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生育假延長 你家准備好了嗎

2021年12月18日08: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生育假延長 你家准備好了嗎

  圖片源自網絡

  圖片源自網絡

  圖片源自網絡

  新聞回放

  目前,中國多地已陸續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上海將生育假由30天延長到60天﹔青海給予男方看護假15天……增設育兒假、延長產假、發放補貼等舉措成為亮點。據專家分析,優化生育政策的核心在於釋放家庭生育意願,這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協作,提升社會化服務的支撐能力,緩解家庭生育、撫育壓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應對好人口老齡化壓力。

  希望更多配套

  方案陸續出台

  ● 董 劍 山東濱州 社區工作者

  最近多地延長生育假期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與討論。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國家如此重視人口問題,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事關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但我也有一些疑慮。因為宏觀上來說,整體的政策導向是好的,但是具體到各地以及各個家庭而言,會不會引發一些后繼的問題,比如企業的用人成本會不會增加?比如享受生育假期延長的女性會不會面臨失業率增加的風險?我想這個還是有待於時間進一步的驗証。

  其次,我個人覺得對於准備生育孩子的家庭,特別是猶豫著要不要二胎乃至三胎的大眾而言,更多還是得考慮有了孩子之后,戶口、撫養、教育入學、就醫等種種方面的壓力,這才是他們最真實最迫切的后顧之憂。以我個人為例,我已經有了二胎,對於生三胎則是即想又怕。

  生育假的延長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這充分說明國家已經在著手調整相關政策,我希望還會有其他配套方案陸續出台,以更大程度減輕生育后的后顧之憂。

  生育假長了

  也有其他影響

  ● 薛亞利 上海社科院 副研究員

  最近,多地宣布修改計生條例,亮點集中在延長生育假。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重慶、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多個地方都增設了育兒假,同時多地延長生育假,如北京和上海的女性產假可由30天增加至60天,江西則增加產假90天達188天。其中,最長屬重慶,產假可延長一年。如此來看,生育女性將多得一慰,少去一憂。

  在我看來,生育假並非時間越長越好。作為一個生育了兩孩的職場女性,我親歷生育對職場和家庭中女性角色的沖擊,“一孕傻三年”的調侃,雖然夸大了孕育對女性的智力傷害,但孕育讓女性生活重心從職場轉向私人生活且沉溺其中,無疑確實會造成女性對社會活動的反應遲鈍,長遠來看顯然也會對職場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從家庭領域來看,女性是兒童撫育的主要照顧者,照料兒童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傳遞了照顧和情感,還傳遞了家庭的性別勞務分工和角色模式,女性產假過長則容易強化傳統性別分工,甚至固化女性的照顧角色,這顯然有違我們當下的性別平等觀念。

  常言“業精於勤”,強調的是優秀業績來源於持續不間斷的職業訓練,這適用於所有人,包括我們這些身在職場打拼的女性。可是目前產假延長的政策導向,在職業發展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會讓一個女性長時間脫離職場和社會,表面上讓女性有更充足的時間恢復身心,事實上也可能給女性恢復工作和追趕業態進展造成困難。

  與男性一樣,現代女性追求職業發展理所當然。對我們而言,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要經歷不同發展階段,從職業早期要接受挑戰,中期的平衡家庭和事業,到晚期的價值意義提升,生育恰恰就發生在女性的職業早期要經歷挑戰的關鍵階段,產假過長勢必縮短女性職業生涯。因此,產假政策事關女性的職業發展及職業成就,並非時間越長越好,而是長短適度且需輔以多種相關政策,如此才能發揮其生育助推效應。

  微 宇整理

  給了我生二胎的“定心丸”

  ●邵興帆 中鐵二十局員工

  近日,各地相繼出台關於延長生育假的規定。作為一位8歲孩子的母親,我為那些即將成為新手媽媽感到慶幸的同時,也給了自己生二胎的“定心丸”。

  雖然都說媽媽是超人,但是媽媽們也沒有三頭六臂。一邊是事業,一邊是家庭,如何平衡成為職場女性們頭疼的問題。而適當地延長生育假給那些會有“憂”生、“憂”育情緒的職場女性開具了一劑“良方”,一是讓她們有了更多恢復身體的時間,尤其是35歲以上的高齡孕產婦,在延長的假期裡可以報一些瑜伽、健身等興趣班恢復身體,以更好的狀態回歸職場﹔二是讓她們擁有了更多的親子時光,與寶寶建立更加親密、良好的親子關系,消除重返職場后的“分離焦慮”症﹔三是對於多胎家庭來說,能夠降低一點兒老人帶娃的負擔,減少一些家庭矛盾。

