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雲南雙柏:茶產業美了鄉村 富了鄉親

春節剛過,老姚公司的茶園裡就有人開始忙活,技術人員覆土、除草,為春茶採摘做准備。
老姚全名姚知本,是雲南雙柏白竹山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老總。這家成立於2006年的茶企,管理著茶園1760畝,分布在雙柏縣4個區域。
這些年國家倡導綠色發展,茶葉是典型的綠色產業。雲南省八大綠色產業中,茶葉也排首位。老姚把“生態+產業”作為公司定位,目標是實現生態與產業“雙贏”。
老姚公司的茶園一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咋綠色發展?老姚懂順應自然的道理,他統籌考慮山上山下、樹上樹下、地表地下,將生態治理與產業發展互融共促,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我們的茶樹不用除草劑、不施肥!客戶基本是回頭客。”老姚說,這幾年雖然茶葉產量增加不多,但在生態種植的方式下,茶葉品質更好,單價上去了。
2021年,老姚公司生產綠茶70.5噸,產值達10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771萬元。
老姚同樣看重綠色品牌。2021年10月,公司生產的“白竹山”牌雲霧茶入選雲南省“綠色食品牌”目錄﹔同月,4個茶葉基地被認定為雲南省“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
生態種植,美了鄉村,富了公司,富了鄉親。這些年,老姚公司授人以漁,輻射帶動周邊4個村種茶,帶動面積達2326畝,戶均增收4.76萬元。
該公司還吸納周邊富余勞動力就業,既解決了勞動力的就近就業問題,又帶動了鄉親們增收致富。
老姚公司的加工車間裡,工人正在忙活。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記者春節前夕造訪老姚公司加工車間時,40多歲的山琴正在忙活,她每天上午8點上班,11點半下班,下午2點上班,5點半下班,每月能賺2000多元。山琴對此很滿足。
雙柏縣地處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茶園總面積達15139畝。雙柏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縣茶葉產業健康發展,茶葉產品質量逐年增強,已成為楚雄州最有實力的產茶大縣。下一步,當地將把茶產業與生態旅游結合起來,鋪就一條“茶旅融合”的致富路,同時還將引進龍頭企業,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
2022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今年要重點抓好的工作裡,推動高原特色農業生產端和加工端增值增效是重點。其中提到,大力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當地。
這與雙柏縣茶產業的發展目標不謀而合。在老姚的規劃裡,“茶旅融合”亦是重要一項,他希望以茶產業為依托,以旅游、度假、觀光為增長鏈,把茶園變成公園、景區,為縣裡提出的“養生福地、生態雙柏”添亮點。
眼下,看著一排排茶樹爭相冒出新綠,老姚有個更迫切的目標:期待新的一年收成不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