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為先、求知為次
——記建水實驗中學縣級“教壇新秀”遲錦貴

編者按:
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第37個教師節,紅河州、建水縣集中表彰了一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建水實驗中學多名教師獲州縣表彰。
遲錦貴正在給學生上課。
三尺講台上,他,嚴格按照黨的教育政策、教學大綱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他,全心全意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深受學校、學生、家長的好評﹔他,在2021年第37個教師節,被建水縣委、縣政府評為“教壇新秀”。他就是建水實驗中學高中數學教師遲錦貴。
2016年從武漢大學畢業后,遲錦貴開始在建水實驗中學任教。遲錦貴老師的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教學方式多樣,教學成果顯著,班級成績在多次月考中表現優異,得到學生和同事的一致好評。遲錦貴老師平時關心愛護學生,師生關系融洽,從學生身上獲得了不竭動力。在同事和領導眼中,他是一個愛崗敬業、工作勤奮、關心學生、不斷提升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自己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優秀教師。
遲錦貴正在給學生上課。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作為一名教師,最基礎的是修身克己,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與教學能力。”遲錦貴說,作為一名教師,工作期間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典范﹔教學時要講究方法,以求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讓學生在點滴積累中取得長足進步。
“寬嚴相濟,教書育人”則是遲錦貴的信條。在他看來,孔子強調“有教無類”,對學生當一視同仁。因此,教學中,遲錦貴會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對症下藥”,對后進生不斷督促鼓勵,要求優等生查缺補漏,以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和學生相處時注重“寬嚴相濟”,讓學生快樂學習,高效學習。
遲錦貴正在給學生上課。
“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老師講得太多,學生記得的知識點太少。”因此,遲錦貴老師提倡創新方法,學無止境。教學時他嚴格按照學校的教學要求,改變老師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上課積極回答、搶答問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參與度和課堂效率。備課時,遲錦貴老師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適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時間安排等都作了詳細的記錄。授課時,他注重課堂互動,充分考慮每一個基礎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全班學生都得到提高。
遲錦貴正在給學生講解習題。
作為班主任,遲錦貴老師注重用文明的行為影響學生,用高尚的思想引導學生。堅持德育為首的原則,耐心而細致地為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盡可能做到及時預見,妥善解決。
一路走來,教育教學工作中,遲錦貴老師真正做到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育人為先、求知為次,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用自己辛勤的努力,無私的奉獻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的棟梁之材。(賈磊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