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絲織物、彩繪兵馬俑等亮相“萬年永寶”展——

“硬核”文物保護,讓你大開眼界

鄒雅婷

2021年05月25日11: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硬核”文物保護,讓你大開眼界

  秦始皇帝陵出土綠面跪射俑  杜建坡攝

  唐李倕墓出土復原冠飾  杜建坡攝

  工作人員在復原的漢代提花機上演示織錦。  杜建坡攝

  你見過近萬年前的稻米嗎?你知道彩繪兵馬俑如何保持原來的顏色嗎?你想試試修復殘損的唐代壁畫嗎?

  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幕的“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最新成果和考古文保“黑科技”。

  作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的重要環節,“萬年永寶”展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首都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承辦。展覽匯集10個省區市、23家文博單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關輔助展品,其中不乏國之重器和近年來重要的考古發現,還有通過科學研究復原的精美復原件。

  有溫度的文物研究

  走進展廳,映入眼帘的第一件文物是西周伯椃虘簋,屏幕上播放的視頻介紹了這件珍貴青銅器的前世今生。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在通縣物資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殘銅簋,殘缺約1/5。后來幾經搜羅,找到了這件銅簋的殘片,將它修復后入藏首都博物館。眼前這件有著獸首形雙耳和生動紋飾的銅器,與老照片中缺耳、殘損的模樣相對照,讓人不禁感嘆文物工作者的匠心巧手。銅簋腹內鑄銘文5行,其中有“萬年眉壽”“子子孫孫永寶”字樣,此次展覽的名字“萬年永寶”正是出自這件文物。

  “展覽以一種新穎的方式讓文物活起來,同時讓大家看到文物是怎樣活起來的。”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中國絲綢博物館技術部主任周旸說,“文物出土時大多是‘塵滿面,鬢如霜’,文保工作者的職責就是要讓文物以體面的姿態呈現在展櫃裡,讓觀眾透過歲月感到文物的美。”

  展覽分為“萬年”“慧眼”“巧手”“芳華”“永寶”五個章節。“萬年”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保護的發展歷程。“慧眼”介紹了考古文保工作中的科技手段以及由此帶來的新發現。“巧手”通過一組組精美文物,展現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現代文保專家“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芳華”意為通過形神兼備的工藝復原,讓文物再獲新生、重現芳華。“永寶”展示了基於預防性保護的文物風險管理系統,從大環境、小環境、微環境多個層面管控風險。

  “文物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但它不會開口說話。從科學認知到人文解讀再到傳承弘揚,構成了考古文保工作的完整鏈條。我們的研究不是冷冰冰的,要深入挖掘文物的價值,重現一段段塵封的歷史,向公眾講述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周旸告訴記者,策展團隊在全國范圍內選擇重要科研成果和代表性展品,突出展現文物保護的中國理念和中國實踐。展覽中可以看到距今約1萬年的碳化稻米、8000年前的海貝、戰國時期的大型漆床,一些重點文物為首次展出,如鄭州汪溝遺址出土碳化絲織物、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繪紫衣御手俑、唐代韓休墓《玄武圖》壁畫等。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展覽內容,展廳裡設置了大量多媒體和互動設備,並引入增強現實(AR)技術,在幾個體驗點,可以用智能手機、AR眼鏡體驗虛擬與現實的交互。

  了不起的文保科技

  上百種礦石和染料標本、圓明園紅銅馬首X光片、檢測絲蛋白殘留物的試紙……置身於展覽現場,仿佛走進了文保科學實驗室,讓人大開眼界。

  一個小小的玻璃盒裡,放著一團碳化發黑的絲織物。別看它不起眼,卻有著非凡的意義——它是目前肉眼可見年代最早的絲織物遺存。考古隊員在河南鄭州汪溝遺址的瓮棺中發現了碳化紡織品,經微痕檢測技術分析,確認其為絲織品。這一發現與其他考古研究相結合,可以証明在 5000多年前的黃河流域先民們已開始育蠶制絲,而且當時絲織品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廣泛性。

