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什麼是好的城市設計?看城市設計的智慧張力

2021年11月21日08:5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什麼是好的城市設計?看城市設計的智慧張力

編者按

《中國城鎮建筑遺產多尺度保護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近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國建筑學領域首次獲此殊榮。該項成果被評價為“首次揭示了城鎮建筑遺產多尺度保護的內在機理”。在超過二十年的光陰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王建國帶領團隊逐漸建立了基於城市—街區—建筑遺產多尺度連續性的城鎮建筑遺產保護理論和技術體系。他與崔愷院士共同領銜,並由七家單位合作獲得了這項國家級獎項。成果已應用於全國16個歷史文化名城、43個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4個歷史街區,取得了重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這次獲獎也讓我們思考起關於建筑、關於空間的一些基本問題:什麼是好的城市設計,什麼是優秀的建筑作品?數字化時代,建筑設計在認知、解讀、辨析和實施層面有了全新的維度和科技工具,王建國院士的建筑理念與教學思想為我們暢想未來空間提供了更多新的智慧張力。

面對不確定性的世界,作為一個高校教授工作室的科研教學團隊,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成為持續成長的“終身學習者”,並構成一個研教學互融的“科學共同體”,共同探尋科學前沿的奧秘,達到知識生產和專業實踐的持續進階。

1.技藝筑基

以往大家認為,建筑設計構思首先應該是能夠畫出來的,然后才是可以建造的東西。但如今數字時代計算能力的突飛猛進,拓展了人們的想象和設計邊界,通過數字建造和3D打印,可以實現傳統設計方式無法達成的復雜空間建構,如非線性和具有隨機特點的數字生成和建造等。如此,建筑設計工具和建筑評判標准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今天大量工業產品級的建筑,精美絕倫,已經突破了人們通常對建筑的認知和理解。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認知、解讀、辨析、設計、協作及實施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創作有了全新的維度和科技工具。例如,發端於德國的“工業4.0”在工程界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核心概念就是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s System),也即是說,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發生了深度融合。生命系統和機器系統已可以實現初步的人機互動、協同乃至融合。

隨著參數化、可視化、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的出現,人機之間的“主從關系”已經邊界模糊。例如,傳統的圖解靜力學在近年“萬物皆數”的時代中,由於算法工具和可視化得到了質的飛躍,其方法體系中原來受到限制的部分——“維度”與“效率”得到重要突破。過去煩瑣的人工繪制和步驟分析今天都可以在計算機平台上得到精練而直觀的完成,且適用范圍也由二維結構發展到更加接近建筑形態的三維結構。

在城市設計方面,通過多源數據的挖掘、治理、整合和交叉驗証,及針對特定設計要求的數據信息顆粒精度的人為設置,人們已可初步看到城市物理形態“一果多因”背后的建構機理及各種成因互動的底層邏輯。對於城市這個復雜巨系統,調適和引導的“人工干預”能力和有效性在今天也有了重大提升。我以為,認識城市這個復雜巨系統,基本不存在一個確定的唯一解,所以,真理趨近是一重要法則。我們團隊運用這一法則,初步解決了杭州西湖東岸景觀提升中基於動態隨機視點的“景”與“觀”互動的設計問題並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如同千百年來一再驗証的成功那樣,經典烏托邦的一些集體共識,如自然之理、文化之根、形態之序、倫理之善、生活之宜、視覺之美等今天正在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而數字科技的迭代進步為這種集體共識認同的最終達成提供了新的可能,我在2017年提出的“基於人機互動的第四代數字化城市范型”正是在這一方向的新探索。

好的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應該有助於城鄉人居環境的宜居性、適居性、易居性和可持續性,在今天還要加上基於“雙碳目標”的生態倫理善意。高水平的創意設計不僅是一種打開公共審美維度、推進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有助於揭示城市形態的建構機理並促進場所營造的知識生產。對於兼具社會、人文和藝術屬性的設計客體,因價值取向、觀察視角和不同人群而異的不同評價永遠存在。然而,我們通過二十多年的城市和建筑設計的研究與實踐,認識到在新數據環境及相關技術的支撐下,城市設計正越來越趨近於“多重尺度的全鏈空間體驗性把握”這一願景的最終達成。

2.博雅營境

“博雅”在教育界曾一度被看成是“通識”,對此我不完全認同,這只是表達了知識的門類之多和信息帶寬的加大,並沒有很好表達這種“寬度”和復雜性的關系,沒有揭示“博雅”中“博大精深”的信息。

博雅通常在教育研究語境中使用較多。博雅在城市和建筑設計方面,我覺得也有相通的詮釋和解讀,營境則是我們設計的工作日常。

“博”意味著寬度和厚度,深度則屬於技術范疇。我理解,“博”需要設計工作具備四種基本能力:一是自由馳騁的關聯思考能力﹔二是不同專業人員的共情合作能力﹔三是多源信息的辨析和治理能力﹔四是異想天開的想象能力。

