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0元到60萬元

2020年10月30日10:0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李雄家的新屋。(鄧楚瑜攝)

“做夢都做不到,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總建筑面積40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的三層小樓,110平方米、青石板鋪就的庭院中,兩株兩米多高的桂花樹長得郁郁蔥蔥。10月28日,大伙兒坐在庭院一角的四方石桌邊喝著茶,回憶起20多年前的生活,李雄很是感慨。

李雄今年53歲,家住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龍朋鎮龍朋村委會甸頭村,種植烤煙已有30多個年頭。

李雄是從苦日子走過來的人,2歲的時候父親病逝,經常吃不飽肚子是兒時深刻的記憶。在不足60平方米的土坯牆、土坯頂的土掌房裡,母親含辛茹苦地把5個兄弟姊妹拉扯大。然而即便是這樣的日子,李雄一家當時的生活條件在村裡仍然排在中游。

時間撥回到1985年。那時,李雄的大哥、二哥已成了家,自己則和母親及三哥居住在分家分得的一間土掌房裡,依然艱難地過著日子。那一年,當地煙草部門將甸頭村列為了新煙區發展對象。

“種烤煙能吃飽肚子,你們在哄人吧!”把一個深度貧困的彝家小山寨發展為新煙區,難度可想而知。李雄說,當時當地煙草部門的技術員卷著褲腿走了十幾公裡山路到村裡開群眾會宣傳政策、動員鄉親們種植烤煙時,有好事者差點讓人家下不了台。

因為貧困,分家的時候,李雄和母親及三哥除了那間破舊的土掌房便再無他物,就連搞生產必須的鋤頭、水桶等工具都要向別家去借。

窮怕了的李雄沒有受這些負面情緒的影響。在母親的支持下,李雄和大哥及另外3戶鄉親成為了村裡種植烤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出於穩妥考慮,當地煙草部門建議先試種一年。這年5月,李雄種下了500株烤煙。4個多月后,當李雄把種烤煙換來的200多元“巨款”交到母親手中時,這個吃了一輩子苦的婦女喜極而泣。

依靠種植烤煙解決了溫飽問題,1985年11月,李雄向親戚朋友借了300元錢,把土掌房的土坯屋頂換成了瓦頂,一家人從此不再受“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之苦。

試種烤煙成功后,第二年,李雄拿著攢下的錢作為生產墊本種下了2000株烤煙,有了800多元的收入。從那時起,這個此前鹽巴錢都拿不出的家庭,一步步和貧困作別。1990年,甸頭村種植烤煙的鄉親已發展到了20多戶。李雄當年種植烤煙收入2000多元,在村裡已屬小富群體。

與妻子和岳父岳母在新屋前合影,一直是李雄的一個心願。(鄧楚瑜)

1993年,李雄和同村的石雲香成了親。1994、1997年,兒子和女兒先后出世。女兒出世的這一年,李雄一家的種煙收入突破了8000元。依靠種植烤煙和家裡養著的幾頭豬和500多隻鴨子,一家人的年收入接近2萬元,日子愈發滋潤。

2000年,憑著勤勞苦干和良好的群眾基礎,李雄被鄉親們選為村長。自己擺脫貧困后,李雄沒有忘記那些還不富裕的鄉親們。在當地煙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決定帶著鄉親們走規模化種植烤煙的路子。為了保証家庭條件困難的家庭如期種下烤煙,李雄自己貸款4萬元無息提供給鄉親們作為種煙的墊本。當年,甸頭村40多戶種植烤煙240畝,全村種煙總收入超過10萬元,許多人家種煙的第一年便甩掉了祖祖輩輩的窮帽子。

20多年來,李雄和烤煙結下了深刻的“情緣”2009年,已卸任村長的李雄租下了99畝土地種植烤煙,收入10多萬元。2010年,李雄種植了同樣面積,並且在烤煙採烤結束后又原地種下了鐵頭小白菜,當年全家“煙菜”收入突破了40萬元。

如今,依靠前些年種植烤煙打下的基礎,甸頭村發展起了“烤煙+蔬菜”的農村經濟體系。村裡超過一半的人家,除了農用車以外還有了私家車,曾經比比皆是的土掌房已成為了歷史。

2015年,李雄拆除了老屋,花了60余萬元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幢建筑面積400平方米的3層磚混結構小樓。為了彌補沒能讓母親在世的時候住進磚瓦房的遺憾,小樓建好后,李雄將岳父岳母接過來同住,祖孫三代,其樂融融。

“做夢都做不到,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大伙兒和李雄一家作別時,這句話,李雄又說了一遍。(鄧楚瑜)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