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精准監測 具體幫扶

雲南上線“政府救助平台”聚焦農村低收入人口

2021年11月21日08:4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今年以來,雲南省把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工作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首要任務,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雲南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打造的“政府救助平台”已於近日上線運行,該平台涉及7個行業部門15個服務事項,覆蓋農村低收入人口,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確保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就業幫扶以及基本生活有保障。

打通幫扶“最后一公裡”

“農村低收入群眾可通過一部手機辦事通、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等渠道進入‘政府救助平台’,以‘自己舉手’或‘他人代舉’的方式,申請涉及7個行業部門的15個服務事項。”省鄉村振興局負責人唐家華告訴記者,救助包括民政部門“臨時救助、特困供養、低保”服務事項,人社部門“找工作、找培訓”服務事項,住建部門“農村危房改造”服務事項,水利部門“農村飲水安全”服務事項,教育部門“控輟保學”服務事項,衛健部門“醫療機構查詢、慢病健康管理、大病專項救治、看病預約”服務事項以及醫保部門“參保登記、異地就醫未報銷、大病救助”服務事項。

縣(市、區)政府各職能部門接到平台派單后,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對群眾的每一個訴求申請逐一核查反饋。各行業部門數據共享,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打通精准監測幫扶的“最后一公裡”。

“‘政府救助平台’作為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重要補充,與干部常態化排查和部門篩查預警雙向發力,共同構建自下而上入戶排查和自上而下監測相結合的常態化預警體系。”唐家華表示,通過“政府找”和“找政府”雙向發力,形成線下網格化和線上網絡化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的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

織密兜牢基本生活保障

“申請人認為自己生活有困難的,隻要填寫家庭成員信息、收入支出情況、財產情況3個方面的信息﹔申請臨時救助,則需說明遭遇的突發情況,在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上簽字。”省民政廳副廳長張良玉介紹,在“政府救助平台”中,民政部門負責因基本生活困難申請的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3項救助業務。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扶志扶智長效機制,‘政府救助平台’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培訓、求職等救助服務內容。”雲南省就業局局長李昆介紹,在“找工作”服務中,依托全省統一的就業崗位庫,通過“三推薦、三回訪”機制,根據申請人的就業意願,進行三輪崗位推薦,每輪匹配並推薦15個崗位信息、最多可為每位申請人推薦45個崗位信息,並在每輪推薦后都會及時進行回訪,對“零就業家庭”人員,還可以採取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

在“找培訓”服務中,服務結合申請人的培訓需求和當地培訓計劃,對於有相應培訓計劃的,最多進行兩輪培訓課程的組織安排﹔對於暫無對應培訓計劃的,最多進行兩輪其他培訓項目的推薦動員﹔在每輪組織或動員后,都會及時進行回訪,了解申請人的參訓意願、參訓情況。對“零就業家庭”人員,還可以額外增加一輪組織、動員服務。

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

打開“政府救助平台”頁面,醫療機構查詢、慢病健康管理、大病專項救治、看病預約事項一目了然。“4個健康幫扶事項的上線,雖然並未改變急危重症患者需直接到醫療機構就醫的規則,但增加了農村低收入群眾獲得幫扶的渠道。”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鄧斯雲向記者重點介紹了“大病專項救治”和“慢病健康管理”事項的服務內容。

“大病專項救治”可對患有36種大病的農村低收入群眾實施有效救治,群眾納入“大病專項救治”后,按照“定定點醫院、定診療方案、加強質量安全管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救治。群眾通過填寫個人有關信息和病種,並上傳診斷証明后完成申請,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縣級醫院的大病專項救治定點醫院分別在規定的時限受理和辦理,最后在平台上進行辦理結果反饋。

