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昆明濕地:鷗鳥銜來都是春

星海濕地公園。記者杜文蕾攝
海東濕地公園。 記者周密攝
撈漁河濕地公園。記者黃曉鬆攝
濕地是“城市之肺”,能為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都市人提供高質量的基礎生態空間。
生活在春城的昆明人,自然不會錯過欣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機會。他們經常把自己置身於藍天白雲下,不時走進青山綠水畫卷般的濕地公園中,坐在清新碧綠的草坪上,聽著徐徐風聲,伴著細語和嬉笑聲,抬頭看向不遠處飛過的白鷺,低頭賞著萬畝花田,閉眼聞著舒心的花香……心懷一份無需隱藏的自然情懷,既尊重自然,也愛護自然。
在昆明滇池湖濱生態帶中,生態多樣化的濕地公園是昆明人一定要“打卡”的地方。圍繞著“五百裡滇池”,有水粉畫卷般透著大家之氣的五甲塘濕地公園、有田園畫卷般清新自然的西華濕地公園、有水墨畫般清透蜿蜒的東大河濕地公園,還有環境清幽、植被豐厚的撈漁河濕地公園,更有“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寶豐濕地公園……清代詩人孫髯翁所作《大觀樓長聯》中“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的美麗景致不斷重現在市民眼中。
眼前,正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室外展覽展示地之一寶豐濕地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的時間。園內水清岸綠,濕地植物群落生機盎然,沉水廊道的透明玻璃幕牆由滇池土著魚種和海菜花等水生植物構建了移步易景的景致……雲南本土的原生板栗、滇青岡、雲南含笑、大果棗、冬櫻花等端坐在12個植物群落中,舉手投足之間盡顯濕地主人風范。
寶豐濕地坐落於昆明滇池東岸,公園內的鳥類觀察活動區、生態水稻展示區和滇池珍稀魚類展示區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阿姨,她們用優雅的自然氣質,寫意著別樣的“青春年華”。“我們老年人就是愛拍照,哪有好風景,哪就有我們的身影。這就是我們生活在昆明的福利,秋冬了也能拍出春天的感覺。”她們邊說邊發自內心地笑著。
對於攝影愛好者范先生來說,寶豐濕地公園的觀鳥廊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公園的觀鳥廊周邊設置成了鳥類喜歡的生活環境,特別是在生境島上,吸引了很多鳥類。我很幸運拍到了黑鳶、紅隼、白腹鷂和黑翅鳶的照片,都是值得珍藏的。”說完,范先生也滿意地笑了起來。
從寶豐濕地公園移步到相連的海東濕地公園,就像開啟了一場“穿越之旅”。作為環滇池生態公園之一,也是交通比較方便的濕地公園之一,海東濕地公園內用不同種類的植物營造出了不同的景觀。它們有很多好聽的名字:水影虹橋、風起蘆灣、幽林春曉、密林觀鳥、蘆花楓涇、柳蔭曲路……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陽,看微風吹過大片的薰衣草田,獨特的花香同樣令人舒服又愜意。園中有一處開滿了“紅千層”的地方極為吸引人,昆明人稱它為“瓶刷子花”。“因為這種花的形狀很像我們刷奶瓶的刷子。”市民李女士說,現在的孩子對生物多樣性的探索和探知欲很強烈,濕地公園就是最好的生物老師,“之前在樹上看到過這種奇特的花,這次帶孩子來尋它,就像在解鎖通關一樣。”
