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和浙江省義烏市合作提供細致服務

一方送一方接 暢通農民工就業通道(做好民生保障②)

本報記者 楊文明 李茂穎 竇瀚洋
2021年08月24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方送一方接 暢通農民工就業通道(做好民生保障②)

核心閱讀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和浙江省義烏市持續合作,共同為農民工務工提供優質服務,為他們就業提供保障。一方當好用工“紅娘”,統一組織、集中輸出務工人員﹔一方通過提高就業創業質量、強化職業技能提升等,服務農民工不打折。兩方共同努力,幫助農民工穩定就業、增收致富。

“到浙江了,記得給家裡人發個信息啊!”又一次來到曲靖火車站的黃江義,正在為農民工送行。作為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駐義烏勞務工作站黨支部書記,他已經記不清送出去了多少批農民工。

2004年起,沾益區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發展地區經濟的重要舉措之一,開始向浙江、江蘇等省份有組織地輸送農民工。為了更好服務農民工,當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免交通費、免健康體檢費,在疫情防控期間,防護用品也免費……凡是經過統一組織、集中輸出的務工人員,都能享受周到的“保姆式”返崗就業服務。近年來,沾益區人社局和浙江省義烏市人社局持續合作,共同為農民工提供優質服務,為他們就業致富提供保障。

信息員對接需求

先試崗確保穩崗

“讓農民工找到好工作,給企業找到好員工,我們其實是牽線的‘紅娘’。”黃江義說。

10年前,為了動員村裡的富余勞動力“走出去”,黃江義和同事們幾乎走遍了沾益區所有村鎮。有些人一邊覺得在家閑著“掙不到錢”,一邊卻又擔心出遠門不習慣。一次勸說不奏效,下回登門再來。說前景、問需求、談保障,再加上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賺錢返鄉,鄉親們懸著的心一點點放下了。

如今,沾益區外出務工已經無需動員,黃江義和同事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對接企業和農民工需求上。

2020年起,沾益區人社局與鄉鎮街道合作培養就業信息員,當年底實現了每個村、每個街道都有一名就業信息員的目標。黃江義說:“現在村民主動找社區求崗的多了。”

農民工有意願,能否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崗位呢?“拖欠過工人工資的企業不能去,工作環境惡劣的不能去……”黃江義指著寫得滿滿當當的筆記說,為了確保農民工穩崗,自己和同事經常會跑到浙江先去“試崗”。

2010年,黃江義帶沾益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的畢業生去浙江棒杰針織品股份有限公司實習,不光帶著去,還在那裡待了3個月,也一樣上崗當工人。“畢業生的想法、企業的需求、怎麼對接,一點點就摸清了。”

現在的浙江棒杰針織品股份有限公司擋車車間主任吳葉莉就是當年的實習學生之一。實習期滿后,她選擇留了下來,從普通工人一步步成為公司管理人員。“外出務工,最難的其實就是最開始那段時間。”

並非所有的農民工都像吳葉莉一樣能夠迅速進入狀態。有些才入職的農民工,前腳領完工資,后腳就違反企業制度,黃江義沒少扮演“話事人”的角色。對企業,他說“需要時間轉變”﹔對農民工,他又勸“抓緊時間適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鄉親們大多適應了務工生活。“這兩年,需要我們出面解決的事情越來越少了。”黃江義說。外出務工人員日益增多,為更好地服務農民工,2010年,沾益區駐義烏勞務工作站開始從經驗豐富的農民工代表中招募兼職聯絡員。

聯絡員做好服務

幫老鄉適應環境

多虧了黃江義,年過50歲的徐樹榮在義烏實現了再就業。

“2017年老家蓋房子,我要回老家待一年,隻好從原來的公司辭職。”第二年房子蓋好,徐樹榮還想去義烏。黃江義聽說后,就推薦他去浙江棒杰針織品股份有限公司試試,報到的車費全由工作站報銷。