  展廳裡,來自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兩尊兵馬俑格外引人注目。綠面跪射俑單膝跪地,面容剛毅,栩栩如生。它是秦陵兵馬俑中唯一發現的綠面俑,極少出館展覽。另一尊紫衣御手俑頭部缺失,雙手前伸,似在持缰御馬。俑身所繪紫衣的顏色,來自一種人工合成的顏料,科學家將它命名為“漢紫”,其主要成分為硅酸銅鋇。

  根據展板和視頻介紹,秦陵兵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艷的彩繪,由於制作工藝的特殊和對環境變化的劇烈反應,出土時彩繪層迅速卷曲起翹脫落,極難保存。得益於專家研發出的新材料和特定的加固技術,我們今天還能看到2200多年前彩繪兵馬俑的本色。

  離兵馬俑不遠處,牆上展示著一幅色彩鮮艷的壁畫,它是唐代韓休墓出土的《玄武圖》。韓休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以直言敢諫留名史冊。他的兒子韓滉也曾任宰相,所繪《五牛圖》為傳世名畫。韓休與夫人柳氏的合葬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墓中發現了歷經千年未褪色的精美壁畫。《玄武圖》繪於墓室北壁,發現時已被嚴重盜擾,百余塊壁畫殘塊散落在地。文保工作者運用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新型納米材料,完成了壁畫的修復。

  壁畫原件旁有一個沉浸式展示空間,讓人身臨其境地欣賞壁畫。在觸屏互動設備上,記者體驗了考古發掘和壁畫修復的過程:穿過墓道,進入墓室,將牆上的壁畫和散落的殘塊整體提取帶回實驗室,經過表面清理、拼接殘塊、繪制線圖、補色全色等多項細致的工序,壁畫終於修復完整。

  有靈魂的工藝復原

  扶著兩側把手,用力踩下踏板,用梭子將緯線穿入經線……展廳中,一名工作人員正在一台復原的漢代提花機上演示織錦。這台提花機是根據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及相關資料,以1︰6的比例復原而成,用它可以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1995年,新疆尼雅墓地出土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它是迄今所見經線密度最大、織造難度最高的漢錦,堪稱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紡織考古發現之一。中國絲綢博物館研究人員經過深入研究,復原了西漢時期的多綜提花織造技術,成功實現了“漢機織漢錦”。

  “唐代貴婦的頭飾也太美了!”在西安李倕墓出土冠飾前,不少觀眾駐足欣賞。冠飾的主體材料為黃金,上面裝飾著珍珠、綠鬆石、琥珀、藍寶石、紫晶、象牙等各色珍寶,精美絕倫。據介紹,整個冠飾包含零散構件500余件,出土時保存狀況極差且層位復雜,專業人員採取打石膏包的方法將其整體帶回實驗室,經過長時間的仔細清理、逐層提取,終於復原了這件令人驚艷的冠飾。它不僅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精巧工藝,也見証了當代文保工作者的執著努力。

  古代的豪車長什麼樣?一輛戰國時期馬車復原件解答了人們的好奇。《周禮·考工記》雲“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車輿是古代機械制造最高工藝水平的集大成者。2006年以來,甘肅馬家塬戰國墓地出土了大量車輿,為研究中國古代車輛的發展演變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這輛馬車根據馬家塬墓地出土文物復原而成,高大的車輪、紅色的車身、繁復艷麗的紋飾,盡顯西戎貴族車乘的華美氣派。

  新型植物源消毒劑、智能碳纖維囊匣、無需外接電源的調濕儲藏櫃……展覽最后一個單元展示了先進的館藏文物保護裝備和風險監控系統,部分設備還可以上手體驗。目前,中國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穩定潔淨”的預防性保護理念,提煉出獨具中國特色的系統解決方案,為文物“萬年永寶”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次展覽展期為3個月。在展覽期間,知名文物保護專家還將為公眾帶來11場專題講座,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物保護研究成果。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