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講述詩詞大家葉嘉瑩傳奇人生

2020年10月26日11: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掬水月在手》講述詩詞大家葉嘉瑩傳奇人生

今年96歲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一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卻活出了如詩一般的鏗鏘人生。23日,在千年學府岳麓書院舉行的《掬水月在手》長沙分享交流會上,眾人被葉嘉瑩用詩詞點亮生命的“鏗鏘人生”感動,亦受鼓舞。

1924年生於北平詩書世家的葉嘉瑩,三四歲就開始背誦古詩,六歲習讀《論語》,一生都在研究傳播古典詩詞,足跡遍及大洋兩岸的上百所大學,曾任台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受聘中國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還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創作詩詞無數,葉氏學生遍布全球。

2019年,葉嘉瑩向自己執教的南開大學捐贈版稅和稿酬共計1711萬元。她把北京和天津兩地的房產賣了1857萬元,悉數捐給了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於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

目前,由台灣導演陳傳興執導、記錄葉嘉瑩傳奇人生的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正在全國藝聯專線熱映。這部紀錄片拍攝歷時一年,足跡遍及北京、天津、香港、台北、溫哥華、波士頓等十余座城市。期間,攝制團隊對葉嘉瑩進行了17次深度訪談與拍攝,並相繼採訪了40余位葉嘉瑩的好友與學生,包括作家白先勇,詩人席慕容、痖弦,漢學家宇文所安,書法家謝琰夫婦等。

作為葉嘉瑩唯一授權的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以葉嘉瑩在北京察院胡同祖宅為結構概念,由外而內,追尋葉嘉瑩歷經劫難波折的個人生命史和詩史的交織,體現“憂患苦難年代為何有詩人”的真義。導演還以葉嘉瑩的學術研究切入,通過雅樂、吟誦、佛雕、器具、古建筑、山河湖泊等意象,營造出如夢似幻的詩詞之美。

據了解,該傳記電影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反響強烈,去年還入圍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終評。

“她內心中因為有古典詩詞作為支撐,所以歷經磨難依然能夠活出來。到了晚年,還能夠想到用曾經支撐自己走過苦難的古典詩詞反哺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成為整個華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這部電影是女性傳記,應該引發大家關於生存觀的思考。”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掬水月在手》學術顧問及聯合制片人張靜說。

《掬水月在手》長沙分享交流會旨在推動優秀紀錄片電影在長沙廣泛放映,豐富長沙電影市場文化供給,高質量培育長沙電影文化。(記者 唐小晴)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