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挖掘文化內涵堅持創新性發展 文旅融合助推文化強省建設

2021年11月27日08:52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旅融合助推文化強省建設

5年來,雲南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各族干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堅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旅融合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實現省、州(市)、縣(市、區)、鄉(鎮)、村(社區)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全覆蓋,滇西抗戰紀念館、省博物館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公共圖書館151個、文化館149個、博物館149個、美術館4個、非遺中心27個、鄉鎮文化站1450個,有世界文化遺產2項、世界自然遺產3項、世界記憶遺產1項,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街)9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0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5項,影院369家、廣播電視台137個、出版物發行單位3101家。2021年,昆明市入選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紅河州國門文化形象工程項目、昭通市深度貧困地區基層文化能人培養項目入選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

文化建設持續繁榮發展。“文化大篷車·千鄉萬裡行”送戲下鄉等惠民演出48283場,觀眾達6000余萬人次。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國務院列為中國政府2022年申報世界遺產項目。2019年,全省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項﹔2021年,22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到2020年底,省級備案博物館增至161個。在省博物館舉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雲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成就展》入選2021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國家文物局重點推介展覽項目。

文藝精品力作不斷推出。全省新創、原創《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桂梅老師》《農民院士》《幸福花山》等大型舞台藝術作品50余台。電影《索道醫生》、電視劇《楊善洲》、廣播劇《打工局長》等作品分別榮獲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大獎。截至目前,雲南少數民族作家累計104人次獲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數量為全國之最。

文旅融合扎實推進。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深入推進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等。“旅游+”“+旅游”持續深化,建成建水紫陶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園區,30余個文旅融合示范景區、90余個示范小鎮以及示范村﹔打造民族節慶、體育賽事、旅游演藝和“彩雲之南等你來”等文旅融合活動品牌﹔完成國家長征文化公園(雲南段)規劃並有序推進,推出10條非遺主題、22條歷史文化旅游線路,開展紅色旅游示范項目、6大遺址公園、8種博物館集群和6個博物館群落建設,推進“非遺、文物、博物館+旅游”,讓文物活起來、文化遺產火起來。

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雲南文化產業保持較快發展,規模進一步壯大,文化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全面提升。2012年至2019年,全省特色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298.97億元增加到784.32億元,佔GDP比重3.38%。2012年至2020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從337.8億元增加到687.59億元。22家企業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26個項目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昆明市創建成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博會、七彩雲南賽裝節等成為雲南文化產業的重要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文化產業成為雲南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和新增長點。

文化旅游行業扶貧帶動80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實施文旅扶貧項目超過5700個,完成鄉村文化和旅游投資1032.4億元。據測算,全省鄉村旅游累計接待游客9.25億人次,實現鄉村旅游總收入7300億元,綜合帶動80.85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著眼未來,雲南將繼續堅定文化自信,發揮文化引領作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文化與旅游雙輪驅動,深入實施“文化潤滇”行動,持續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侯婷婷)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