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做細黨建凝人心促安全

日前,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在參加“雲南電網公司2021年應急特勤隊調考”比賽中,從理論到實操一舉奪得團隊一等獎,這是該局扎實抓好“保命”技能提升,嚴格落實“十個規定動作”的集中體現。
“安全之道,核心在人﹔管人之道,要義在心。”該局安全監管部經理陳虓在談及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思路時如是說。
堅持黨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將黨建有效融入安全生產,往深裡做,往細處做,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不斷筑牢黨員安全責任區,形成網格化管理,激發人的積極因素和員工的安全責任心,推動“全員遵章守紀、干部責任擔當”,織密安全防護網,是曲靖供電局不斷深化對安全管理的規律性認識,也是實現安全生產和黨建融合抓、抓融合,把安全管理真正管到了“人心”,把“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落到了實處。
安全監督無時不在,有現場所工作的地方就有安全監督人員,就有黨員參與。 王吉聰攝
行不愁住無憂穩住人心
“要抓好安全生產,離不開員工的擁護和支持。沒有員工的內生動力,再嚴密的制度和管控措施都會收效甚微。”陳虓介紹說,近年來,曲靖供電局在激發員工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收到了積極效果,其中,“三感一力”工作最為明顯。
袁紅昆是活水供電所的員工,該所是陸良供電局最偏遠的所,位於陸良壩子東面的群山之中,到達縣城驅車要一個半小時。
袁紅昆在活水供電所已干了8年。期間,往返於供電所和家,成為困擾她的最大問題。
“自己開車成本太高,乘坐客車,上下班時間又不對稱,最擔心的是冬天山上容易結冰,路面濕滑,很不安全。”因此,她曾有過申請調回縣城的想法。但每每想到所裡還有不少人干的時間比自己還長,最終選擇了放棄。
2019年,困擾袁紅昆和同事們的問題得以破解。這一年,陸良供電局安排了專門的車輛,定期往返於縣城和供電所之間,徹底解決了員工的交通之憂。
而今,袁紅昆和同事們往返縣城不再困難,堅守山區,服務群眾的決心也更加堅定。
家在馬龍城區的張達富,2019年被調到王家庄供電所工作時,曾一度不適應。那時,供電所員工住宿僅2樓有2個房間,裡面除了一張床外,還堆放著工具、雜物,旁邊就是喧囂的公路,經常大半夜還不能入睡。
張達富早上7點就要出門,晚上干完活,連飯都來不及吃就要驅車回家,往返於家和工作地點的時間,每天至少2個小時。
“工作繁重,又來回奔波,干著活都有一種疲憊感。”張達富回憶說。
2020年,王家庄供電所新辦公樓建成,每個員工都有了自己的宿舍。每間宿舍內,鋪蓋行李、洗漱用品一應俱全,還有電熱毯、衣櫃、取暖器,以及獨立的衛生間。
“每天干完活,所裡的晚飯已經准備好,吃完飯、洗個澡,還可以去到健身房打乒乓球、在跑步機上鍛煉、在閱覽室讀書……”張達富說,搬到新辦公樓后,除了家裡有事外,他都留在供電所,每天都能睡個好覺,“休息得好,精力充沛,干工作自然就有了安全保証。”
今年以來,曲靖供電局共投入22.84萬元改造修繕員工公寓和周轉房,及時解決員工最急、最憂、最盼的困難和問題,有效推動“三感一力”走深走實。
“多為員工著想,多為他們分憂,員工的心安了,心穩了,才能把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形成人人關心安全生產、人人提升安全素質、人人抓好安全生產的局面,進而從整體上提升安全水平。”曲靖供電局黨委書記魏杰表示。
黨員到現場參與安全監督。 王吉聰攝
黨建工作做細了就是凝聚力
在宣威供電局東山供電所,代龍衛和數年前相比,猶如變了一個人。
“當時,小代的性格相當急躁。擔任班長的他,班員工作做得不到位時,就會發脾氣罵人。”張遠樹現年52歲,與代龍衛共事了14年,雖然年長,也曾被他罵過。
而現在的代龍衛,說話溫和、待人和藹,每當在工作上遇到難題時,都能和大家商量著干。
代龍衛行事待人風格轉變的原因,黨支部副書記、所長呂俊兵發揮了作用。在黨員聯系群眾工作中,呂俊兵挂鉤聯系代龍衛。自此,兩人通過談話、會上批評、私下聊天等方式緊密聯系,沒過多久,兩個人就從上下級關系變為朋友關系。代龍衛對呂俊兵無話不說,呂俊兵對代龍衛坦誠相待。針對代龍衛身上存在的問題,呂俊兵時時提醒、處處糾正。
在呂俊兵的幫扶下,代龍衛不良的性格毛病改進快速,現已當上了所長助理。
除了黨員要帶群眾外,黨員和黨員之間,也都形成了互相幫助、互相提醒的氛圍。
倘塘供電所的刁磊,是安全生產的行家裡手和業務能手。最近2年,他先后進行過數百次搶報修作業,從未出過任何差錯。
刁磊對安全規程的嚴守,源於2019年7月的一次作業。當時,他跟闞世吉等人在三岔村對10千伏金家線臘水田台變400伏線路進行改遷。電杆上有一根光纜,刁磊登杆經過光纜時,沒有按要求將防墜繩和安全帶交替使用,當即就被闞世吉叫停批評。
