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人民網專訪雲南省紅河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字振華

聚焦群眾“七愁七盼” 心系人民安危冷暖

2021年11月26日11:5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作為中共雲南一大召開地的雲南省紅河州,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通過學黨史增強擔當意識、強化為民情懷、提升能力水平、嚴明紀律規矩。近日,人民網就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紅河州到底是怎麼學的、怎麼干的、有什麼特點等問題,專訪了紅河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字振華。

以下為專訪內容:

人民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請介紹一下紅河州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情況。

字振華: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我們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深化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傳統、飽含寶貴精神財富、傳承賡續紅色血脈的充滿生機的土地,中共雲南一大會址查尼皮、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紀念館等一大批紅色資源穿過烽火硝煙,跨越歲月長河,為我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也一直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奮勇砥礪前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紅河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動紅河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做到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我們抓實關鍵少數示范帶動,通過黨委(黨組)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專題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學習﹔我們充分利用紅色資源,通過開展體驗式教學,採取紅色小蜜蜂宣講、青年宣講、百姓宣講等形式,把黨史理論知識傳入千家萬戶﹔我們注重成果轉化,聚焦解決群眾“七愁七盼”問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紅河大地上走深走實。

人民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紅河州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聚焦解決群眾“七愁七盼”問題,深受人民群眾的贊譽。請詳細介紹一下這方面內容。

字振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解決群眾“七愁七盼”問題,是紅河州在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提出的創新舉措、重要抓手、主要載體。“七愁”是指上學愁、入園愁、出行愁、養老愁、如廁愁、停車愁、辦事愁﹔“七盼”就是盼增收、盼安居、盼就業、盼平安、盼健康、盼振興、盼文明。為落實好這一舉措,我們聚焦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憂心事,從具體的問題入手,把“小問題”作為“大民生”來解決,聚焦小而實,避免大而空,切實把群眾身邊的小事辦實、實事辦好。

具體操作中,我們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調研走訪,傾聽群眾心聲,及時發現群眾身邊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准民生“需求點”。我們堅持問題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分類梳理出14類問題,提出了43項具體工作措施,以“黨建”為引領,採取社區“大黨委”、部門聯合協作等形式,結合城市更新、創文創衛、鄉村振興等工作,合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憂心事,確保“七愁七盼”民生事項落到實處。

從目前來看,通過解決群眾“七愁七盼”問題,我們把脈問診、對症下藥,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一老一小”、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辦了一些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贏得了廣大群眾的點贊。

拿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來說,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為解決“養老愁”問題,我們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開展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機構改造,為老年人搭建專業照料服務平台,著力構建“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比如石屏縣以助餐為突破口,開辦老年幸福食堂,60歲以上的老人可吃到葷素營養搭配合理的套餐,解決了居家高齡、孤寡、獨居、空巢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有效帶動了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

再拿小孩子的“上學愁”來說,我們主要在出行安全、教育入學等方面提供服務和保障。廣大家長反映,學生上下學時間與他們上下班時間重疊,加之學校周邊交通擁堵,接送孩子非常不便,“開學季”成為了家長們的“愁學季”。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州府所在地——蒙自市開通了學生公交專線,在車內啟用人臉識別,短信提示家長學生的乘車信息,專門安排警力,緩解交通擁堵狀況,切實保障好孩子上下學的安全順利出行。各中小學校還結合實際,開展“5+2”模式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效銜接家長下班時間,切實解決了家長“接送難”的問題。

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我們在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堅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我們還積極調動居民參與改造,將社區治理建設融入改造過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現在全州354個老舊小區已全部開工改造,惠及居民2.8萬余戶。比如開遠市臨江北小區,之前是一個“臟亂差”問題突出、安全隱患較多的老舊小區,但是經過拆除片區圍牆,打通斷頭路,將分隔的樓房整合后引入物業統一管理,讓小區變得環境好、道路寬、居住安全,面貌煥然一新,小區居民幸福指數也提高了。

針對就業問題,我們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鼓勵大家靈活就業,多渠道保障就業穩定,積極開展就業創業培訓和指導。目前,全州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3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6.20萬人,完成各類技能培訓27.88萬人次。比如元陽縣探索了“鄉村藍店”人力資源生態鏈服務合作模式,依托“鄉村藍店”平台進行招生招工,與職業院校合作全日制培養,通過“工學結合”或“工學交替”的教學組織形式,建立了入校即入企業、上課即上班、畢業即就業的人才培養機制,不僅解決了“就業難”問題,同時也為鄉村振興培養了大量應用型人才。

在“盼增收”上,我們發動廣大黨員深入田間地頭和生產一線服務群眾,幫助搶抓農時、解決實際困難,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工期如期推進。比如瀘西縣向陽鄉通過黨組織引領,按照組織領富、黨員帶富、群眾致富的“三富”方針,從雲南省農科院引進7個品種的馬鈴薯,在路新村建設優良馬鈴薯種植試驗示范基地,引導和發動群眾進行試種,組織懂技術的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採取“合作社+農戶”模式,施行“產、供、銷”一體化,實現了村集體經濟與農民收入“雙贏雙增”。

人民網:紅河州地處邊境,邊境線長達八百多公裡,請介紹一下紅河州是如何抓好疫情防控和強邊固防,解決好“盼健康”這個問題的。

字振華:紅河州有河口縣、金平縣、綠春縣3個邊境縣。我們堅決扛實疫情防控和強邊固防的政治責任,切實強化黨政軍警民聯防聯控措施,嚴格落實“五級段長制”責任,健全分片包干機制和“五戶聯保”“十戶聯防”模式,織牢織密群防群控的嚴密防控網。我們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建強基層戰斗堡壘作用,讓黨旗在邊境一線高高飄揚,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比如,金平縣金水河鎮隔界村黨總支總支書記普玉忠,帶領黨員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和當地村民一起巡邏護邊,並通過群眾大會、走村串寨、用少數民族語廣播等多形式反復宣傳強邊固防、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形成了“家家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大聯防格局。普玉忠同志因為表現突出,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稱號。

在疫情防控、強邊固防中,也出現過感人的事跡和故事。比如,我州為支援邊境3縣,發出組建“強邊固防突擊隊”倡議書后,共有2515名州、縣市機關干部踴躍報名,從中選派了360人組建“紅河州強邊固防突擊隊”,分兩梯隊支援邊境3縣。突擊隊員抵邊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快速融入邊境3縣的抵邊村(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強邊固防工作。屏邊縣有這樣一對夫妻,不約而同報名參加強邊固防突擊隊,丈夫歸來,妻子接力。像這種夫妻上陣、父子同崗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為了千家萬戶的安寧,義無反顧地踏上疫情防控、強邊固防之路。

人民網:下一步,紅河州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面,還有什麼想法和打算?

字振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剛剛閉幕,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深化拓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繼續聚焦“七愁七盼”問題,久久為功、綿綿用力,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不斷增強全州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程浩整理)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