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曲靖沾益:列出“民生清單” 落實“幸福賬單”

2021年10月30日12:1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精准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列出“民生清單”,切實把一張張“民生清單”一件件抓好、一項項落實,變成群眾受益的“幸福賬單”,用實際行動生動回答“為什麼出發”的課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做實民生實事 小事不小暖民心

民生實事,承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級各部門立足職能職責,從小切口入手,推動一件件實事落地見效。

“感謝黨和政府有這樣的好政策、好領導,真沒想到還能到我家為我妻子做檢查鑒定……”播樂鄉沙石嶺村孫合玉的丈夫十分感慨。今年6月起,沾益區殘聯協調市區醫院殘疾鑒定專家為84名行動受限的殘疾人開展上門評殘服務,切實解決了殘疾人“出行難、辦証難”的問題,打通服務“最后一公裡”。

在龍華街道鳳來社區新增的“鳳來職工驛站”裡,忙了一早上的環衛工人孫茜和同事們正在歇息。“現在有了這個驛站,在這歇會兒熱乎乎的,能喝到熱水、吃到熱乎飯,感到特別暖心!”孫茜對驛站連連稱贊。這處一百多平方米的職工驛站由區總工會和區城管局聯合共建,站內功能區域設置合理,有飲水機和微波爐,能夠熱水熱飯,造福周邊300余名戶外工作者。

德澤鄉衛生院有了CT設備、城郊九龍社區和渾水塘社區開通了公交專線……伴隨著“我為群眾辦實事”進程的加速推進,沾益區各級各部門將工作落實到一件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梳理“辦實事”項目清單11685件,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目前,已辦結9465件,完成率達81%,一張張民生清單、一項項民生實事落地開花結碩果。

做細基層治理 “繡花功夫”解民憂

又一個農閑日,白水鎮尹家沖村網格員張桃開拿起工作日記就出了門。自今年起,張桃開通過干部群眾推薦、政法委員面試、資格聯審、培訓上崗成為一名網格員后,每個星期他都會到自己網格內的村民家看看。張桃開說:“能處理的問題我們當場,不能處理的每天都會梳理給村委會,向上級反映解決。”

“店裡買了個滅火器不會用,請問網格員可以幫忙嗎?”商戶劉東輝拿起幾日前網格員入戶時送的“致商戶的一封信”,撥通“信”上電話,西平街道文藝社區安全員和網格員張衛東立即趕到予以解答,並向社區反映聯動其他片區網格員入戶周邊商戶們宣傳相關消防安全知識。

無論大事小事,總能看到像張衛東、張桃開一樣網格員出入轄區的各個角落、群眾家的每個院落,用腳步丈量責任,用“繡花功夫”為民辦實事,為居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認真履職。

矛盾糾紛如何化解?政策信息如何知曉?對於基層治理都是考驗。今年以來,沾益區以基層治理為切入口,堅持黨建引領為主、網格賦能為輔的基層治理架構,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網格化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依托全區二級網格11個、三級網格135個、四級網格1069個、基礎網格4378個,發揮全區4378名網格員作用,豎向及時暢通信息渠道、橫向聯動多方力量化解,把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讓網格裡難事都變易事變暖事,進一步推動基層治理水平提升。

做強民生保障 百姓生活“節節高”

既要聚焦“小民生”,也要謀劃“大民生”項目。9月30日,趕在國慶黃金周到來之前,沾益區萬壽路正式通車,曾經的斷頭路如今已變通途。路段全長510.2m,總投資約4080萬,通車后有效提升了路網服務功能,緩解城區交通擁堵,便利市民出行,助推沾益城市升級。

最近家住盤江路附近的劉女士喜歡在晚飯后與丈夫一起遛彎散步,每次走到沾益區第二人民醫院項目一期建設現場,兩個人總要慢下腳步看看。“聽說醫院就快建成了,家門口有這麼好的醫院,以后看病可方便了。”夫妻倆高興地說。據悉,沾益區第二人民醫院佔地80.2畝,總建筑面積12.2萬平方米。目前項目一期已完成投資1.02億元,急診樓、醫技樓、住院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規劃床位498張,預計全年能滿足30余萬人次的看病就醫需求。

花山街道的興源社區和湖濱社區生活小區大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設的小區,涉及居民就有3332戶、房屋260棟,內部設備設施老舊,群眾投訴不斷,修修補補已不能滿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去年12月,小區開始改造,道路硬化、環境綠化、樓體保溫、市政管線等都做了改造提升,小區煥然一新,環境明顯改善,鄰裡關系顯著提升,居民群眾頻頻點贊,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言而喻。

全力推進各類民生領域項目建設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沾益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鮮明特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沾益區聚焦衛生醫療、教育助學、便民服務、交通出行等民生領域,編制實踐重點難點問題清單18件,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城區道路翻新改造、老舊小區換新貌、醫院學校新建等加速推進,增強服務能力,為保障民生發展撐起一片新藍天。(何曼菲、齊琦、蔣所昌、扶艷 文�圖)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