這件普通小事,在刁磊心裡卻留下深深烙印。自此,但凡外出作業,他對每一個細節都盯著不放。
“如果當時不喊停,我們一起出去的幾個人都要受影響。”闞世吉介紹說,按照曲靖供電局安全管理規定,外出作業時,一個團隊隻要有人違章,且在場的人不制止的話,所有人都要被考核。“我們每天的作業都在記錄儀的監控之下,‘十個規定動作’落實到不到位,小到一根鞋帶散了,安監人員都能通過視頻發現問題,時時都感覺到有雙無形的眼睛在盯著自己看,也正是有了這種嚴管嚴控,我們身上的一些壞毛病壞習慣才逐步得到提醒和糾正。”
此外,曲靖供電局黨委切實將安全生產與黨建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檢查、同落實,兩級黨委班子設立聯系點180個,1427名一線黨員“一帶二”聯系群眾3272人,黨建帶團建480個,實現黨員責任區建設全覆蓋,有生產班組的地方就有黨員。
魏杰表示,一定要把要把“堅持黨對安全生產的領導”落到實處,把安全生產狀態、績效作為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著力點、落腳點和重要檢驗標准,深化黨支部“兩冊”落地應用、“六個一規定動作”規范執行等工作與安全生產緊密結合,相融共生,合力推動違章源頭治理、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產關鍵舉措落地見效。
各基層單位把“兩講一談”工作引向深入,積極把上級精神講深講透,落實落地,各級黨組織書記把安全生產放進黨課中講,黨員走上講台講自己如何遵章守紀,如何起帶頭作用,員工談身邊的教訓,談事故帶來的傷害和損失,現身說法,以身邊的事教育更多身邊的人,用黨建思想筑牢安全的堤壩。今年以來,全局常態化開展“兩講一談”1913場次,2萬余人次參與,其中黨支部書記講黨課1280人次,黨員上講台2677人次,員工談體會8601人次,凝心聚力,促使安全生產知行合一,切實讓各級黨組織成為保安全的穩固防線。
“過去大家都怕得罪人,都不願意說,現在不一樣了,誰違章影響到的是一個集體,大家不僅績效少了,榮譽感也沒有了,所以出去工作,都會相互提醒,感覺要違章就會及時制止。”呂俊兵說。
抗冰保電期間,已至深夜,曲靖供電局應急指揮部仍在忙碌。 王吉聰攝
給“自主暴露”違章者獎
宣威供電局近年來一直在發生著一個奇怪的現象:2018年,該局作業違章總數僅600余項,2019年飆升至1200多項,2020年下降至877項,今年上半年,總數僅188項,且被越級發現違章僅有8起,其余均為自主暴露糾正。
違章次數曲線式上揚下落的背后,是宣威供電局安全管理獎勵措施的效果體現。
曲靖宣威供電局總經理聶慶海說:“我們轉變了之前以罰為主的模式,採取以獎為主的措施,目的就是形成真抓真管,把違章暴露出來,從過去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到大家都盯著違章不放。”
曲靖供電局建立總經理嘉獎機制,優化安全生產激勵方案,匹配專項資金2000萬元,重點激勵安全生產貢獻突出的組織和個人。
各縣級供電局制定了相應的獎勵辦法,宣威等供電局明確,但凡存在違章,主動暴露且整改到位,不僅不處罰,還進行獎勵。於是,主動發現違章、制止違章、杜絕違章的風氣逐步形成,反違章效果十分明顯。
除了對單位進行獎勵外,各層級還不斷細化措施,把獎勵落實到具體的員工頭上,此舉一出,獎勵多了,違章越來越少了。
宣威城區供電所在涉電公共隱患排查中出台規定: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員工,無論在任何時間,隻要發現安全隱患,拍照發在工作群裡,均按照每個隱患80至100元的標准進行獎勵。
當下,城區供電所涉電公共隱患排查率最高,整個宣威城區的公共涉電領域也最安全。
“真正的出發點是減違章、不違章,我們的做法是加強學習,從現場工作的視頻監控回放中找違章,班前會上將習慣性違章反復提醒,做到人人知曉。”宣威城區供電所長徐峻峰說。
因激勵措施有力,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在東山供電所,10千伏芙蓉線設備主人胡長周,一周就發現線路避雷器隱患49個。
在今年旱季線路防山火過程中,每棵經過林區的電杆下都需要鋪設10公分厚的砂,打造面積4到5平方米的“防火圈”,以防止斷路器、避雷器、跌落保險等設備脫落引發山火。胡長周帶著員工,一個月就鋪了30多棵電杆。而且很多地方車到不了,他們要背著砂走1公裡多遠的路。
“在基層一線,對於大部分員工而言,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養家育兒。所以,相對於考核而言,獎勵的作用更明顯,我們所上員工大部分工資就3000元左右,領到獎勵多的員工,一個月就有1000多元,大家安全感不斷提升,收入有所增長,幸福感也就隨之而來。”呂俊兵說。(王吉聰、杜明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