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 居民樂享幸福新生活

曾智慧
2021年07月31日08:4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老舊小區佔比高,沒有物管難管理﹔基礎設施不完備,居民生活幸福指數低﹔流動人口眾多,治安問題難破解﹔居民需求多樣化,如何滿足居民需求是問題……

基層市域社會治理,該怎麼辦、如何干、怎麼抓?

面對這些問題,昆明市西山區永昌街道黨工委書記李紹文一語道破:“用黨建這根‘針’,穿起社會治理千根‘線’。”

作為昆明市主城區核心街道之一,昆明市西山區永昌街道,依托街道83個基層黨組織,實現對1719名黨員、20210戶居民的服務全覆蓋。通過“黨建引領雙網服務”“黨建引領院壩小管家”“黨建引領五位一體”、“黨建引領房屋分色管理”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基層治理蹚出了一條條新路徑。

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

當“互聯網+”和“網格管理”相遇,生活中的大小事,老百姓隻需要拿起手機動動手指就可以了。

“我家裡莫名出現了淹水,希望社區工作人員能幫忙解決。”近日,居住在永順裡社區30號樓的一戶居民一大早通過手機微信小程序“慧順通”向社區反映問題。

群眾事,無小事。網格員蘇藝佳很快通過“社區通”APP查看到了問題,立馬組織了專業人員上門察看。在確定是因樓上排污管道堵塞,污水倒灌所致后,又馬不停蹄叫來了樓上6戶居民一起到社區黨支部協商解決。當晚九點,經過討論,大家同意自查處理各家排污管道堵塞問題,后由社區牽頭檢查整改情況,確保污水倒灌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整個過程也不過一個白天的時間。如此快速,離不開一部手機和一名社區網格員。”永順裡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者文英介紹,這是社區黨支部為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而實行的“互聯網+幸福網格”雙網並行的社區治理模式,通過網上“聯動”、網下“互動”,居民隻需要一部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反映問題,由網格員在線下為他排憂解難。

目前,永昌街道16個社區均已開始實行推廣“互聯網+幸福網格”項目建設,街道和社區的服務質量和水平較以往都有了很大提升。

“五位一體”整合資源順民意

盛高大城社區“五位一體”合署辦公。人民網 曾智慧攝

去年年底,在盛高大城社區的一次聯席會議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蘇群給盛高大城小區的物管、開發商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們用3個月的時間徹底解決13棟居民樓基坑反臭氣的問題。

會后,在社區黨支部的監督下,整改施工推進迅速,在今年3月完成驗收,困擾小區300余戶居民長達3年之久的頑疾終於得以解決。

蘇群介紹,問題解決的關鍵離不開社區“黨建引領五位一體”治理模式。即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以社區居委會為主體,以轄區派出所(警務室)、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為依托,五方聯動合署辦公。“五方”通過每月一次的聯席會議,協商解決居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並設定整改時限,互相制約監督。

在“五位一體”治理模式下,居民反映停車難,聯席會議上,“五方”商討后聯系交警部門新劃定了200個停車位﹔居民反映娛樂、健身空間不足,聯席會議上,大家商討決定,由物管提供1000平方的場地,居委會提供健身支持,區文體局提供健身器材,豐富居民群眾的體育文化生活﹔居民吐槽消防通道被佔用,社區立即責成物管對佔用消防通道行為進行及時糾正……

“現在居民遇到大事小情,第一時間都會先到社區解決,這說明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對於蘇群來說,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她的工作充滿了幸福感。在社區居委會辦公室,滿屋的紅色錦旗,更是居民對社區工作的認可。

為民服務無止境。為了讓社區服務更加專業化,同時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2018年,“美麗盛高鄰裡守望服務站”挂牌成立,通過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力量,為社區提供老年服務、青少年照顧、興趣培訓班等,打造出“人人參與”的社區共治生活環境。