“雅”是一種品質、一種內涵和一種氛圍。就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而言,“雅”就是一種對同時具有視覺愉悅和深度體驗的“高級感”的宣示。

作為一位高校教授,我的第一身份是大學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心中念想的是如何盡可能從“應然”的理想高度去做一些“實然”的研究和設計。真實的設計雖然需要直面現實困難的勇氣及均衡各方權益訴求的智慧張力,但也可以有“做”與“不做”的選擇。

我經常思考,在學生和青年教師人才培養中,如何體現“回望歷史”的深邃和前瞻未來的想象力,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探尋其中“相對確定”的東西。高校中擁有相對方便的通過跨學科、跨專業和跨行業合作來進行聯合科技攻關的條件和土壤,例如,在城市設計方面,除了常規的土木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學院,在計算機學院、信息學院、能環學院等,我們都有常年合作的教授和專家。很重要的一點是,駕馭教授工作室不是運營企業,我們可以包容更多的試錯和務虛探尋,也可以更多考慮細水長流、品質優先的“慢變量”對團隊的熏陶和影響,我們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都是工作室堅持“長期主義”和科學試錯數量較多所帶來的。

因此,除教育理念外,“博雅”在設計的專業維度也可以有新的解讀,隻有具備了博雅素質和“應然”高度的人才可能勝任探索未知、領航方向、辨析客觀世界運行規律中“自變量”和“因變量”關系的使命。做好每一個設計,營造恰如其分的場所環境,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博雅營境”。

3.自然同行

“自然同行”是設計姿態、願景和價值的一種綜合呈現,包括三層含義:一是依循建筑形態的自然建構之道、建造之理及其保持設計對自然要素的敏感性﹔二是建筑可以詩意棲居,與自然及周邊環境相容相諧﹔三是建筑既可融入風景,也可成為帶有景感的景物,以達成1加1等於2乃至大於2的結果。不僅如此,自然還決定了一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地理特點,而這些特點又形成甚至決定了在地性的文化特點,即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人類文明建立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所處的自然環境,以及人們對待自然環境的態度。“天人合一”“人類自然生命共同體”在我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已經有了新的含義。

住建部為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組織實施了“城市雙修”,即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工作。“城市雙修”推動了對先前工業時代對自然過度索取留下的開發創傷的治愈,推進了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態建設,提供了廣受歡迎的公共開放空間和休閑空間,顯著提升了城市人居環境的品質。這一方面,國內的北京、上海、南京、泉州、景德鎮、南寧、徐州等城市開展了很好的實踐,我曾將其總結為“愈創活城”。

《山水適宜,自然同行》是我曾經做過的一個學術報告的題目。此處的“山水”指的是在有一定的地理地貌和氣候風物環境下的場地,建筑要做得比較自然,適應在地性自然約束條件,與自然對話,同時又表達出所設計的建筑在自然環境中的正能量。融入自然是一種方式,與自然共處也是一種方式,有的時候用建筑自己去創造出新的秩序也是一種方式。設計不應路徑依賴,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根據特定的場地要求和所處的文化環境來決定設計應該怎麼做。

我一直將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看成是一體的兩面,或者說是一個“連續統一體”(Continuum)。現在的很多概念,如山水格局、望山看水、藍綠交織、立體復合、集約發展、有機更新、綠色宜居、場所營造、社區營建、品質生活等,均跨越了城市和建筑的不同空間尺度。尤其是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后,城市設計師、建筑師與城市規劃師的工作關聯就更加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我曾經梳理過建筑師參與城市設計工作的特征和優勢:一是具有城市空間組織的藝術想象和設計能力,善於把握地形地貌、生物氣候等條件賦予的城市視覺環境特征﹔二是在概念性城市設計和工程實施性城市設計方面,建筑師可以發揮能動而直接的專業駕馭作用﹔三是建筑師是“城市修補”“文脈連續性”“留住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的直接貢獻者。近年,很多院士、大師和優秀建筑師的設計團隊參加了一系列中國重大的城市設計競賽,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我清晰認識到,任何一個教授工作室的專業視界、工作能力和人員規模都是有限的,因此,知識積累、視野展拓、合作攻關和“過往不戀”十分重要。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做規劃和設計,整體和系統的思考與方法論思維往往是關鍵性的。按照信息論的原理,在略顯嘈雜的設計競爭和科研方案比選場景中,如果自己的方案有獨特創意和想象力,就會在信息爆炸時代經由信噪比增加而脫穎而出。具有正向社會審美引導作用的建筑標識性是當今時代的稀缺品,具有“區別性”甚至是“單品微量”的城市風貌和建筑作品特別珍貴。所以,我們團隊始終有一個堅持,即把每個研究或者設計項目都當作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都希望跟以往做的相比,能在某一個方面有所進階,同時時刻保持對成功願景的機遇期待和專業敏感。如此,科研教學相長、人才培養和設計成果的獲得或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作者:王建國,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