相比海東濕地公園,王官濕地公園則顯得小巧玲瓏。魯先生是一名騎行愛好者,每次環滇都會經過王官濕地公園。騎行當中,濕地公園總能給他一些不同的驚喜,水邊、草地上,成片的鼠尾草、石竹和月見草都有令人驚艷的花海美景。不難想象,景美、人少的王官濕地公園巧妙運用植物搭配營造出生物多樣性的景觀,呈現給市民的是四季無時不飛花的景致。
說到斗南,人們總是會把它和鮮花聯系在一起。在斗南濕地公園,除了花海,最令人激動的則是大片的彩色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承載著綠、金、粉、紫、玄色的稻谷,重現斗南昔日繁衍生息、盛產稻谷的歷史畫卷。不得不說,這樣集濕地、花海、荷塘、彩色稻田、沙灘、滇池水景、大草坪、水杉林等為一體的斗南濕地公園,既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也代表了斗南人民奮進的美麗姿態。
由此可見,如今濕地公園作為昆明滇池湖濱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昆明的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更是市民共享的綠意空間。
接受大自然的邀請,親身體驗名副其實的“人在畫中游”,說昆明人生活在一座生態宜居之城,實不為過。
當湖濱生態帶濕地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加速壯大,昆明生態文明的美好藍圖也正在變為現實。(記者甄燕報道)
斗南濕地公園 大自然的治愈
在環湖東路上分布著眾多的濕地公園,斗南濕地公園應該是其中最大、最精致的一個。夏天,這裡陽光燦爛、綠樹成蔭﹔冬天,這裡海鷗飛翔、層林盡染。
斗南濕地坐落在滇池東岸,距昆明主城區約15公裡,距行政中心約10公裡,毗鄰著名的斗南國際花卉交易中心。駕車最方便的路線就是沿著環湖東路走,進入斗南地界,路邊就是。斗南濕地公園佔地650畝,綠化面積是298畝,水域面積297畝,附屬設施53畝。以治理滇池、淨化水質、修復生態為理念,同時具有休閑功能的濕地。
走在濕地公園內,菖蒲、蘆葦、睡蓮、美人蕉等水生植物隨處可見,成片的波斯菊、蔥蘭、茶梅等植物錯落有致,水杉、喜樹等高大喬木分布各處,水鳥嬉戲於水面。濕地吸引了大量的候鳥來棲息,為了方便游客觀鳥,公園還專門修建了個觀鳥屋可以觀賞棲息於水面的各種鳥類。
深秋的午后,有陽光也有風,大人孩子都歡快地在草地上奔跑,享受著這難得的戶外新鮮空氣。平緩的道路上有敞篷單車,三五成團。如果花上幾十塊錢,便能約上好友,租一艘小船,徜徉在滇池水面上。草地上、樹蔭下,也有人干脆背著帳篷、拉著露營車,來一場與大自然的約會。“我要吃壽司!”“我要吃涼米線!”“我要喝果汁!”孩子們吵鬧著,一場秋日裡的野餐便拉開了序幕。
雲南多山少水,在昆明人的眼裡滇池就是心中的海。斗南濕地內靠近滇池邊的柳堤全長2公裡,環繞滇池。沿柳堤漫步,聽浪聲滔滔,遠眺西山睡美人的風姿,煙波浩渺,近聽浪聲滔滔,也是別有一番韻味。(記者李夢瑤報道)
王官濕地公園 網紅打卡地
昆明的濕地公園很多,王官濕地公園是其中一個。不算很大,但在不少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還有一個“網紅”別名——濟州島昆明分島。指示牌、枯樹、沙灘、蘆葦、小橋、各種花田……天氣好還可以拍出天空之鏡。如果恰巧在晴天的下午6點前趕到,便能夠拍到它的落日。隻要技術夠硬,照片就能夠在朋友圈引起一波不小的騷動。
王官濕地在環湖東路沿線,距離海東濕地不到5公裡。總佔地面積700余畝,面積不大,從地圖上看是細長的一條。最吸引眼球的是濕地內的鮮花海洋,各式菊花、鼠尾草、石竹、美麗月見草……種植在水邊、草地上,連成片,串成花海。
