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富源:延長產業鏈 致富路更寬

2021年12月15日11:3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連日來,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5萬畝小黃姜陸續進入採收季,姜農們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採收。

採收小黃姜。

在黃泥河鎮牛場村,近年來村裡幾乎每戶都有種植小黃姜,有的農戶已經通過前幾年的種植效益穩定增收,蓋起了樓房,開上了小轎車,其他農戶也通過種植小黃姜有了不同程度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小黃姜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種植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村民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現在村裡已有三百多戶從事小黃姜種植,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余畝,年初還建起了千畝小黃姜連片種植基地。”牛場村黨總支書記湯修三說。

分揀小黃姜。

小黃姜市場好、收益高,全縣種植小黃姜的農戶越來越多。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小黃姜產量一下子提升了不少,一些種植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就想著建工廠、延伸產業鏈,一是在市場波動時,能夠依托深加工大量消耗本地過剩產能,提升本地小黃姜種植的抗風險能力,保障種植收益﹔二是通過深加工能夠加快推出本地小黃姜系列產品,樹立本地特色品牌,加快形成產業鏈,加速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

“隨著全鎮小黃姜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提升,近年來依托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建起了深加工生產線和冷鏈物流中心,現在每天可加工鮮姜40噸,產出干姜7噸,產品遠銷日本、韓國。”黃泥河鎮黨委副書記李再祺說。

烘烤的小黃姜。

黃泥河鎮龍潭村今年種了50畝小黃姜的種植大戶劉干,是村裡通過種植小黃姜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村裡今年跟著他種植的農戶也不少。誰承想大家採收起來的第一批小黃姜就因市場波動而滯銷,正在姜農們為找銷路一籌莫展時,鎮上加工廠的收購車輛來到村裡,以每公斤高於市場價0.2元的價格批量收購小黃姜。

“雖然價格沒有去年高,但能及時賣出去,避免因長時間儲存而出現折損,賣到本地加工廠還節省了運費,總的來說還算不錯。”劉干說。

烘烤生產線。

同樣是小黃姜種植大鎮的十八連山,種植面積佔到全縣三分之一。富源縣谷子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當地一家專門從事山藥加工生產的農業龍頭企業,今年6月份,投入600余萬元新建了一條用於加工山藥的生產線,由於還不到山藥採收季,生產線建成后一直處於停工狀態。當看到全鎮小黃姜滯銷,姜農們辛苦一年卻要虧錢,合作社結合在加工、市場對接等方面的優勢,決定從11月下旬開始以每公斤高於市場價0.2至0.3元的價格大批量收購小黃姜,用於加工生產干姜,部分鮮姜通過合作社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賣到了外地市場。

“到目前,合作社已經收了超過1萬噸小黃姜,鮮姜和干姜每天通過線上渠道可以賣出4000多單,線下主要供給批發市場,銷量也不錯。收購點和加工生產線每天都需要不少人手,也為一些採收完的姜農提供了就業崗位。”合作社負責人陳佩介紹說。

鮮姜裝袋入庫。

“春節將近,合作社幫著大家把姜賣出去,雖然效益比不上往年,但已經很好,也可以安心過個好年了。”把自家小黃姜賣到合作社后又在合作社打工的姜農們說道。

隨著小黃姜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加工企業將依托干姜生產線,引入泡姜、生姜粉、姜辣素、姜化品等加工線,進一步提升生姜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搭建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擴寬銷售渠道,為做優做強生姜產業、樹起農業特色產業品牌夯實基礎、鋪好路子。

小黃姜裝車外運。

在產業鏈延伸發展的同時,富源縣逐步推動姜農“自主種植”向著“訂單種植”轉變,通過全面完整的利益聯結機制,最大限度降低姜農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帶動姜農實現穩定增收,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郭 燚 張鵬飛 韓 英 陳 軍 文�圖 富源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