“工作站幫助了我,現在換我來幫工作站。”在義烏工作近14年的徐樹榮是當地的“百事通”,順理成章成為聯絡員。

讓徐樹榮操心最多的是新農民工。每年沾益老鄉到義烏,徐樹榮都會提前跟公司對接。農民工到公司辦理入職手續后,徐樹榮還會帶老鄉去購買生活用品。“浙江氣溫比雲南高,公司就給車間多放幾個風扇。入崗有培訓,新來的老鄉適應起來很快。”徐樹榮說。

此外,不少企業都設置了適應期制度,農民工可以在企業內部轉崗。聽說檢驗車間更鍛煉人,入職才10天、在包裝車間經常搶不到活的趙雲娥找到徐樹榮,希望能跟企業溝通轉崗。

檢驗車間對員工要求高,考慮到趙雲娥才到崗,徐樹榮認為轉崗對她來說不是一個好選擇,“檢驗車間適合工齡比較長的員工,我們還是先在包裝車間好好干如何?”看趙雲娥猶豫,徐樹榮專門找到包裝車間主任,讓他給趙雲娥適當多安排工作,這樣她就不需要和同事去爭“打包任務”。如今工作了近一年的趙雲娥,在包裝車間得心應手,“適應之后手速快了,不擔心干活的問題了!”

還有不少農民工會在義烏當地結婚生子,義烏市大部分企業都會給夫妻提供免費的住處。目前,徐樹榮的大兒子和大兒媳都在浙江四達工具有限公司工作,和兩歲的孩子一同享受著免費的員工宿舍。

招工員列車招聘

一對一提供咨詢

如今,這些被老徐介紹過來的老鄉在義烏過得怎麼樣?

8月8日上午,記者在浙江棒杰針織品股份有限公司見到了19歲的沾益姑娘蔣京麗,“感覺日子過得真快,來義烏已經一年半了。”她向記者說,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自己在家閑著,隔壁菱角鄉的徐樹榮得知后,推薦她來義烏工作。

在兩地政府部門牽線搭橋下,去年年初,蔣京麗和10多名沾益老鄉搭乘義烏的免費勞務大巴從雲南出發,一路風塵仆仆,但剛一下車大家就感受到了陣陣暖意。“工作人員為我們做好健康登記,還分配了員工宿舍,新床被、新被罩……感覺一切都被安排得妥妥當當。”蔣京麗說,入職后,在當地培訓工作人員指導下,她很快掌握了產品包裝工作。入職一年多,每月能有近5000元的收入。

“當時,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解決企業員工返崗難等問題,我們派出了44個駐外工作組,集中前往雲南、貴州等14個勞務輸出相對集中的省份開展對接工作,接回員工13萬人,間接帶動30余萬人返崗。”義烏市人才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吳群偉說。

像這樣的招工舉措,義烏還有很多。今年2月底,在廣州開往寧波的列車上迎來了一場特殊的招聘會,“如果是首次來義烏工作的,義烏市政府有3條保証——確保能找到工作、確保免費7天食宿、確保報銷車票,還可以免費學技術……”列車上,身穿紅馬甲的招工組人員邊宣傳邊分發宣傳資料,為了精准對接,列車上還設置了臨時招聘台提供一對一咨詢與服務。“還沒到義烏,工作就先找好了,真是沒想到。”通過招聘會找到了工作,來自湖南益陽的高師傅豎起了大拇指。

員工接進門,服務不打折,義烏通過提高就業創業質量、強化職業技能提升等舉措抓實做細農民工工作。吳群偉介紹,去年以來,義烏積極開展穩崗技能培訓,實現員工帶薪“充電”。2020年,共完成企業穩崗技能培訓15.2萬人次,兌付企業培訓補貼309家1.15億元。

不僅如此,義烏還為農民工成為新市民開辟政策通道,並通過完善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實施新義烏人子女學校標准化改造提升專項行動等,努力讓隨遷子女在義烏讀上書、讀好書。

“這兩年返工都是坐的定點包車,義烏各種招聘會很多。隻要肯干活,不愁找不到工作。”在義烏工作好幾年,沾益老鄉田小貴樂呵呵地說,如今扎根這裡,未來還要更努力,為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4日 第 12 版)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