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魏曉峰:不負“星光”不負韶華

程浩
2021年11月19日08:2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魏曉峰簡介:

魏曉峰,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研究員、總工程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雙百人才”、杰出專家,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先進個人”等稱號和第二屆鄧稼先科學技術獎,為我國高功率激光裝置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魏曉峰為母校雲南大學的寄語:

希望母校能不斷前進,一步一個腳印,在國內大學的排名能前進再前進,在培養人才的路上能努力再努力。

61歲的魏曉峰很忙——

本來約好的下午電話採訪,因為他要開會被迫推后。直到晚上9點,忙完一天事務的他才簡短地接受了採訪。

電話那頭,魏曉峰爽朗豪直,全然不像研究國防科研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可事實上,他從事國防科研工作近40年,是我國高功率固體激光驅動器研究領域的科技骨干和學術帶頭人,帶領他的團隊創下的奇跡數不勝數,為我國高功率激光裝置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他人在廣東中山,任中山光子科學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貢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為我國高功率激光裝置研究和發展鞠躬盡瘁。

魏曉峰。受訪者供圖

出發   打牢道德根基

魏曉峰祖籍山東,出生在雲南省瑞麗市畹町鎮,家有兄妹3人,他是老大。出生在軍人家庭的他,從小聽著部隊的軍號聲長大,耳濡目染下,他想像父輩一樣參軍當兵,手握鋼槍保家衛國。母親希望他多讀書,“考一個好大學,將來一樣可以為國家作貢獻”。魏曉峰雖不情願,最終還是順從了母親。

1978年,魏曉峰和妹妹一起考入雲南大學,他讀物理系,妹妹讀數學系。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屆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魏曉峰和其他對知識殿堂如飢似渴的同學抱定目標:為求學而來。

此后,他和同學們聚集在燈火通明的圖書館、朝耕暮耘的實驗室、項背相望的階梯教室……如今回想起大學時代,魏曉峰絲毫不覺其苦,隻覺“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其中,讓魏曉峰記憶最深的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恩師。他說,當時很多有威望的學者在一線教書,他們沒有架子,教書耐心,不僅教學生知識,還教學生怎麼學習,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潤物細無聲地穿插在日常教學中。

“當時教我們普通物理的是創辦雲南大學物理系的顧建中老師,他除了教我們書本上的知識,還教我們平日怎麼學習,我很多學習的方法都是那時積攢的。還有輔導我畢業論文的熊燁老師,幫著我構思,教我怎麼查資料,很耐心……”電話裡,魏曉峰回憶著過往。

在老師們幫助下,魏曉峰在學習中增長知識、錘煉品格,在科研實驗中增長才干、練就本領,同時打牢道德根基,讓人生道路走得更正、更遠。

魏曉峰。受訪者供圖

“星光”  源自倔強和堅強

打好了基礎,1982年,畢業后的魏曉峰扎進四川安縣的崇山峻嶺中,從此與大型固體激光驅動器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大山深處的歲月裡,魏曉峰和同事埋首於一件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研究和運行一套現在看來古老的MOPA系統,這套系統就是LF-11#激光裝置。

LF-11#激光裝置是個龐大的裝置,當時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技術工程部從事激光技術研究的人員隻有2名剛從激光技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其余都是核物理、脈沖功率技術專業的轉行人員。對於這樣一支既無基礎,更無經驗的隊伍來說,LF-11#激光裝置的研制無疑是重大挑戰。

曾有來協助他們安裝的國內同行臨走前扔下這樣一句話:“沒有十年二十年時間,培養不出一個合格的裝置運行人員,激光裝置交給你們,你們也玩不轉!”

牽頭這項任務的魏曉峰一聽急了,不服輸的他說:“就憑你這句話,我們要是在LF-11#激光裝置上干不出名堂,我每天上下班倒著走。”此后,魏曉峰開始了探索,他和組裡的年輕人一起,經過反復摸索實驗,終於掌握了控制激光裝置輸出參數的核心技術。

多年后,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對LF-11#激光裝置進行綜合論証,給出的結論是:LF-11#激光器總體技術通過不斷改進,主要指標優於原設計,發揮了比預計更大的作用。

專家的認可,是對魏曉峰及同事們攻堅克難歲月最好的注腳。1991年,張愛萍將軍來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運行實驗室,聽完匯報后,欣然提筆將這台激光裝置命名為“星光”,魏曉峰所在的這個集體也因此被稱為“星光人”。

“星光人”的步履不止於此。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激光領域對激光倍頻系統的研制陷入困境,“星光人”被推到前台。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魏曉峰和他的同事們奮戰在科研前線,自主研發了多項單元技術。之后一年,團隊終於在國內率先實現了LF-11#激光裝置大口徑二倍頻輸出,其高功率倍頻性能達到同期國際領先水平。

談及這些成績,“靠的就是責任感和倔強。”魏曉峰說。

魏曉峰。受訪者供圖

執著  為實現理想不停奮斗

世紀之交,我國下決心要在激光驅動的可控聚變這條道路上闊步前進,開創一條新時代的長征之路。

千斤重擔又壓在激光技術工程部這支團隊肩上。作為國家高技術某主題高功率固體驅動器總體技術專題專家組組長、中國高功率固體激光驅動器的設計和建造任務主要承擔者之一,魏曉峰再一次被使命推到風口浪尖。

此時,LF-11#激光裝置已不再適應形勢發展,必須盡快研制新的輸出更高功率的激光裝置。深感責任重大的魏曉峰帶領他的團隊挑起了“百鈦瓦級超短超強脈沖激光系統”的研制任務。

又是一個三年,新裝置通過驗收並投入運行,成為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超短超強脈沖激光系統,使我國在該領域一躍躋身立於世界之林。

從事國防科研工作近40年,魏曉峰榮譽不斷,他的科研成果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他個人先后榮獲第二屆鄧稼先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實用工程獎、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為我國高功率激光裝置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母親曾期望他“考一個好大學,將來一樣可以為國家作貢獻”,如今來看,雖然沒當成兵,但魏曉峰依然在另一個戰場,用軍人般的鋼鐵意志為國家、為社會執著地作著貢獻。

時不時地,魏曉峰還會想起在雲南大學讀書的時光,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在一起上課,大家自知前路艱辛,但未放鬆分毫,為實現理想不停奮斗。

近些年,他沒有和母校斷了聯系,時不時會受邀回到母校參加研討會,並適時給出自己的專業意見。看到校園裡涌動的年輕人,魏曉峰會想起年輕時的自己,他希望年輕人能沉下心來做學問,以便走出校園后更好地為國為人民服務,真正做到獨當一面。

雲南大學即將建校百年,魏曉峰希望母校能不斷前進,一步一個腳印,在國內大學的排名能前進再前進,在培養人才的路上能努力再努力。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