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楚雄紅衛橋村:農旅融合促發展

2020年11月26日14:14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紅衛橋村全貌 攝影:符皓

雲南省楚雄市大地基鄉紅衛橋村地處馬龍河河畔,一直以來,一條大河阻斷去路,群眾生活幾十年不變樣,這是對紅衛橋村委會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

然而,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挂包單位的幫扶下,紅衛橋村委會多措並舉,變地域限制為地域優勢,充分利用低熱河谷的氣候和馬龍河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帶領群眾大力發展熱帶果蔬種植,闖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奏響了脫貧攻堅的凱歌。

目前,紅衛橋村還被列為國家級旅游示范村,大地基鄉正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全面抓好村庄美化、公路建設、河道治理、土地開發、生態保護等工作。

從楚雄城出發,往西南方向驅車行駛70公裡就來到了大地基鄉紅衛橋村委會。一進村,隻見一條條寬敞的通村道路四通八達,特色的民居錯落有致,瓜果成林,蔬菜成片地分布於馬龍河兩岸,到處瓜果飄香,一幅幅引人入勝的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村委會率先示范發展果蔬種植

在紅衛橋村黨總支熱帶水果示范種植基地裡,紅衛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姚光才正在給前來參觀學習的農戶介紹果樹種植經驗。姚光才說,如今來果園學習種植技術的農戶絡繹不絕,他也主動當起了技術員。

然而,談到這片果園的發展,他卻十分感慨,2015年,通過外出學習考察,村裡決定在鞏固原有產業的基礎上,結合全村的地域特點發動群眾發展果蔬種植,讓他想不到的是,經過一番動員,村裡的群眾卻大多不支持,即使支持的群眾也是採取消極應對態度:“村委會把果苗免費發放給農戶,進行種植,農戶因為沒有嘗到甜頭,也沒有看到成功的經驗,所以部分果苗還是沒有栽成功,導致最后果農還是抱怨,認為不適宜種植。”

動員受阻,推廣難度大,如何調動群眾積極性?經過反復研究,村委會決定率先示范,自己發展種植,一方面可以壯大村集體經濟,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來調動群眾種植的積極性。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挂包單位的幫扶下,紅衛橋村黨總支百畝熱帶水果示范種植基地在2015年應運而生,通過幾年的發展,試驗示范種植成功了褚橙、火龍果、芒果等23個品種,並且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村委會村集體經濟,每年也能夠增加三萬多元,還在逐年增加。”姚光才說。

看到村委會水果種植成功,許多農戶的積極性逐步被調動了起來。2016年,村民李建榮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免費獲得了果苗和技術支持,發展種植了12畝芒果、8畝火龍果和5畝的芭蕉,在他的精心管護下,今年已初見成效。

“收成還是可以,收入在一萬多。政府也比較關心我們,下一步打算還要擴大面積種植沃柑。”李建榮說。

如今,在李建榮等一批村民的帶動下,農戶種植水果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建檔立卡戶張太榮為了學習種植技術,他和父親主動到果園打工,不僅實現了脫貧摘帽,而且還學習到了種植技術。“脫貧政策來了,在這裡管理果園,幾乎每個月能拿到四千元左右的工資,但是我對這個收入還不是很滿意,我想通過學習,繼續努力,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果園。”張太榮說。

果蔬專業合作社促增收效果好

除了發展水果種植,紅衛橋村委會還成立了果蔬專業合作社,發動群眾進行蔬菜種植。建檔立卡戶楊懷先就在村委會的帶領下種起了花生,今年,他家的兩畝花生喜獲豐收,而且市場好,給他家帶來了不小的收入:“一畝(花生)七百到八百斤,價格可觀,一公斤活花生在十二元,干的二十左右,每畝達到六千到七千。加上賣黑山羊一年十多萬,房子也住得不錯,生活水平提高了。”

姚光才說:“目前已經帶動農戶發展水果種植,目前已經達到了1500多畝,水果種植收入最高的已經達到八千多元﹔蔬菜種植方面,紅衛橋村每年目前推廣種植600多畝,好一點的農戶已經達到了兩萬多元,增收效果比較明顯。”

在果蔬產業的有力帶動下,紅衛橋村委會2016年實現了貧困戶脫貧,2017年實現了貧困村整村出列。

紅衛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姚光才給前來參觀學習的農戶介紹果樹種植經驗 攝影:符皓

鄉村旅游成群眾新經濟增長點

借助鄉村游日益升溫的有利時機,依托馬龍河低熱河谷自然優勢和區位交通優勢,大地基鄉著力把紅衛橋村建設成為觀光游玩結合、熱帶果蔬採摘、基地示范種植、特色旅游服務、民俗文化展覽為主的生態旅游小鎮,實現一產和三產的有機融合,如今,紅衛橋村的鄉村旅游已初具雛形並逐步成為群眾新的經濟增長點。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紅衛橋村就成了楚雄市民休閑娛樂的打卡地,水果採摘、農耕體驗、民宿餐飲和沿河自駕游等項目受到了廣大市民的青睞。

鄉村旅游的發展也讓村民們看到了新的商機,紅衛橋村委會巴拉際村民小組的村民郭發珍就在自家開起了民宿客棧,每年都能有不少的收入:“雖然人有時多,有時少,但有住的有吃的,每年有兩萬多元的收入。”

據介紹,紅衛橋村每年吸引游客5萬多人次,像郭發珍一樣開起民宿客棧或農家樂的農戶有8家。目前,大地基鄉正積極支持紅衛橋村新植竹子3000棚、芭蕉15000株、榕樹230棵,建成芒果大道9公裡、鳳凰大道5公裡,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為馬龍河領域特色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大地基鄉黨委書記楊永雲說,為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使一產和三產有機融合,要努力把紅衛橋打造成鄉村旅游示范帶。當前,正在圍繞“竹子成線、芭蕉成林、果蔬成片、榕樹成景、道路成網”目標建設,致力於把紅衛橋建設成為生態美食谷、嬉水漂流谷、水果飄香谷、漫步休閑谷、農耕體驗谷於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李紹波、何明杰、徐琪雯)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