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萬物共生的奧秘】
雙角犀鳥殉情的傳說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選擇在中國雲南昆明舉辦,這與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密不可分。在雲南,群山與河谷縱橫交錯,生態系統復雜多樣,各類珍稀動物、植物、微生物在這裡繁衍生息,人與自然和諧相依,造就雲南成為全球著名的“植物王國”“動物王國”和“世界花園”。神秘的高原秘境中,孕育了哪些神奇動植物?人們在保護它們時,又發生了哪些有趣故事?相約COP15,聆聽生物多樣性之美,讓我們一起在自然之聲裡探索《七彩雲南:萬物共生的奧秘》。
頭戴銅盔,身披黑羽,人送外號“痴情鳥”,這便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大型鳥類——雙角犀鳥。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個“大塊頭”,但其實是個顧家的好“丈夫”、好“妻子”,它們對待另一半忠貞、專一、至死不渝。傳言說一對雙角犀鳥夫妻間若有一隻不幸離世,另外一隻也將殉情。正因如此,當人們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中國犀鳥谷”中,發現了一隻已經死亡的雄性雙角犀鳥時,一場救助雌鳥的行動就此緊急展開……讓我們跟隨曼妙的聲音一起聆聽《雙角犀鳥殉情的傳說》。
相約COP15,聆聽生物多樣性之美。
歡迎和我們一起走進《七彩雲南:萬物共生的奧秘》。
這是一個拯救殉情雙角犀鳥的故事。
2019年4月7日,一個寂靜的傍晚,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中國犀鳥谷”,人們發現一隻雄性雙角犀鳥靜靜地躺在地上,已經失去了體溫。
沒有人知道這隻雙角犀鳥究竟是怎麼死的。但它的死亡卻讓在場的不少鳥類專家和攝影愛好者焦急不已,因為現場有人認出了它,它的妻子還在巢中孵蛋等待著它回家喂食。
雙角犀鳥。龔強幫攝
犀鳥作為一種珍貴、美麗的大鳥,是中國種群數量稀少、罕見的鳥類之一。因為在它的頭上,有一個突起的“銅盔”狀頭冠,叫做盔突,就如同犀牛的角一樣,因此而得名。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犀鳥的這個盔突,它有助於增強鳴叫的分貝,使聲音傳得更遠。再加上犀鳥叫聲粗厲,在叢林裡,很多觀鳥人都覺得犀鳥實在是“太吵了”。
在國內,包括雙角犀鳥在內,共有5種犀鳥,大部分布於雲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廣西南部,它們以各種熱帶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類、鼠類等動物性食物。
據說,雙角犀鳥在動物界對配偶的專一、忠貞是出了名的。通常選定配偶后就會“白首到老”。倘若其中一隻不幸離世,那麼另外一隻也將殉情。在養育后代時它們也是一同盡心盡力。育雛期間,雌性雙角犀鳥會用食物殘渣和糞便混合后堆積在洞口,將洞口封閉縮小。與此同時,雄性雙角犀鳥則在樹洞外面配合銜泥,並混合果實、種子和木屑等將洞口封閉,僅留一條縫隙,便於每天給妻子喂食。此后,雌鳥將負責留在洞中“孵卵”和“帶娃”,雄鳥則負責外出覓食。如果期間雄鳥死亡,那麼就意味著雌鳥和幼鳥也將失去食物而餓死。
雙角犀鳥。何海燕攝
如果殉情的傳言是真,那麼,這隻 “喪夫”的雌鳥是否也將隨夫而去?大家不忍袖手旁觀。
在國內,對犀鳥沒有系統地研究,也缺乏相關的文獻資料,救助方面毫無經驗。
鳥類專家先后聯系了國內外的相關專家,但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一晃三天的時間過去了,雌鳥也沒有出巢,大家心急如焚。
“救雌鳥,爬上樹把雌鳥掏出來吧。”現場有人提議。
然而,就在大家准備找人爬樹時,有人發現樹洞口有了動靜。
定睛一看,隻見雌鳥自己用嘴掀開了樹洞口的泥巴,爬了出來。
“快看,雌鳥沒死!”現場一陣歡呼。
這隻雌鳥活了下來。
這隻雌鳥后面還有怎樣的故事?快來雲南盈江犀鳥谷看看吧,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關注“生態文明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裡是COP15特別節目,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