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一起來看看栽培稻的“始祖”——疣粒野生稻

2021年10月13日14:1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龍陵疣粒野生稻。龍陵融媒供圖
龍陵疣粒野生稻。龍陵融媒供圖

疣粒野生稻在雲南龍陵縣主要分布在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灌木林下或灌草叢等區域,是栽培稻的始祖,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較高的研究、開發、利用價值,身上蘊藏著高產優質、耐寒抗旱、抗病虫等基因,是不可替代的戰略性儲備資源之一,被稱為“植物大熊貓”。長期以來,由於對野生稻資源缺乏系統而有效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使得野生稻資源在原生境下幾乎滅絕,目前僅存六百多畝。加強疣粒野生稻搶救性保護,勢在必行。

近年來,為積極拯救野生稻這一瀕危物種,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打出了野生稻保護的“組合拳”,切實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立縣野生稻保護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負責處理野生稻保護的日常工作。加大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及野生稻保護的重要意義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保護野生稻、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同時,建立10個野生稻保護監測點,由管理人員每月巡查監測點一次,每季度進行一次調查分析。

2007年以來,龍陵縣總投資126萬元,實施了疣粒野生稻原生境保護項目,建成保護點面積318畝,其中目標作物分布核心區147.28畝,緩沖區170.72畝,讓寶貴的野生稻資源得到妥善保護,保護區內野生稻群明顯增加。目標物種由2013年每公頃26.9萬株增加到2020年43.7萬株,增20.4萬株,目標物種豐富度從34.31%增加到37.72%,增3.41%。

下一步,龍陵縣將進一步加大宣傳,不斷提高公眾特別是保護點周圍群眾野生稻保護意識,同時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對生物圍欄等管護設施進行修復完善加固,積極探索原生境保護與異地保護相結合、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路子,保護好疣粒野生稻這個“植物大熊貓”。(曾智慧、李建國、趙麗槐、侯雲鵬 、張蓉)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