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從六號高爐出發

2021年11月19日09:1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六號高爐出發

  6號高爐停產后,昆鋼安寧公司第一次在生產車間舉辦“火紅歲月”攝影展。李志雄/攝

  曾經的“西南第一高爐”永久性停爐了。紅紅的爐火已然熄滅,但燃燒了23年的那團火仍在許多人的心中燃燒著。

  2021年9月20日23時26分,流出最后一爐鐵水后,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安寧公司(以下簡稱“安寧公司”)的6號高爐安全停風停爐。23年間,它累計產鐵3700萬噸,將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鋼”)帶入全球五十大鋼鐵企業。

  以6號高爐為標志,老廠區鐵、鋼、材各生產線依次安全、順利關停,昆鋼本部鋼鐵基地生產歷史畫上圓滿句號。工人們依依不舍,用手機拍攝燒結的最后一批料、產出的最后一爐鐵、最后一爐鋼。追隨著、目送著生產線上的最后一條鋼材,許多人眼睛濕潤了。

  停產后,安寧公司第一次在生產車間舉辦攝影展,名字就叫“火紅歲月”。4名攝影師全是昆鋼的職工,他們拍攝的對象是自己的同事、那些長期工作在一線的職工,其中一些家庭三代都是昆鋼人。

  策展人之一、攝影家李志雄將告別的情感表現在一張照片上:一名穿著紅裙的女子,在綠草覆蓋的廢棄鐵軌邊,緩緩拉著大提琴。她低著頭,寬沿的草帽遮住了她的臉。她的身后,是已經關停多年的3號、4號、5號高爐。照片上寫著:一曲終了,如果你不抬頭,我就不能發現你的雙眼飽含熱淚。不少人佇立許久,感受照片中相同的情緒。

  展覽引起的關注超出了主辦方的預想。

  策展人之一、原安寧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潘蘇芸說:“這個影展是對雲南最大鋼鐵聯合生產基地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的致敬。昆鋼的發展史上,關停過很多生產線,沒有哪次像6號高爐關停一樣,引起這樣廣泛的共鳴和不舍之情。”

  從10月17日開展至11月7日閉展,除了昆鋼職工,還有社會各界人士也前去觀展。許多人是第一次走進令人震撼的6號高爐車間,車間光線昏暗,鍋爐高聳冷峻,主辦方專門為展出在高爐平台上的攝影作品打了光,現場散發出超現實的藝術氛圍。觀眾站在巨大的高爐前,想象著車間裡曾經鋼花火紅飛濺、鐵水沸騰灼熱,心不由地怦怦直跳。

  6號高爐車間工人陳寶昌,常常被參觀者圍住問這問那。他的繪畫《歷史的記憶》和其他以昆鋼老廠區為主題的油畫作品也在這裡展出。那雙煉鐵的手,業余時間在畫布上走筆,畫出的是他自己感受的老昆鋼,屬於他個人的、獨一無二的鋼鐵遺跡。

  陳寶昌20歲進廠,從3號高爐到6號高爐,30年來,他一直在火光沖天的高爐前擔任爐前工。“你一定技術很好,才來6號高爐工作吧?”每當有人這樣問,陳寶昌就露出謙虛開心的笑容。

  在昆鋼,6號高爐如同一個傳奇,受到職工們的尊重。

  高爐煉鐵是現代煉鐵的主要方法,用高爐生產的鐵佔世界鐵總產量的絕大部分。6號高爐是昆鋼公司從盧森堡阿貝爾德鋼鐵公司引進的二手設備。當年,對昆鋼人來說,這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大家都在質疑中談論。數年后,人們對6號高爐充滿敬意——它將昆鋼帶入一個輝煌的時代。

  20世紀的最后10年,昆鋼和中國鋼鐵工業一起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按照雲南省政府的要求,昆鋼要在2000年內建成具有年產200萬噸鋼綜合生產能力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然而,當年昆鋼面臨的很多困難,使它很難在短時間內新建一個高爐。經過一次次研究和咨詢,昆鋼作出大膽決定:引進盧森堡阿爾貝德鋼鐵公司貝爾瓦爾廠的C高爐。

  被法國、德國、比利時包圍的盧森堡,是歐洲西北部的一個內陸小國,自然資源貧乏但鐵礦資源豐富,鋼鐵工業是盧森堡的重要支柱產業。總公司設在盧森堡市的阿爾貝德鋼鐵公司,創建於1882年,是歐洲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

  1996年5月,昆鋼一支100多人的隊伍趕赴盧森堡,他們的任務是將C高爐拆卸運輸回國。

  在一個國土面積小、古堡多的城市,100多人的集體住宿成為大問題。在遍尋旅館、閑置的學校無果后,除臨時成立的指揮部人員住公寓外,其他人都住在C高爐附近的集裝箱裡。

  住宿只是困難之一,法律、資金、語言、觀念……困難遠比想象多,C高爐的拆卸成了“一塊堅硬的骨頭”。

  盧森堡使用的語言有盧森堡語、德語、法語。貝爾瓦爾廠規定,在拆卸工作開始前不能去看實物,技術人員們隻能翻看英、法、德、盧幾種文字組成的圖紙,對著字典翻譯,但字典裡查到的詞,與圖紙中表示的零件意思不一樣﹔和中國的分類編號不同,盧森堡的圖紙檔案是流水編號,大家隻能根據經驗和設計原理,討論、分析、比較、判斷。已回國的8名技術人員又再度奔赴盧森堡,協助資料整理。

