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推進全面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

過去5年,雲南省深入實施科教興滇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實力持續增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提升2位,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實現翻番,全國排名從第23位提升到第19位。
國產首個、全球第二個十三價肺炎疫苗和二價脊灰減毒疫苗等3種疫苗獲批上市,花卉新品種數量和種類全國第一,“雲上黑山羊”成為中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一項項創新突破,是雲南在優勢特色領域奮發有為的收獲。
雲南省堅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通過深化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實施經費“包干制”試點,賦予科研機構及人員更大自主權﹔開展“揭榜制”試點,尋求創新資源主體圍繞重點產業和民生領域關鍵技術需求進行揭榜攻關﹔綜合運用風險補償、創業投資引導、創新券等方式助力創新創業。持續加強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圍繞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等方面,相繼出台配套制度68項,推進改革舉措83項,推進雲南省人才結構持續優化。加快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步伐,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省重點實驗室105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3個、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0個。舉辦科技入滇對接活動,引導國內外科技成果、科研平台、科技型企業、科技人才和團隊入滇落地創新創業。
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要素充分涌動。5年來,雲南省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在基礎研究方面,雲南省在靈長類生物醫學、天文、植物化學、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學等重點領域的優勢進一步鞏固。建成首個國內天然產物大數據中心,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首次發現寒武紀節肢動物化石中樞神經系統,國家植物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天元數學中心落地雲南。面向經濟主戰場和重大需求,雲南省聚焦八大重點產業發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建設“數字雲南”中的重大科技需求,累計突破重大關鍵技術800余項,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新產品540個,三七、燈盞花種子種苗標准和中藥材標准通過國際認証,建成全國最大鉑族金屬再生利用基地,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虫害技術體系研究成果處於國際前沿。
雲南省一批創新成果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生活中,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生動詮釋了“科技讓生活更美好”。2021年6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自主研發的科維福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上市,該所在昆明疫苗產業基地新建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也已正式投入使用。實施科技扶貧,5年來,實現科技特派員對全省8502個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立足新發展階段,雲南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提出,將堅持科技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戰略導向,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支撐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和民生改善,為推動新時代雲南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季征 陳怡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