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檢修“大風扇”的年輕人

人民網記者 程浩
2022年03月22日08:16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出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個舊市城區,順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向東南方向爬坡。越往山上走,周圍建筑越少,路也越窄。感覺快爬到盡頭時,路邊出現一個類似廠房的建筑,“應該是這裡吧!”記者心裡想。可前面帶路的車卻沒停下來,繼續朝山頂開。

風機迎風轉動。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應該是這裡吧”的猜想在隨著路邊越來越少的建筑出現三四次后,終於遠遠看到立在山頭、正在迎風旋轉的“大風扇”風機。再駛過一段顛簸的彈石路,中國華電集團雲南公司福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蓮花山風電場辦公區到了。這便是記者此行的目的地。

測量了體溫,檢查了健康碼、行程卡,風電場負責人刀志明把記者迎進辦公室,介紹起風電場不長卻成就不小的歷史:2014年3月10日施工﹔次年4月12日全部28台風機並網運行,項目裝機容量為4.2萬千瓦,總投資3.75億元﹔2021年發電量1.1億千瓦時……

“能不能請一兩個負責風機維護檢修的老師,想聽聽他們的故事。”聽完大致介紹,記者對風機平日怎麼樣維護檢修產生了興趣。

“沒問題!”刀志明答應著,撥通電話,把穿著一身藏藍色工服的楊璐源喊了進來。

楊璐源(戴眼鏡者)和同事准備進入機艙。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挑戰

28歲的楊璐源是個舊本地人,又高又壯,戴著眼鏡。2016年從浙江省的嘉興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畢業后,他通過招考來到蓮花山風電場。當初為何選擇風電場,“專業算對口,離家也近。”他直言。

任何人對新環境會有適應的過程,楊璐源不例外。在風電場上班,上17天休13天,聽著不錯,可上班那17天,吃住都在風電場,且風電場員工不到20人,幾天時間大伙處熟了,新鮮勁兒過了,就跟兩口子過日子一樣,歸於平淡了,楊璐源就覺得無聊。好在場裡有籃球場、台球室,能打發些時間。他也打游戲,時間過得快些。

和消磨時間比,工作在楊璐源一天裡佔了大半。剛來風電場上班,第一件事是靠人力爬上70米的風機。梯子在風機內部,垂直貼著風機壁。當時已經有助爬器,要爬上頂端的機艙頂端不難,可場裡為鍛煉新人,讓楊璐源戴著安全帽、套上安全帶徒手爬。爬了10多分鐘,中間歇了兩三次,他才爬上去,“確實挺難的!”

又爬過一次后,感覺鍛煉差不多了,之后再爬風機,楊璐源用上助爬器。機械拉伸作用下,爬上去快很多,時長隻要三四分鐘。到2019年,爬風機更方便了,隻用戴著安全帽、套上安全帶,手握著電梯就上去了,不費一點力兒。

專注

如果第一次見風電場28台風機一起轉動,很壯觀,隻想趕緊拍照留念。如果天天見,還要常去維護檢修,就沒那麼新奇了。

楊璐源幾乎每天要和同事去檢修風機,一般半天一座,要把28座全部常規檢修一遍,得14天。一輪檢修完成后再第二輪繼續,周而復始。

28座風機遠看都在山頭,互相離得不遠,可從辦公區開車去,近的得五六分鐘,最遠的得20多分鐘。每次維護檢修,通常兩人出發,先檢查外觀,再仔細檢查風機內倉,看各個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3月14日上午,記者跟隨楊璐源步行去檢修離辦公區最近的一座風機。一路上碎石滿地,越往高處走,風越來越大,耳邊呼呼直響。好不容易到風機下,風更大了,感覺瘦點的人很難站住。抬頭仰望,風機像巨無霸一樣直插藍天,再看直徑近90米的風機葉片,迎著風轉動,嘩啦啦響。

楊璐源說,這裡每年二三月風最烈,最高可達七八級,“你們來得巧,剛好碰到大風季節。”他壞笑說。和同事轉著查看了外觀,楊璐源打開風機艙門。五六平米的倉裡感受不到風,但各種設備發出的聲音不小,兩人講話,湊近耳朵才聽清大概。

楊璐源和同事迎著風前往風機進行檢修維護。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理想

檢修得差不多了,楊璐源向記者展示了如何乘電梯登上機艙頂部。和傳統電梯不一樣,這是一部簡易版電梯,隻見他套上安全帶、戴上安全帽,抓緊扶手,開關一開,人就自動向上升起。

這次檢修很順利,沒發現風機有問題。但不是每次都順暢。一次,楊璐源和同事發現23號風機的偏航剎車夾輕微漏油,如果放任不管,會導致機艙偏航,他和同事及時對剎車夾進行了更換﹔還有一次,風機裡一顆滾珠損壞,如果不及時更換,會對整座風機運轉造成影響,楊璐源和同事同樣及時處理了。還會出現突發情況,“好幾次,風機晚上出故障,我們就得加班去看,直到它正常運轉,才能休息。”楊璐源說。

除非碰到大霧天,不然檢測維護是風雨無阻。通過各個風機的路都是彈石路,且基本是盤山路,一側是深淵,一側是山石,如果遇到雨天,楊璐源和同事必須時時處處小心。

今年春節,輪到楊璐源值班,他和同事提前在城裡採購了新鮮食材,大家一起做了年夜飯。家裡人曾來過楊璐源上班的地方,挺支持他工作的。小伙子也有女朋友,就在個舊城裡,兩人17天見一次,一次能見13天。“挺好的,待膩了剛好我就上班了,上班膩了就又能見她了。”他開玩笑說。

對於以后,楊璐源沒有長遠的規劃,更多想的是怎麼把當下的事干好。他和正在拼搏奮斗的很多年輕人一樣,不知不覺間,改善著自己的生活,改善著更多老百姓的生活。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