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蝦共作闖出致富新路(微觀)

郁靜嫻

2020年09月10日08: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稻蝦共作闖出致富新路(微觀)

  在各地稻米的陣陣清香裡,不僅飽含著豐收的味道,更折射出種糧者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方式的主動作為

  “稻在水中長,蝦繞稻邊游。”近段時間,南方地區的許多稻蝦田陸續迎來又一輪小龍蝦捕撈旺季。在江西都昌,稻田養蝦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為當地農民帶來畝均純收入3000多元。相比單純種水稻,產值至少翻了一番,稻蝦共作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新門路。

  我國擁有悠久的稻田養魚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先民就曾過著“飯稻羹魚”的自給生活。作為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一種,稻蝦共作之所以能成為農戶的重要增收途徑,不僅來自每畝多產出的百余斤小龍蝦,也來自水稻品質的同步提升。相比普通水稻種植,該模式能實現糧漁雙贏:與蝦共生的水稻不打藥、不施化肥,游弋水中的蝦苗能鬆土、攝食害虫,糞便還可肥田。市面上,這樣的綠色蝦稻米比普通稻米貴好幾倍,有的甚至能賣到十多元一斤,蝦稻米也已成為城市餐桌上備受青睞的大米新品牌。

  近年來,隨著租地、農資、人工費用的上漲,種糧成本有所增加。可以說,稻蝦共作的種養結合模式,折射出的正是糧食種植生產方式的調整。一頭是傳統種植效益下降,另一頭是市場對於綠色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增長,怎麼種地才更掙錢?種糧者必須從種植模式上轉變思路。都昌推行稻蝦共作,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帶動昔日沿鄱陽湖邊的低產荒地改造成為稻蝦田,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從稻蝦共生、稻蟹共生,再到稻鴨共生、稻蛙共生,越來越多的農民在稻田展開多元嘗試。

  調整農業生產方式,關鍵在於因地制宜。一方面,要通過組織方式上的配套完善,讓新的種植模式發揮最大效能﹔另一方面,也要根據當地氣候和現實資源,做好田野裡的“加減乘除法”。比如,安徽廬江堅持用地與養地結合,在冬閑水稻田裡種植適宜當地氣候的綠肥作物紫雲英,使土壤有機質含量明顯提升﹔黑龍江綏化西南村利用土地集中連片的優勢,打造集生產、農旅為一體的稻田公園,向適度規模化和三產融合發展要效益。從生產端發力,正是要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減肥減藥、延長產業鏈等方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發展。

  不論生產方式怎麼調整,糧食生產這根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鬆。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積推廣,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一模式在豐富稻田副產品的同時,進一步夯實糧食產能基礎,提升稻谷品質。專家研究發現,利用田間地塊養魚蝦,能增加水稻分蘖期和灌漿期的葉片含氮量,提高水稻成穗率,而一些拋荒田塊在此過程中被重新開發利用,有效增加了糧食種植面積。這也要求種植者不能重漁輕稻、舍本逐末,更要避免出現水稻種而不收、以稻為飼、破壞土壤的現象。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放眼廣袤田疇,在各地稻米的陣陣清香裡,不僅飽含著豐收的味道,更折射出種糧者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方式的主動作為。期待田野裡出現更多這樣的變化,創造穩糧、豐產、富農、惠民的多贏局面。

  【觀點摘編】

  稻田裡,稻穗金黃、蟹肥蝦跳,農民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河南日報》

  “稻蝦共生”種養模式,實現了農業產業綠色化、復合化、高效化、規模化,贏得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全面豐收。

  ——紅網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