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推動遺傳資源綜合利用 支撐種質資源創新

2021年09月16日09:1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昆明9月16日電 (木勝玉)“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9月15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所長毛炳宇在“COP15春城之邀”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系列新聞發布會·科技支撐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昆明動物研究所面向人口健康、種業創新,深入推進家養動物新品種選育、雲南土著魚保育與可持續利用、動物活性肽類資源發掘等工作,為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在家養動物資源保護、研究與開發利用方面,昆明動物研究牽頭完成山羊、綿羊、牦牛、家犬、家雞、家豬等家養動物的基因組解析,挖掘了家豬、家雞等品種重要性狀遺傳標記,為畜牧分子育種提供理論指導。在此基礎上,在雲南嵩明建立西南家豬分子育種與轉化醫學研究基地,推動了地方優良豬種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研究揭示,中國西南地區是家養動物馴化中心之一,具有豐富的家養動物遺傳多樣性,在家養動物資源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發起萬犬國際基因組計劃並組建國際研究聯盟,全面深度探討家犬起源與馴化、人工選擇、疾病機制、醫學模型等重大科學問題。

在雲南珍稀土著魚類保育與可持續利用方面,遷地保育雲南土著魚類活體102種,突破人工繁殖技術48種,初步實現產業化3種。培育出滇池金線鲃水產新品種——“鲃優1號”,這是雲南省第一個水產新品種,也是我國第一個基於國家級保護魚類創制的新品種。提出“花-魚-螺蚌-鳥”的高原湖泊立體生態修復模式,該理念在COP15寶豐半島濕地室外展示項目中得以重點實施。

在有毒動物資源保護和利用方面,推進蛇毒、蜈蚣、蠍子毒液成分多樣性及其毒理和病理機制研究,發掘具自主知識產權天然活性多肽1300多種,為肽類創新藥物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研究成果“基於生物生存策略的有毒動物中藥功能成分定向挖掘技術體系”榮獲2013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此外,該所還不斷強化創新平台建設,支撐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從1986年建立我國第一個野生動物細胞庫后,先后建立了昆明動物博物館、昆明生物多樣性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動物種質資源庫、1個百萬級超低溫自動化樣本庫、1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物種質資源信息管理系統”,2020年,研究所建立生物多樣性數據中心和生物多樣性基因組中心,開創了生物多樣性的宏基因組學監測方法,目前正積極推進國家生物信息中心昆明分部籌建工作,擬建設高效開放共享的生物大數據研究和服務平台,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