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菜供給升級 龍頭帶動市場

 
2022年02月20日09:0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雲菜供給升級 龍頭帶動市場

玉米種植基地

精細發展,由“內”至“外”提升

2021年,蔬菜收購商張嘉文收購了8000多噸雲南蔬菜,銷售到粵港澳大灣區。

張嘉文介紹,油麥菜、意大利生菜、上海青、黃白這4種蔬菜出滇數量多,深受省外消費者喜愛,有著“四大金剛”的美譽。

當張嘉文與省外客戶洽談交易時,在著名的蔬菜產地玉溪市通海縣,也有許多人為雲菜出滇忙碌著。

通海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是通海當地主要的蔬菜企業之一。企業的蔬菜產品有近百種,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國內銷售市場包括北京、廣東、廣西、貴州、內蒙古、新疆等地,與多個大型商超、餐飲品牌都有合作。

公司負責人楊衛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司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量仍然呈現增長趨勢,每年增速在20%左右。這兩年,消費者對於蔬菜的品質更加重視,市場對精小包裝的蔬菜產品需求大,無接觸配送等新模式也很受歡迎。為此,企業全力推進綠色有機化、設施化、數字化種植,升級加工生產線,積極拓展包裝、營銷、配送等環節的創新。

通海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經過近20年的摸爬滾打,楊衛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更感受到蔬菜產業從粗放到精細發展的重要性。“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今年1月,經過楊衛與同行們的共同努力,雲南省蔬菜行業協會成立,楊衛任執行會長。他說,協會將增進產銷對接,整合省內外資源,並促進先進技術、理念的交流。

春節期間,春沐源集團大理基地裡依然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是一年的旺季,大家對蔬果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大理基地的同事加班加點採摘、加工、運輸,全力滿足市場需求。”春沐源集團高級副總裁、春沐源科技農業CEO、合伙人賴贛峰介紹。

春沐源集團是一家來自深圳的數字農業、科技農業企業,2017年牽手雲南,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注冊成立了大理春沐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大理春沐源)。

“櫻桃番茄是我們的王牌產品,大理是我們的櫻桃番茄全球主產區之一。”賴贛峰說,2020年至2021年,大理春沐源收獲滿滿,獲得了“雲南省數字農業示范基地”“雲南10大名品”“雲南省高新技術企業”以及雲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

賴贛峰說:“在獲得了相關認証和榮譽之后,我們專門把這些內容印在了包裝上。消費者本來對雲南產的蔬果就有天然好感,取得了相關認証后,對於產品渠道開拓、銷量提升方面,帶來了更大助力。”

2021年9月,大理春沐源還完成了越冬玻璃溫室K1(溫室編號)的建設。溫室引入了先進技術設施,能讓雨水回收淨化后成為灌溉用水,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櫻桃番茄生長所需的氣肥。

除了在硬件設施上發力,企業也深化與“外腦”的合作。

2021年,春沐源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圍繞智能恆溫分揀中心建設、採后保鮮、新標准溫室建設開展深度合作。瓦赫寧根大學將為大理春沐源連續提供3年的顧問服務,為他們出謀劃策,培養專業人才。

一系列的投入,終於在2021年帶來豐收的喜訊。大理基地的櫻桃番茄產量、產值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基地年產值近億元,較2020年實現50%的增長。

“櫻桃番茄大部分都銷往了省外,每天都有冷鏈直發車發往全國各地。”賴贛峰說,目前在盒馬、山姆、百果園、沃爾瑪、華潤萬家等線上線下渠道,都能買到產自雲南的櫻桃番茄。

展望新一年,大理春沐源對於扎根雲南、加大建設更有信心。“我們將依托現代農業科技和優質農產品,讓消費者感受到雲南的綠和美。新的一年,我們將持續加大溫室建設力度。同時,推出更多例如葡萄番茄、朱古力番茄等差異化新單品。”賴贛峰說,在努力打造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的同時,也將進一步開拓市場,以實際行動,助力雲品出滇。

數字賦能,從“頭”到“尾”升級

春節前,阿裡巴巴數字農業基地的採購高金鵬應接不暇,因為受春節消費熱潮帶動,客戶對雲南蔬菜的需求旺盛。

高金鵬主要負責雲南玉米、黃瓜、番茄、洋蔥等蔬菜的採購。這些蔬菜通過“淘菜菜”以及“芭芭農場”等阿裡數字農業平台銷售到廣州、成都、西安、鄭州等城市。他介紹,廣州是主要的市場之一。廣州本身人口多、市場大,同時還可以向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輻射。雲南有著高原特殊的氣候和地理優勢,蔬菜品類豐富、口感優良、品質新鮮,備受消費者青睞。

談及社區電商新零售模式與蔬菜產業的結合,高金鵬說,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從種子到餐桌的供需兩端都獲得了便利。對消費端來說,消費者手機“點一點”即可購買到想要的蔬菜,方便省心。對生產端來說,有訂單需求指引生產,有技術和標准可以引導農戶規范種植,促進品控提升,有訂單,有人買,成本、收益都可視化,農戶生產的積極性更高,收益也更好。

對於互聯網給蔬菜產業帶來的從“頭”到“尾”的改變,主要負責採購雲南花糯小玉米的阿裡數農雲南區採購羅孟杰也很有體會。

羅孟杰說,雲南花糯小玉米的故事要回溯到2019年。“當時花糯小玉米在全國還沒有什麼知名度,我們發掘到這一優質蔬菜品類后,通過阿裡數字平台開始推廣。同時,邀請阿裡的質量監督、品控等部門到花糯小玉米加工工廠、田間地頭進行檢驗和考察,逐步實現花糯小玉米規范化種植、加工。”羅孟杰說,這期間,阿裡還聯合各玉米加工廠共同制定了花糯小玉米收貨標准,並對花糯小玉米進行分級,將不同等級的產品銷售到相對應的渠道,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價格收益最大化。

經過3年多的努力,花糯小玉米已實現全年供應,在全國玉米市場有了一定的份額。除了不斷供,花糯小玉米的供應還做到了又快又鮮。他舉例,消費者在“淘菜菜”社區團購平台團購花糯小玉米,第二天就可以在社區取貨,這背后是採購、品控、加工、冷鏈運輸等環節的升級和雲菜供應鏈的不斷完善。

羅孟杰介紹,隨著花糯小玉米產業發展,如今,在普洱,超過千戶種植戶實現增收﹔在西雙版納,多家花糯小玉米工廠正計劃著聯合當地政府申請花糯小玉米的地理標志。(記者 劉子語 韓成圓 姚程程 李玲)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