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新春走基層

雲南雙柏康和社區:住新房子 過好日子

記者程浩
2022年01月29日08:25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志願者為社區老年人理發。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1月25日,臘月廿三,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妥甸鎮康和社區——當地最大的一個易地搬遷安置區,過年氛圍漸濃。樓下,志願者忙著給老人剪頭發,發米面糧油﹔樓上,51歲的武興進和家裡人圍著電暖器看電視……

幾天前,老武從廣西北海打工回來,這趟去了兩個多月,賺了1萬多塊,他挺高興,付出總算有了收獲。

老武本打算給家裡人帶點北海特產,問了幾家,東西貴,沒舍得買。“家裡用錢的地方多,錢要花在刀刃上。”他說。

2018年11月,老武一家從近40公裡外的雙柏縣安龍堡鄉新街村搬到康和社區,從此告別深山,搬出20多年的土坯房,搬進90平方的樓房。

武興進一家合影。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新房子三室一廳一廚一衛,他和妻子住一間,兩個兒子各住一間。老武喜歡這裡,“房子就在縣城邊上,環境好不說,老二上學近,家裡人看病方便。”他挺知足的。

幾年前,兩個孩子上學,自己和妻子身體不好,一家人擠在土坯房裡,老武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不服氣,擼起袖子干,日子慢慢好轉。

天有不測風雲,2019年時,搬進新房不久,老武干活摔到腰,長時間下不了床。“生活沒了來源,兩個孩子還上學,壓力大。”

黨的政策好,老武看病前前后后花了5萬多塊,除去新農合報的,自己隻花了5000多塊﹔孩子上學有補助﹔社區給妻子安排了打掃衛生的公益崗位,每月補助1000多塊……慢慢地,老武的信心起來了。2021年11月,腰徹底好了后,他到北海打工做電焊,每天200塊,家裡壓力減輕不少。

航拍康和社區。雙柏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兩個兒子也爭氣。老大在昆明讀大學,上大一時,為減輕家裡負擔,也為鍛煉自己意志,到西藏當兵兩年。回來后繼續讀書,目前讀大三。孩子還想考研,老武支持,他說自己沒文化,不能苦了孩子。

老二今年讀初三,成績很好,初中沒讀完就得了20個獎狀。老武很高興,有事沒事,他會把孩子們的獎狀、獎章拿出來看,心裡美滋滋的。

康和社區住著398戶1501人,為讓搬進來的群眾“穩得住”,社區設立道德講堂、文明實踐講壇,建立圖書室和閱覽室,新建了衛生室、托老中心、志願者服務站、村史館、黨建長廊等。還以社區、樓棟為單元,組建了6支志願服務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

社區還制定“一對一”就業計劃﹔針對特殊家庭,開發公益性崗位﹔鼓勵群眾自主創業,給予社區內鋪面20%的租金優惠,並協助申請創業貼息貸款。

當地引進辣椒初加工企業,群眾家門口上班。雙柏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社區老人、婦女多,當地季節性引進辣椒初加工、野生菌初加工企業,每天可提供工作崗位50多個。還和電商平台合作,引進1個電商平台包裝加工車間,每天提供就業崗位10個左右,真正實現了群眾“樓上安家、樓下就業”,做到了“顧家、糊口”兩不誤。

針對后續產業發展問題,2021年11月,溫室育苗大棚建設項目完成招標工作,建成后產權歸屬康和社區,社區以租賃方式承租給企業,每年可產生資產收益19萬元左右,70%分配給搬遷戶。大棚主體框架目前已搭建完畢,預計2022年2月初就能投入使用。

脫貧后咋防止返貧,社區按樓棟成立排查組,每月至少一次入戶排查搬遷戶健康狀況、生產生活情況、經濟收入來源及日常支出等情況,確保掌握群眾動態,避免住新房子,過窮日子。

社區引進加工企業,群眾家門口上班。張永慧攝

搬進來三年多,老武一家漸漸習慣了城裡的生活。一到節日,社區組織活動,唱歌跳舞聚餐,老武和妻子積極參加,一來二去,鄰裡之間熟絡了,一家人也不覺得孤單。

社區還有就業服務中心,會推送各種就業信息,還會免費組織技能培訓,老武妻子就曾免費培訓過一周的家政服務,老武也打算春節后去打聽打聽,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

日子有了起色,老武腰不好,花3000多塊買了按摩椅,有事沒事按一下,挺舒服。

臨近春節,一家人沒事干,聚在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社區工作人員常上門詢問有啥要幫助的,老武很感激,他期待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