  當然在延長生育假的同時也要在維護職場媽媽的權益上“加碼”,全面確保職場女性在生育、哺乳期間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真正地解決職場媽媽們的后顧之憂,也要同步落實延長男性陪產假、育兒假等相關規定,確保育娃路上的父愛歸位。

  讓男性承擔更多家庭責任

  ● 田 甜 北京海澱區 街道干部

  最近,北京出台《關於修改〈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將原本30天的生育假延長至60天,這不僅是落實支持配套國家三孩政策的體現,也是重視女性生育權益、健康權益的折射。與此同時,該法規還規定,男方享受陪產假15天。另外,經雙方單位同意,女方自願減少延長生育假的,男方享受的陪產假可以增加相應天數。實際上,完善陪產假制度,讓男性承擔更多照顧家庭的責任,分擔家庭生育成本,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社會對女性就業方面產生的歧視。

  雖然我國《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保障了婦女平等就業的權利,但在現實生活中仍有許多用人單位以各種變相的理由對婦女就業設置障礙。企業不願意雇佣女性的原因之一是女性承擔了生育孩子的社會責任。實際上,生育不僅僅是女性的責任,也應當是一個丈夫的責任。因此,男性在女性生產后留在家中,用帶薪休假的形式照顧自己的孩子,照顧剛剛生產后的妻子,都是在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此次修改之前,舊版條例中已經明確了男方“享受陪產假15天”的規定。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能真正休滿15天的父親不算多。新條例明確男方陪產假可以調配延長,既是在重申此假的重要性,也是在提醒各單位,男方休陪產假是法定權利。記者 賀 勇整理

  我家的二孩

  計劃正式啟動

  ● 覃 梅 四川成都 市民

  我和先生最近正在積極備孕二孩。2019年8月兒子出生,我一直在考慮生二孩的事情,兩個孩子一起成長有個伴,也更能懂得分享和謙讓。如果二胎能生個女兒就更好了,一兒一女湊個“好”字。

  因為和老人育兒理念、生活習慣不同,兒子出生后,我們凡事都親力親為,盡量自己帶小孩。第一胎時,老公為了照顧我和寶寶,請了不少假,給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如今再要二寶,先生顧慮重重。

  我覺得很多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主要是現在國家鼓勵生育,政策也越來越好。今年,四川省修改了《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明確規定“子女3周歲以下的夫妻,每年分別享受累計10天的育兒假,育兒假視為出勤”,這對於我們雙職工家庭真的非常有必要。我和老公都有穩定工作,我們已分別向各自的單位咨詢了育兒假的相關情況,單位答復會按照規定執行,我就更放心了。

  我告訴老公,現在生育政策環境好,各項保障措施也在不斷出台完善。“家門口”好學校越來越多,我專門研究了相關報道,未來5年,成都將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400所,新增學位30萬個,讀書問題不用擔心。同時,成都整體醫療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的綜合排名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這些無疑都為二胎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最終老公和我達成一致,我們家的二孩計劃正式啟動。曹宇陽整理

  正休產假的我

  享受到政策紅利

  ● 鄧 蕾 浙江杭州 公務員

  11月25日,浙江省通過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將原條例規定的婦女產假128天,修改為生育一孩的產假為158天,二孩三孩為188天 ,自決定公布之日起施行。

  正在休產假的我是在一位新晉奶爸的朋友圈刷到這條信息的,第一反應是自己二胎生早了點,沒有趕上這麼好的政策。

  緊接著,同事又發來一篇更為翔實的解讀文章,明確“產假尚未結束的,按照本決定規定的產假期限予以順延”。我第一時間將這則好消息分享給了帶娃的隊友們——孩子的爺爺、奶奶和爸爸。

  遠在湖南,同樣處於二胎產假中的弟妹則對浙江政策落地的速度表示了驚嘆和羨慕,“產假告急,夢裡都擔心上班各種做不好的場景,也能延長就好了”。

  客觀上來講,不管假期如何延長,每多生育一個孩子,對於媽媽而言,無論從身體機能還是從個人價值上來說,都是對自我的進一步消耗。

  成為媽媽以前,職場上的我也是一個可以加班到凌晨、隨時能出差的“拼命三娘”,現在我就會有些猶豫,會生出許多對孩子的虧欠感,這在職場上肯定不會是優勢。

  當然,成為媽媽,也收獲了很多養育孩子的快樂。人類幼崽的成長處處充滿驚喜,也給生活帶來更多歡笑和希望。

  可以說,生養的幸福在第一個孩子身上已經得到了充分滿足,給予孩子手足相伴的未來在第二個孩子到來時也已經得到了實現,那麼“再來一個”大約真的要等到家裡有“礦”了:不僅是經濟上的“礦”,更是人力與精力上的“礦”。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