  拆卸工作在圖紙全部梳理和標注完畢后才開始。因為付不起更多的技術指導費用,昆鋼人發明了讓盧森堡工程師詫異的拆卸技術。

  高爐風機上兩台電機轉子,是昆鋼技術人員從未見過的最龐大的轉子——直徑1米,長5米,重達15噸。大家因陋就簡,焊出兩根導向軌道,自制了一輛托架小車,通過精准計算,使用吊車、起重機,輔以工人們肩扛、手抱,才將巨大的轉子安全平穩地抽出來。

  拆除近200噸重的電纜,是一台高精尖的“手術”。技術人員要把拆下來的纜線,一根根記錄,和相連的部件一件件對照,才能讓多如牛毛、錯綜復雜的電纜回國安裝時不出差錯。

  澆灌風機底座的混凝土,是施工人員從沒有見過的。他們租來風鎬,一邊研究一邊輪番而上,最終找到一個規律,先打側邊再打鍥子。每天,每個人都雙眼發黑、兩耳轟鳴,白天吃飯,端不住碗拿不了筷,晚上睡覺身子發抖,腳也伸不直。在打斷10多根鋼钎,用壞3台風鎬,震爛2台空氣壓縮機后,終於把風機從堅硬的混凝土中刨出。這天晚餐,工人們被允許喝少量的酒,但大家隻喝了一兩口便睡下了,躺在床上,很多人都哭了。

  盧森堡人被中國人的團結一致和吃苦耐勞精神打動。在他們的計算中,要把這個龐然大物拆卸下來,至少一年半。而這支379人的拆卸隊伍(經過競爭中標,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也派出近200人前往盧森堡,參與拆卸工作——記者注),僅用了3個多月便完成了,拆下材料4萬多噸,包裝、發運設備9100多噸,處理廢舊材料上萬噸。

  由昆鋼修理廠鉗工、鉚工、焊工、石工、起重工組成的包裝隊,為節約資金,去廢料場裡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在聘請來的兩名專家指導下,把形狀不一的設備全部包裝起來裝入36個集裝箱,運回昆鋼后完好無損。中國人的智慧、精巧,讓歐洲人肅然起敬,一些歐洲包裝商紛紛與這支非專業的包裝隊洽談,希望他們能承接其他包裝項目。

  C高爐的拆卸被盧森堡新聞媒體報道,當地人不斷來和中國工人合影。這項工程展現了中國人的質朴、節儉、效率、速度。而昆鋼人也從這項工程中,了解了歐洲的法律、企業管理、工藝制造。

  從盧森堡漂洋過海的C高爐,經過昆鋼技術人員無數次攻關和修配改,變成了結合中西方技術的昆鋼6號高爐,立在離昆明30公裡外的安寧市。這一2000立方米的高爐,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節省投資6至7億元,工期比額定工期縮短13個月。

  1998年12月26日上午10時30分,在人們的期盼中,鐵水沿著6號高爐的鐵水溝奔流而下,人們的臉龐灼熱,每個人都無比激動、興奮,相互握手、擁抱,煉鐵的硬漢們淚流滿面。

  6號高爐使昆鋼的煉鐵工藝從小高爐跨越到大高爐。1993年,昆鋼產鋼100萬噸﹔2019年,昆鋼產鋼773萬噸﹔2020年,昆鋼入圍全球五十大鋼鐵企業。

  如今,盧森堡主要鋼鐵企業所在的貝爾瓦爾西部,鋼鐵企業已全部停產。作為“鋼鐵時代”的代表地區,被列入城市的改造之中,成為有公司、研究機構、學校、購物中心、生活區的多功能社區,常常舉辦一些與鋼鐵有聯系的藝術節。

  幾年前,盧森堡的一些藝術家來到昆鋼,藍天下的6號高爐,在他們眼中,是一件偉大的鋼鐵藝術品。

  2021年,中國多家鋼鐵集團對國家淘汰鋼鐵落后產能、推進鋼鐵行業低碳行動發出“綠色”響應。1月20日,國內“鋼鐵航母”中國寶武鋼鐵集團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並於今年發布了低碳冶金路線圖。

  2021年加入中國寶武的昆鋼也進入了綠色轉型時期: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從老廠區搬遷至生產潔淨化、制造綠色化、廠區園林化的安寧市草鋪新區——未來,這裡將是一個現代化的鋼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參與此次影展拍攝的饒幫明,曾擔任昆鋼煉鐵廠高爐車間主任。在他看來,6號高爐的引進,給昆鋼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觀念的革新,“不變就沒有立足之地”。

  2021年10月15日,在6號高爐的交班儀式上,人們雙眼含淚。一位爐前工抬頭仰望高爐,說:“老伙計,當初開爐插在爐頂上的那杆紅旗,如今仍埋藏在我心裡。”

  “每一次關停,都意味新的發展。”原安寧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繼斌說:“停下,是為了更好地出發。”(張文凌)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