如今,“五位一體”治理模式已經在盛高大成社區“開花結果”。走在社區,一幅鄰裡和諧共處,居民、物業、居委會、黨支部其樂融融的美好畫面展現在眼前。

匯聚群眾力量 服務居民零距離

永興幫幫團。永興路社區供圖

在永興路社區,一群華發老人身穿黃色小馬褂,手拿掃帚撮箕站在社區門口笑容燦爛的大合照令人印象深刻。

她們是由一支在社區活躍了近20年的志願者隊伍發展而來——“永興幫幫團”,團隊成員的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

團如其名,在永興路社區他們承擔了解決居民生活“疑難雜症”的作用,也是社區基層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群眾自治力量。

居民唐雲荷的女兒因患有遺傳性小腦共濟失調,吃喝拉撒都離不開家人的照顧。“幫幫團”團長李志萍得知后,常會帶著團員們一起到唐雲荷家裡幫忙,定期幫她給女兒洗澡,干些家務活,或者買些生活物品帶去……唐雲荷備受感動的同時感慨道:“多虧了‘幫幫團’這群老姐妹的照顧,不然我撐不到現在!”

2019年永興路社區被評為“昆明市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去年,“永興幫幫團”入選昆明市最佳志願服務隊的“十佳”之一、2020年“昆明好人”榮譽稱號。

同樣,在永和裡社區,也有一群熱衷於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的人。他們在黨員的帶領下,協助社區開展8小時以外的居民院壩管理工作,參與院內環境衛生、治安、安全等方面的監督治理工作,減輕了社區工作量的同時,也讓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他們被叫做——紅色小管家。

“大媽,這是你家的電動車嗎?根據管理制度,是嚴禁私拉電線充電,趕快收起來,不然就該罰款了。”在永和裡社區6號院,“紅色小管家”張小玲正對一戶居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

作為一名“資深管家”,張小玲這樣評價自己——閑不住,還愛管閑事。小區樓道沒人打掃,她就動員大家參與衛生保潔,還制定了值日表貼在了樓道的顯眼處﹔鄰裡之間誰有困難需要幫助了,她跑得比誰都快﹔樓道內、消防通道上有雜物了,她總會上前提醒清理……

久而久之,“愛管閑事兒”的張小玲,竟讓人有些離不開了,因為在社區瑣碎事務總有她替大家操心在前。

此外,在益康路社區,通過推動小區黨支部領導居民自治協商,形成了“黨建領航 事務評議‘五話’遞進”工作模式。以召開“居民院壩協商議事會”為橋梁,暢通解決問題和信息溝通的渠道,充分聽取居民意見建議,協調處理環境衛生、治安和違規建筑等問題。

房屋分色管理 讓社區治理更精細化

社區人員構成復雜,如何實現對流動人口、空巢老人、殘疾人等重點人口的精細化管理?在永寧裡社區,一張“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房屋分色管理”網格圖暗藏“乾坤”。

在這張網格圖裡,每一戶居民的單元格前都貼著不同顏色的圖標:黨員戶是紅色的、流動人口是藍色的、多合一出租戶是橙色的、殘疾人是綠色的……通過13個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圖標,永寧裡社區實現了對轄區1600余戶居民的分色管理。在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紅色網格黨小組的三級組織架構之下開展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

如此一來,在社區管理人員的眼中,每一戶居民的人員構成他們都一目了然,有助於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區服務:通過加強與雙報到在職黨員的溝通交流,可以調動他們參與社會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借助“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現與社區困難群體的結對幫扶……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把人口分色管理工作進行細化,依托‘互聯網+幸福網格’,實現一戶一檔,形成基層治理閉環,讓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更暢通。”永寧裡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禹姝介紹。

這些都是永昌街道在基層市域社會治理中的一個個縮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多年來,永昌街道通過黨建引領、社區服務、居民自治、基礎設施、社會穩定、物業管理、社區教育七個維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新理局面,讓一個總人口7.9萬、老舊小區佔比60%、流動人口佔比40%的地方,華麗蛻變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雲南省級文明單位、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點等令人艷羨的幸福街道,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眾多社區工作人員到此參觀學習。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