認可。”艾崇水說,村裡報送的鄉土人才,鄉鎮篩選一道,縣裡再擇優篩選,分門別類建立鄉土人才信息庫。
經層層篩選,鎮沅縣1.5萬多人入庫,他們雖大多不是高學歷,做的事也不是“高精尖”,但個個身懷絕技。
當地對鄉土人才按技能類別分類,共分20多個大類,50多個小類,實行動態管理。每個類別中,人數少的有三四十人,比如竹編﹔多的如制作黑古陶,有100多人。
“鄉土人才信息庫建立后,按照技術嫻熟程度和已取得的成績,我們把鄉土人才劃分為致富帶頭人和需要技能培訓的人兩類。”艾崇水說,鎮沅縣通過選人與育人結合,不斷提升鄉土人才整體素質和帶動能力。
提升人才
如何讓鄉土人才這些“金疙瘩”甘心帶著村民致富?關鍵要有支持其長遠發展的好政策。艾崇水說,“成為鄉村致富帶頭人的,可享受政府貼息貸款等政策,幫助其擴大產業。”
楊瑞堂今年30多歲,來自鎮沅縣古城鎮,先后在縣裡的農民技術學校接受過兩次培訓,第一次學電焊,第二次學汽車修理。后來,他依靠政府貼息貸款,在縣城開了汽車修理鋪。貸款還清后,還在縣城買了房子。最近通過動態管理,他被納入到鄉土人才信息庫。
對於楊瑞堂這樣的鄉土人才,技能培訓結束后,縣人社部門會不定時進行后續跟蹤,了解其發展產業中遇到的困難,並想辦法幫忙解決。
近年來,鎮沅縣從“選才、留才、育才”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厚植鄉村人才“金種子”,2020年至今,當地先后對近10萬人次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經過培訓,這些人在全縣鄉村振興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被納入到鄉土人才信息庫后,劉清有了新的煩惱。“我隻有小學學歷,知識儲備量不夠,有時和客戶溝通,老是感覺跟不上節奏。”
“我們與普洱學院建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成立新型職業農民學院,打通了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通道,實現勞動力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雙提升’,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民素質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階。”艾崇水說。
艾崇水表示,接下來,鎮沅縣會制定一對一培養方案,將合適的鄉土人才發展培養為黨員、村干部、創業領軍人等,全面發揮人才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4月14日 第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