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這位坐輪椅的大叔靠勤勞過上了好日子

在20歲的大好年華,因意外導致下身癱瘓,此后一輩子隻能坐在輪椅上。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抱怨命運的不公?乞求他人的憐憫?
在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鹿城鎮青龍社區馬家村,遭逢如是命運的馬如林卻沒有選擇屈服。此后的32年時光,一段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在他的身上上演……
時間回到1989年,遭遇意外事故導致下肢癱瘓后,馬如林一度陷入悲傷絕望中。
一天,他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這一條新聞:一個小女孩因事故導致下肢被截肢,后來堅強地靠杵著兩個小板凳走路。
此情此景,讓馬如林深受觸動。他決定振作起來。
隻有小學文憑的馬如林托家人找來了初中物理課本,開始鑽研無線電知識。這還不算,他還報名學習無線電函授課程,邊學邊用家裡的電器練手。
自學兩年后,馬如林在楚雄市區選址開了一個維修店。
沒想到,生意還不錯。靠著精湛的維修技藝,他成為遠近聞名的家電維修師傅。甚至還請了4個工人,帶出來3個學徒。
馬如林(左一)李再蘭(右一)正在商店接待顧客。胥勛琳攝
當然,他也靠著家電維修收獲了愛情。
1996年,與馬如林同歲的李再蘭從祿豐老家到楚雄市區的一個藥店打工,而該藥店正好與馬如林的家電維修店在一條街上。李再蘭因幼時患小兒麻痺導致一隻腳有些跛,身體的功能障礙,讓她與馬如林有了更多共鳴。
兩人相識后,在他們彼此眼中,一個踏實肯干、宅心仁厚,一個溫柔善良、美麗大方。情投意合的兩人順利走在了一起,婚后生下了一對雙胞胎。馬如林還在家電維修店旁邊給妻子開了個藥店。
“你不方便,我就多做點。”精心照顧丈夫之余,李再蘭自覺攬下了家裡的一些重體力活。
馬如林心懷愧疚,每次李再蘭去昆明幫他購買家電維修零部件時,馬如林都會千叮嚀萬囑咐:“出門在外,進貨不要急,先把肚子填飽了,不要餓著。”及至李再蘭進貨回來,馬如林又會貼心地迎上去:“辛苦了,喝杯水!”
夫妻間相互的愛意,讓彼此心裡熱乎乎的。此后十余年,小兩口的生意興隆,家庭和睦,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2011年,隨著孩子長大,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夫妻倆停了城裡的生意。回到城郊馬如林老家,在一處交通路口開起了商店。
靠著開家電維修店攢下的積蓄,馬如林底氣十足,一下子就租了4個鋪面,主營文具、副食、日用百貨等。
商店開起來后,楚雄州煙草公司將夫婦二人的商店作為挂包幫扶對象,經常駐店開展服務,幫助商品建檔、打掃衛生等,商店的生意逐漸走上了正軌。
做好生意的同時,善良的夫妻二人也不忘回饋鄉裡,他們主動在商店的一角騰出一個空間,免費幫村民代收快遞包裹。
夫妻倆的善舉進一步為他們贏得了好人緣。幾年運營下來,夫妻倆的商店生意一直很紅火。
面對網店給實體商店帶來的沖擊,已經52歲的馬如林又於今年拓展了商店業務。他及時購買了一台復印機,為周邊學校師生提供復印服務。
眼下,他正在自學修圖軟件。他相信,學會了修圖技術后,照片打印又將為商店帶來新收益。
“我不想卑微地活著!雖然腳不能動,但手還能動,自己能做到的就一定努力去做。”12月初的一天,早晨,在商店門口,穿戴整潔的馬如林坐在輪椅上,向到訪的媒體記者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人生體會。
聽完丈夫的分享,一旁忙碌的李再蘭微笑著附和道:“隻要自己肯干,人不要懶,沒有過不好的日子。”說完,李再蘭和馬如林默契地對視一笑。
初冬的陽光照進商店裡,現場暖意濃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