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建設者之家” 就業服務到心坎

程浩
2021年11月21日09:23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11月15日8點34分,雲南蒙自“建設者之家”的服務熱線響了。

“你好,我們是紅寨的老年公寓,想招個護工,年齡最好在50歲至60歲之間,女性。麻煩幫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電話那頭說。

“好的,我們查一下資料!”工作人員胡鳳華放下電話查詢資料,發現幾天前有名姓施的女士找工作,且條件符合要求。胡鳳華將此事電話告知對方,施女士答應下午去面試。

雲南蒙自“建設者之家”2019年9月建成,這裡的服務熱線每天會響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更多求職者選擇來現場咨詢。根據統計,自建成以來,“建設者之家”提供崗位4.7萬個,每天平均近70個。

就業是民生之本。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蒙自“建設者之家”聚焦解決群眾“盼就業”問題,把實事辦到求職者心坎上。

打零工的求職者。人民網 程浩攝

來“建設者之家”  找工作不難

蒙自市區北京路與昭忠路交叉口,緊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一幢敞開式的建筑很顯眼。中間的數個櫃台上,找長期工的求職者正咨詢求職信息,一側是敞開式的培訓室,另一側是找零工的求職者休息區。

這便是蒙自“建設者之家”。

蒙自市是紅河州州府所在地,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周邊大量村民入城求職,街邊路口常看見一群人,他們騎著電動車或摩托車,帶著工具,等待雇主前來。想謀長期工作崗位的,多數人被中介費嚇退,可不找中介,又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

為規范勞務市場,當地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市人社局具體負責,建成了蒙自“建設者之家”。此后,這裡成了用工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一座橋梁。

胡鳳華記得,今年四五月份,一名40多歲、聽力不太好的女子來找工作,她說自己和丈夫離婚,女兒上大二,家裡缺錢,“隻要能賺到錢,干啥工作都行,辛苦點無所謂!”

胡鳳華幫她聯系市區負責停車收費的公司,經面試,這名單親媽媽順利上崗。事后回訪,女子狀態不錯,雖然每天工作10個小時左右,可拿到工資的那一刻,她沒覺得之前的付出有多辛苦。

對於打零工的求職者,“建設者之家”建了亭子。在這裡,求職者不用再蹲在馬路邊,他們坐在亭子裡,隨時能了解哪些企業要人,還能喝上熱水,給手機充電。

“建設者之家”還引導打零工的求職者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建設,然后兌換積分,到“文明市民榮譽超市”兌換商品,以“小積分”撬動“大治理”,逐步讓打零工的求職者從城市建設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一小時20個積分,每個積分一塊錢,一天干上五六個小時,就能換米換油,挺好的。”一名求職者說。

工作人員正服務前來咨詢的求職者。人民網 程浩攝

技能在手  就業無憂

在“建設者之家”,送的是崗位,暖的是人心。

為幫助更多求職者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建設者之家”邀請企業到現場開招聘會﹔隨著品牌提升,“建設者之家”慢慢從市區延伸至勞務輸出集中的鄉鎮,建成11處“建設者之家(就業小站)”。

新問題出現:企業在招人,自己想就業,奈何缺技術,隻能放棄﹔想去培訓,又不知去哪,就算找到也得交錢。

咋辦?“建設者之家”把培訓機構引進來。

11月15日上午,在蒙自“建設者之家”敞開式的培訓室,由蒙自市人社局主辦,昆明市五華區錦華職業培訓學校承辦的2021年度紅河學院高校畢業生技能提升行動(網絡創業培訓)第五期結業考核正在進行。

經過9天56個課時的培訓,30名大四學生在培訓室接受考核。如果通過考核,他們將獲得由雲南省人社廳頒發的創業培訓合格証書。

張振宇是錦華職業培訓學校的老師,他介紹,此次培訓,學生不用交費,培訓費用由人社部門從培訓專項經費中提供,並免費提供場地。在張振宇看來,因“建設者之家”是敞開式的,在這裡培訓,能起到“窗口效應”,吸引更多人關注。

“我們不僅要讓求職者‘好就業’,還要‘就好業’。”蒙自市人社局局長陳旭說,今年以來,“建設者之家”引導13家培訓機構入駐,開始為求職者提供技能提升培訓,已開展培訓94期3827人次。

“馬上畢業走向社會,能參加這樣一次培訓,對以后的求職、創業很有幫助。而且,培訓還免費。”現場一名大四學生說。

技能培訓正在進行。蒙自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讓求職者體面找工、尊嚴勞動

兩年多實踐,“建設者之家”的服務功能愈發強大。

“建設者之家”通過“找工用工”微信小程序、“蒙自人社”微信公眾號等發布招聘崗位信息,將招聘信息從線下搬到線上。“以前找工作得四處找,現在用微信小程序就能找,確實方便。”一名求職者說。

“建設者之家”還提供創業貸款咨詢、法律咨詢,針對務工子女開展“小候鳥”課堂……把實事辦到求職者心坎裡。以法律咨詢為例,“建設者之家”隨時有勞動仲裁及律師在崗,為求職者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詢。

“我們的目的,是讓求職者體面找工、尊嚴勞動。”陳旭說。

服務還延伸到求職者以外的人群。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建設者之家”建成紅河州首個“辦不成事”窗口,發揮倒逼作用,主動給予群眾幫助,實行兜底服務,將“辦不成的事”一幫到底。自設立以來,“建設者之家”解決10件“辦不成事”,涵蓋社保、城建、勞動權益保障等類別。

如今的蒙自“建設者之家”,在紅河州影響力越來越大,它逐步在實施標准化培訓、有序化輸出、跟蹤式服務等方面形成全州乃至全省的品牌效應,州內州外多部門也常來交流共話,已建成或在建類似的綜合平台。

陳旭並不滿足,“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建設者之家’品牌建設,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他說。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