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畫中紋枰有深意 古代繪畫中圍棋的文化含義

2021年10月29日08:3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畫中紋枰有深意

  重屏會棋圖宋摹本(局部) 佚名/繪

  桐蔭對弈圖 焦秉貞/繪

   圍棋是中國古代文人最喜愛的娛樂雅戲之一,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被認為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國粹之一。

   劉熙載《藝概》言,“藝者,道之形也”。中國古代傳統將“道”作為知識、思想、信仰的依據,作為形下之器的藝,被認為是“道”的感性顯現方式。在“以道統藝,由藝臻道”的文化氛圍下,“道”與中國文化在圍棋中有生動的體現。

   在古代繪畫中出現的圍棋,往往在圍棋之外,還有著多方面的文化寓意。

   東漢班固《弈旨》認為,圍棋“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權,下有戰國之事”,將圍棋的棋局與天象、政治、戰爭等古代的“國之大者”相比擬。

   五代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就是在南唐中主李璟授意下創作的畫作,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可見,畫作細致展現了南唐中主李璟與二弟李景遂、三弟李景達、小弟李景逷“兄弟怡怡”的會棋場景。畫中頭戴高冠坐於主位者為李璟,面帶微笑、手執記譜冊,正記錄棋局。李璟左側齊王李景達目視對面的江王李景逷,並手指其手中棋子,似有所示意,而李璟左側晉王李景遂與江王李景逷則將目光聚焦於棋盤,似看向落子之處。細看畫中棋局,棋枰上八顆棋子皆為黑子,無一白子,一反實際對弈常態。而更為有趣的是,有學者指出,畫中棋子的構型正是北斗星與北極星的形態。

   北極星,古稱紫薇星、帝宮,古人認為,眾星皆圍繞其運轉,是人間王權的象征。“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而北斗星則被看作天帝的御輦,《史記·天官書》言,“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於斗”。因此,北極星與北斗星,被古人看作預示皇權變化、制約皇權興衰的天象征兆。在《重屏會棋圖》棋局中,通過八顆黑子,北極星、北斗星大體已成,而李景逷手中第九顆棋子,正是象征著北斗七星樞紐的天樞星,為連接北極星與北斗星的關鍵一點,一旦落子,天象即成,而斗柄所指李璟,也是眾望所歸的皇權掌握者。繪畫實際意在展現李璟“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策略。畫中李景遂、李景達、李景逷共同在棋枰上擺出“星斗祥和”的景象,斗柄指向畫中主位李璟。可見,畫中的圍棋棋局是彰顯帝王政治教化的重要方式。

   圍棋不僅體現了儒家文化,也被賦予了濃厚的道家思想意蘊。圍棋完整地包含了道家文化的術數模型。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與玄學中的神秘主義與朴素辯証唯物主義思想逐漸融入圍棋文化。王粲《圍棋銘》雲,“清靈體道,稽謨玄神,圍棋是也”。《藜軒曼衍》雲:“圍棋初非人間之事,其始出於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繼出於石室又見於商山,仙家養性樂道之具也。”弈棋是道家參玄體道、修性成仙的重要手段。

   宋元時期山水畫發展勃興,圍棋成為古代文人山水畫中的重要元素,一種新的圖像范式逐漸形成。現存宋佚名繪《山居對弈圖》,畫作通過大片的留白與雲霧的渲染,營造出一種“惟恍惟惚”的朦朧自然境界,而偏於一角屋宇中對弈的二人,似乎正是古代文人理想境界的一種象征。通過靜止的空間,畫作讓時間意識淡化,二人遠離塵囂、閑靜幽對,體現了《庄子·齊物論》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觀者神思打通古今,由此而暢神,乃至逍遙物外、物我兩忘,以達到無知、忘知、無憂、忘憂的境界,而“忘憂”作為圍棋的別稱,也正體現出文人沖淡閑遠的趣味追求。

   明清時期,圍棋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娛樂活動,女性弈棋活動空前興盛。才女文化風行,琴棋書畫成為女性塑造自身的重要技藝。衛泳《悅容編》、徐震《美人譜》都將“棋枰”作為文人理想中女性生活空間的必備雅具。

   女性弈棋也成為當時畫作中常見的主題元素,當時畫者有意通過女性弈棋場景來迎合貴族、文人對才女的好尚。女性弈棋圖景幾乎清一色發生於貴族之家的園林或屋宇之下。

   清代繪畫中的弈棋女性形象,既是文人士大夫對理想女性的想象,也寄托了他們的文化理想和文化訴求。隨著西學東漸,西洋繪畫技法受到宮廷文人畫師的崇尚。清康乾時期焦秉貞繪《桐蔭對弈圖》,畫師筆下的庭院在焦點透視法的描繪中進一步彰顯環境的幽深,而對弈場景的設置,進一步烘托出一種閑靜之美。同時,通過對此類畫作的細節考察,可以發現,作為傳統的繪畫類型,源自屈原《離騷》“香草美人”的文人以女性自比的傳統,在明清仕女畫中如何演變。明清時期仕女畫中的女性,已非真實女性,而成為一種男性模式化的偶像。正如有學者指出,清代的仕女畫負擔著男性或“載道”或“言情”的訴求,畫中的女性往往在觀畫者看來是一種自我投射,文人士大夫借此抒發自己“驥遇伯樂”“玉在匱中求善價”的殷切期望。

   圍棋是我國先民創造的一種古老游戲,極度復雜和巧妙,蘊含著豐富的宇宙、人生智慧。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圍棋的內涵被不斷拓展,成為中國古代繪畫中重要的表現元素,也是現當代繪畫中反復出現的獨特形象。繪畫中的圍棋,在不經意間透露了圍棋文化所蘊含的文人趣味,也展現出圍棋在中華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是一種極富中華文化特色的文化符號。   (作者:陳術合 奚沛翀 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清代弈畫的審美精神研究”階段性成果)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