“慢病健康管理”事項則可幫助患有原發性高血壓、Ⅱ型糖尿病、肺結核、嚴重精神障礙4種慢病的農村低收入群眾實施有效健康管理。群眾被納入“慢病健康管理”后,會得到家庭醫生簽約,為其提供公共衛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詢和中醫干預等綜合服務,還可提出用藥需求,由醫療衛生機構按照處方管理規定有償或無償提供藥品供應服務。

持續深化醫保制度改革

“‘政府救助平台’上線的醫療保障服務分別是居民醫保參保登記、異地就醫費用報銷和申請大病救助3項。”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高志學表示,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線下業務線上辦理,讓雲南省農村低收入人口無論身處本地還是外地,都能在線提交資料,享受醫保業務申請與辦理“一條龍”服務。

記者了解到,在居民醫保參保登記和異地就醫費用報銷方面,不論是尚未參加,還是已參保居民醫保的農村低收入群眾,均可通過相應模塊填寫個人信息,拍照上傳身份証、居住証﹔異地就醫的患者要上傳醫院住院收費票據、住院費用結算單、出院小結或出院証,提交辦理申請。縣(市、區)醫保經辦人員在線審核后,根據審核情況向申請人推送提示信息。申請人根據提示完成材料補充完善及在線保費繳納,即可實現參保或異地就醫費用報銷。

“已參保的農村低收入群眾,如罹患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心病、乳腺癌等22種重特大疾病,亦可提交辦理申請。”高志學表示,“政府救助平台”上線的同時,做好原有的線下服務。農村低收入人口之外的其他參保人辦理參保登記、異地費用報銷等,仍可通過“一部手機辦事通”等原有在線渠道申辦。

保障危房改造及飲水安全

“農村危房改造服務事項方面,當農村低收入群體出現住房安全問題時,可進入‘政府救助平台’提出申請。”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級巡視員趙志勇告訴記者。

農村危房改造服務的流程為:低收入群眾通過平台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及房屋安全隱患問題等信息后,提交申請單。經縣級民政、鄉村振興局確認后,由縣(市、區)住建局進行受理並對房屋進行鑒定,鑒定屬於C級或D級危房的,由鄉鎮(街道)組織民主評議進一步核實,最終經縣級住建部門審核通過后由鄉鎮(街道)組織對危房實施維修加固或拆除重建,改造完成后由縣級住建部門進行驗收。

為了全力做好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原則上對農村所有符合政策且有改造意願的農村低收入群眾,隻要住房屬於C、D級危房的,均可納入改造范圍。對於危房戶和無房戶無改造意願、願意或已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安全住房的(如投親靠友、租住安全房等),可不納入危房改造范圍,但原有危房不能再用於居住。

“飲水安全方面,需要政府救助的問題主要涉及停水、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渾濁、有異味等,可申請政府救助。”省水利廳副廳長高嵩介紹,當群眾申請飲水安全困難事項后,系統自動推送到縣級水利(水務)局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會針對問題做出是否接單,若不屬於受理范圍的,注明拒絕受理理由后推送給申請人﹔若屬於受理范圍,工作人員會在24小時內受理,並向鄉鎮水利(水務)部門派單。鄉鎮接單后,需要在2個工作日內派人前往問題發生地進行現場核實。若問題屬實,鄉鎮工作人員將在5個工作日內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若存在的問題需要採取較大工程措施才能解決,工作人員會將解決措施推送給反映問題的群眾,並在線下繼續推動工作直至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四步法”解決輟學學生勸返難題

省教育廳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控輟保學的經驗基礎上,形成了“宣傳教育、責令改正、行政處罰、申請強制執行或提起訴訟”的依法控輟“四步法”。

“控輟保學是鞏固脫貧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政府救助平台’通過‘群眾端’的群眾舉手、班主任反映兩種方式找到輟學學生﹔通過‘政府端’的多部門聯動、‘四步法’來解決輟學學生勸返難題。”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春驊表示。

張春驊表示,省教育廳將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強化“互聯網+控輟保學”管理工作,持續常態化抓實控輟保學工作,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張馨雲)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