和昆明的其他濕地公園一樣,王官濕地公園在保証濕地淨化功能的同時,巧用植物搭配營造出多樣性的景觀,呈現四季無時不飛花的景致。無論哪個季節去,它都有令人驚艷的景色。徒步穿行在濕地中,迎面吹來一陣陣滇池氣息的清風,是很美妙的感覺。
“2015年經過這裡時,正在進行濕地建設,離滇池水面不遠的范圍正在平整土地、栽花種草,記得那時這裡叫作彩龍村。2016年再來這裡時,它已經是全新的感覺了,花兒盛放、綠草如茵,棧橋綿長、綠水悠悠……”對於喜好徒步環滇的張平來說,年年環滇年年新,每次走過,濕地公園都會給他帶來驚喜。
張平說,因為距離昆明主城相對較遠,王官濕地的游人並不太多,平日去王官濕地,就顯得清靜很多,獨享一片滇池湖畔濕地美景的感覺真是不錯。記者李夢瑤報道
海東濕地公園 海天之間的一抹“紅”
環滇池周邊的濕地公園星羅棋布,既承載著淨化水質的實際功能,更拉近了昆明人與滇池的距離。
昆明海東濕地公園在官渡區六甲街道小河咀村旁,東靠環湖東路,北到五甲河,南至寶象河,西接滇池。憑借一種極具特色的植物——紅千層,海東濕地公園在昆明人的記憶裡留下了一抹紅。
紅千層是昆明園林用樹的一個新寵,原產於澳大利亞。花期長,紅艷艷的色澤、花型絲絲縷縷,直立枝頭或是垂落下來,就好像刷頭上排列有序的刷毛一樣。這獨特的花形和艷麗的顏色,讓見慣花草的昆明人也為之稱贊。在海東濕地藍天碧波的映襯下,紅千層開得愈發喜人。
在海東濕地公園,健康步道平整、順暢,非常適合開展騎行、快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大片的草坪和空曠的天空,也是放風箏愛好者的天堂。步道兩邊設計了很多的木質椅子和休息亭子,感覺累了,隨意找個凳子休息一下,喝點水,看看遠處,目光所及皆是風景。
海東濕地公園是全開放、全免費的公園,水生植物、花卉草本、蘆葦青紗……在不同的季節展現出不同的景致,卻都是賞心悅目的畫面。與滇池緊緊相依的濕地公園,是休閑放鬆的好去處,不少市民喜歡周末帶著家人來這裡坐坐,帶個帳篷,鋪塊地墊,拿出各種吃食,一家人就可以在這裡享受一天的美好時光。
遠看草長鶯飛、水天一色,藍天白雲下,盡享與家人在一起的愜意。臨近傍晚,落日的光影下用手機隨手一拍,就能留下賞心悅目的“大片”。這裡拉近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也留下了昆明人慢生活的足跡。(記者關蘭報道)
海洪濕地公園 滇池東岸的獨好風景
住在昆明的人現在有個習慣,幾乎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都喜歡去滇池沿岸的各個濕地公園走走逛逛。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撈漁河濕地公園、斗南濕地公園、海東濕地公園、寶豐濕地公園等都是眾多玩友觀光悠閑的備選之地。說到海洪濕地公園,那必然是濕地公園中最火的“網紅”。
走進海洪濕地公園,植被茂密,景色宜人,秋日暖陽照耀下,光影在水杉林間穿梭。從航拍的視角來看,成片的水杉倒影在海洪濕地公園完美呈現,滇池湖水拍岸,濕地樹影婆娑,空氣清新自然,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這裡是攝影師李超最愛的取景地,不管是航拍還是一葉小舟泛於水杉間,都格外出片。“從航拍來看,海洪濕地公園特別壯觀。從去年走紅以后每個月都會有客戶下訂單在這裡拍攝,很多年輕女子來打卡、拍照,還有好多是從省外趕過來的。”
小蘭就是從長沙趕來打卡的外省游客。11月1日,剛下飛機不到2小時的她和好友把在昆明旅游的第一站放在了海洪濕地公園。“我們坐在透明船裡,穿梭在杉林裡的時候,感覺真的就像置身油畫一樣,再加上一點落日余暉,太好看了!” 小蘭拿出在杉林間泛舟的照片翻找,感慨,“這裡的每棵樹都是不一樣的秋色,雖然杉樹沒有完全變紅,但也別有一番韻味。”
