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飯圈亂象 用戶不是平台的籌碼

2020年09月16日08:5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整治飯圈亂象 用戶不是平台的籌碼

  近日,有關部門對污染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種種“飯圈亂象”出手整治。在最新公示的一批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典型案例中,多個互聯網平台因“存在大量誘導未成年人參與應援打榜、大額消費、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互撕謾罵的不良信息和行為”等情況,被主管部門點名批評。

  新聞發布后,不少用戶表示:國內網民苦“飯圈亂象”久矣。如今,多個平台因此被點名,說明在有關部門看來,平台方理應在“飯圈亂象”的治理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社交媒體在“飯圈亂象”的擴散過程中並非看起來那麼無辜,而是起到了某種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

  縱觀種種“飯圈亂象”,不論是超額消費,還是謾罵成風,其直接成因都與支撐“飯圈”的造星產業密不可分。娛樂產業制造偶像明星,和工廠生產商品並沒有太大本質上的區別,其目的都是獲取營收和利潤。而對偶像明星這種“商品”而言,粉絲的數量與“質量”,是決定其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在成熟的商業宣傳攻勢之下,如今,各家明星的粉絲數量基本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因此,提高粉絲的“質量”,就成了造星者提高盈利的不二法門。

  從經營的視角出發,所謂的“粉絲質量”,指的不是粉絲的綜合素質或教育水平——隻有消費能力夠高、對偶像最忠誠的粉絲,才算得上是“高質量”粉絲。因此,即便各個公司的初衷未必是造成種種令人生厭的“飯圈亂象”,他們也必然會希望粉絲加大消費力度,以“反黑”“控評”等活動保持熱情與凝聚力。於是乎,“買的專輯夠多才是真粉”“敢為哥哥(姐姐)罵人才是真粉”等扭曲觀念流行起來。

  造星產業的宣傳工作主要依托社交媒體平台進行,在這一過程中,社交媒體平台也收獲了其賴以為生的流量,於是,兩者之間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利益共同體”。當社交媒體平台在與造星產業的合作中嘗到甜頭時,他們傾向於放任各家明星的粉絲,營造更符合“飯圈生態”的平台環境。但是,那些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以及對“飯圈”並不感興趣的普通用戶,卻在無形之中成了被犧牲的對象。

  在網絡空間中,每個平台都如同一個“社區”,平台的運營者相當於社區物業,與平台合作的企業,則相當於進到社區裡從事商業活動的外部公司。如果一家平台為了迎合合作企業,而把平台生態當做籌碼,無異於現實中物業公司為了多賺錢,把販賣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家引入小區、坑害業主。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互聯網平台有義務維護平台環境,對平台用戶尤其是未成年用戶的身心健康負責,對疑似“越線”的營銷活動做出限制,同時以主動提醒、設置年齡過濾器等方式防止未成年用戶受到誤導。對此,平台絕對沒有一邊賺著造星產業的錢,一邊假裝無辜的道理。

  當然,僅靠互聯網平台發力,遠不足以徹底根除種種“飯圈亂象”。對此,市場監管部門還需督促造星產業從業者反思其商業模式,主動作出改變。社會上的有識之士,也應想方設法通過輿論與教育,引導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偶像觀、消費觀、文明觀。“飯圈”雖小,折射出的卻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淨化“飯圈”風氣,對整個社會都有重要意義。(楊鑫宇)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