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我為群眾辦實事”

玉溪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讓"菜籃子"拎出幸福感

2021年12月16日16:36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今年以來,玉溪市民關注的“菜籃子”利好消息接踵而至,這是該市“雙創”工作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成果之一。隨著“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便民市場改造提升成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玉溪中心城區各老舊農貿市場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整改升級,部分農貿市場進行異地搬遷。同時,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新型農貿市場先后亮相,為市民提供更舒心更放心的購物環境。

菜園集市設置的愛心攤位區。

玉溪中心城區興鑫集貿市場,自1998年建成以來一直人氣很旺,市場歸屬玉興街道右所社區18組小獨房村。為有效解決興鑫集貿市場周邊的流動攤販與市場秩序混亂問題,2018年6月,市場外村內主干道被設為興鑫集貿市場民生臨時疏導點,進行統一管理,規劃出一百多個攤位。隨后,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期間,於2019年5月投入資金20萬元,對民生臨時疏導點的攤位擺架、攤位遮陽傘進行統一提升改造。今年,根據創文固衛及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的要求,興鑫集貿市場民生臨時疏導點於4月16日按照區級相關部門的通告予以取締,取締后市場管理方做好日常巡查值守,並規劃停車位40個和4個非機動車停車區域。

同樣在玉興街道右所社區12組的右所集貿市場也是到今年才搬進規范的市場。建於2006年的右所集貿市場一直以來都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為有效解決市場周邊秩序不規范問題,小組把市場外村內主干道設為右所集貿市場民生臨時疏導點,做到統一管理,規劃攤位一百多個。

今年6月,右所集貿市場民生臨時疏導點於6月30日按照區級相關部門的通告予以取締,取締后市場管理方做好日常巡查值守,並規劃停車位90個和5個非機動車停車區域。今年3月,居民小組對右所集貿市場拆除重建,完成一期工程並投入使用。目前,二期升級改造也已經完成,並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市場做到了劃行歸市,水產區、活禽區達標,攤位干淨整潔。

從民生臨時疏導點到新建的集貿市場,交通安全、環境衛生、經營秩序等曾經存在的問題都得到了改善,伴隨新市場的投用,周邊的居民也給出好評。“現在我們這裡街道不擁堵了,環境衛生也改善了,新建的市場管理規范,衛生保潔到位,市場環境比以前好了。”右所12組居民盧翠蓮說。

新天地現代農貿市場成了中心城區老百姓買菜的好去處。

農貿市場是一個城市最接地氣、最聚人氣、最有煙火味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城市文明形象地展示窗口。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老舊農貿市場建設滯后、布局不盡合理、設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市場管理不到位、環境衛生“臟、亂、差”等現象日益突出。為全面提升玉溪城市整體形象,解決農貿市場硬件陳舊、管理落后問題,改善市場交易環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農副產品消費安全,紅塔區啟動了農貿市場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提升改造項目結合當地情況,升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智慧化農貿市場,並配套相應基礎設施。其中提檔升級12個﹔社區及村組拆除重建2個,分別是馮井集貿市場和窯頭集貿市場﹔社區新建4個,分別是右所集貿市場、沙壩新型綜合集貿市場、葫蘆商貿城和葫蘆生鮮薈﹔建議拆除重建2個,分別是興鑫集貿市場和彩虹橋蔬菜批發市場。

寬敞的通道、干淨的地面、整潔的擺台、醒目的分區標識……無論是入駐的商戶還是買菜的市民,新建的市場給人留下既有“內涵”又有“顏值”的印象,更主要的是為市民提供了舒適的購物環境。(熊長青 文/圖)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