海洪濕地公園總佔地面積383畝,於去年1月正式免費對公眾開放,園內風景優美,設施齊全,觀賞植被、森林小橋、木質步道、觀景平台、停車場應有盡有。經過一年多的運營,這裡充分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水質淨化功能,提升了海洪濕地公園的生態景觀,也成了昆明市民休閑散步、省內外游客旅游觀賞的好地方。記者何文靜報道
西亮塘濕地公園 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草長鶯飛、一碧萬頃、溪明塘秀、錦鱗游泳……這樣人在畫中游的美景仙境在高原明珠——滇池東畔100米開外的地方就可以領略到,這裡就是西亮塘濕地公園。它的呈現如同新昆明一張絢麗奪目的城市名片,為滇池這顆高原明珠重放光彩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漫步西亮塘濕地公園,滿湖的水,滿眼的綠,入眼皆是風景。一片片面積大小不均、開闊澄澈的水域,陽光下跳躍著金色的光芒,每當微風輕拂,波瀾從遠處輕盈飄蕩而至,泛起淡淡瀲灩,湖水清澈、透明,還可以見到成群的小魚兒在湖中自由自在游樂。湖面上時不時冒出隻野鴨來,悠閑地游弋,好像在為它們有著如此美麗的生活環境而歡欣鼓舞。湖邊生長的大面積岸生植被隨風輕搖婆娑,曲折有致的木頭棧道和由石板或碎石鋪就的道路兩旁各色花木美不勝收。
這一被攝影家和繪畫者用來入畫美景的濕地公園,還是昆明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據了解,西亮塘濕地公園栽植擁有諸多水生、旱生植物,其中包括蘆葦、睡蓮、菖蒲、紙莎草、墨西哥落羽杉、水鬆、金絲垂柳等,豐富的植物資源加深著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而作為滇池自淨最有作用的區域之一,西亮塘濕地公園在滇池沿岸筑起一道具有一定抵御和調節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互相干擾能力的生態保護屏障,控制污染物入滇。記者劉婷婷報道
撈漁河濕地公園 擁抱自然生趣
坐落於滇池東岸的撈漁河濕地公園,由入滇池河流撈魚河、滇池湖濱生態林帶、湖濱帶沼澤以及部分滇池水體組成,因此這裡有著河流、灘涂、灌木、林地,成為人們感知自然趣意的場所。
在撈漁河濕地公園的入口處便可見到成排的植物界“活化石”——水杉。挺拔的水杉呈幾何線條排布矩陣,光纖穿梭其中呈現動態的優雅和神秘,水杉幾乎有20米高,映襯在水面上,形成了“水上森林”的奇觀。
除了成片長在水中的杉樹木之外,撈漁河濕地公園最出名的當數應季而生的花海景致。春天郁金香盛開時,各色花型競相綻放、美輪美奐,一場視覺盛宴開啟“荷蘭的芬芳之旅”﹔夏日裡,數萬株大麗花香氣飄逸,游客徜徉花海中流連忘返﹔金秋時節,惹人注目的百日菊、唐菖蒲和萱草,構成了移步易景的景致﹔冬季裡,倒伏的蘆葦頂著蓬蓬絨絨的蘆花,仙氣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撈漁河濕地公園內規劃有步行系統,由湖濱步道、自行車道、林間棧道、觀景長廊等組成,游客可以沿著這個步行系統觀賞到公園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別致的四季景觀。與此同時,撈漁河濕地公園直接與滇池相連,在這可近聞滇池濤聲、近觀滇池湖景,無疑是人們親近滇池最好的地點。記者劉婷婷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