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

“遇到艱難險阻,就是要迎難而上”(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縣委書記訪談①)

本報記者 劉維濤 徐元鋒
2021年08月17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遇到艱難險阻,就是要迎難而上”(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縣委書記訪談①)

  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屬於民族“直過區”,山區面積高達98.8%,一度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2016年3月,楊中興從普洱市扶貧辦主任調任瀾滄縣任縣委書記。

  5年苦干實干,瀾滄交出了一份扎實的成績單。全縣生產總值從67.92億元增長到120.07億元﹔累計實現脫貧21萬多人,15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11月13日,整縣脫貧﹔景邁機場建成通航……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領導干部應如何知重負重、砥礪奮進,自覺擔負起推動改革發展、促進長治久安的重要責任?楊中興結合瀾滄的實踐和記者談了起來。

  “關鍵時候不能拈輕怕重,必須知重負重、攻堅克難”

  接到組織安排要去瀾滄任縣委書記,時任市扶貧辦主任的楊中興心裡有些沒底。“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政治任務也是庄嚴承諾,是要立‘軍令狀’的。”楊中興說。

  但楊中興沒有猶豫:“作為黨的干部,遇到艱難險阻,就是要迎難而上。”他說,“關鍵時候不能拈輕怕重,必須知重負重、攻堅克難。”

  上任后,楊中興首先充分調研,盡管有准備,但瀾滄的三個巨大反差還是讓他很震撼,也感到困惑:第一個是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的巨大反差,第二個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交通基礎設施的巨大反差,第三個是繁重的發展任務與干部群眾思想觀念、精神狀態、發展能力的巨大反差。

  這些反差,恰恰成了瀾滄接下來的工作著力點。比如針對第二個反差,瀾滄下大力氣補短板,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已經成為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也成為制約瀾滄發展的最大難點,是必須啃的硬骨頭。”楊中興說,經過幾年努力,基礎設施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到優勢支撐的巨大轉變。

  5年多時間裡,從規劃建機場到提出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楊中興帶領縣委一班人提出的不少奮斗目標,在當時看來都有些超前。楊中興表示,面對發展滯后的縣情實際,黨員干部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堅決與各種風險挑戰作斗爭,最緊要的就是要與阻礙發展的風險挑戰作斗爭。

  在楊中興看來,一個好的目標,定位首先要明確,要融合國家的發展戰略,符合當地的階段性特征和未來發展的支撐﹔方向要明確,要非常清楚地呈現出最終目標的具體數據指標標准﹔要可實現但又不能太容易實現,需要經過努力才能實現﹔還要有階段性完成時限,通過倒排時間,可以有效促進目標的完成。

  “干就干到最好,必須竭盡全力扛起職責使命”

  縣情復雜,如何在千頭萬緒中找到突破口,怎樣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多謀善斷?楊中興說,關鍵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多下功夫。

  “我們黨是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黨的干部必須自覺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頭腦。”楊中興介紹,他潛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從中找對策、想辦法。同時吃透縣情,沿著黨中央指引的方向大膽創新、放手工作。

  多年基層工作經歷,楊中興受益匪淺,“我們黨有許多優良傳統,比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走好群眾路線,了解和掌握真實需求和狀況﹔同時,干就干到最好,必須竭盡全力扛起職責使命。”

  開啟新征程,瀾滄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仍有不少困難。“首先是脫貧人口體量大,防返貧任務艱巨。”楊中興介紹,對此,瀾滄建立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組建了2825人的監測隊伍,做到對返貧人口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及時清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這個底線。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瀾滄的產業組織化程度低、企業小散弱、產業鏈不長、一二三產融合度不夠。瀾滄正全力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三個百億級產業、三個五十億級產業、兩個二十億級產業的“3+3+2”現代產業體系,推進優勢產業提檔升級。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瀾滄整體人口文化程度偏低,難以滿足鄉村振興需要的人才支撐。”楊中興說,這幾年,瀾滄把提高人口綜合素質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程來抓,新建了兩所共6000人規模的高中、一所6000人規模的職教分中心,同時通過開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持續為推進鄉村振興培養產業技能型人才、新型農民。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