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盟:念好“綠色經” 吃上“生態飯”

2020年09月06日08:56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攝影:艾嘎
攝影:艾嘎

短短一個多月,每天巡山護林回來,還能銷售採摘的野生菌掙到五六千塊錢。護林員扎克從沒想過,十多年前的退耕還林能讓自己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扎克一家住在雲南省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六組,這裡背靠著11185.5畝的生態公益林,被譽為“西盟縣野生菌食用基地”。每年一到雨季,漫山遍野的“野菌子”就成了群眾脫貧致富的“錢袋子”。“靠山吃山、養山興山、興山致富”的綠色發展理念,讓這裡的群眾端起了“綠飯碗”,吃上了“生態飯”。

旱谷地變成“致富林”

“以前這裡是我們寨子的旱谷地,靠山吃山,卻越吃越窮,實施退耕還林后,不僅變成了主城區的保護水源地,還成了我們這邊群眾增收的‘致富林’。”扎克說,每年6月底,群眾就開始忙活起來,每天早出晚歸,收獲著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因為自然條件好,大紅菌、奶漿菌、干巴菌都特別多,一天可以來回兩轉,找到的菌子可以賣到四五百塊錢,已經成為我們寨子裡老百姓的重要經濟來源了。”扎克說。

菌子可以變“票子”,群眾的觀念也轉變了。“現在寨子裡出去外面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因為在家可以種甘蔗、種茶葉,還可以去找菌子來賣,每年的收入能達到兩萬多元。”村民小陸說。

人人都是“護林員”

“除了找菌子賣,我們還會去找野生蜂蜜和中草藥來賣,山裡面的東西都是寶。”村民小陸樂呵呵地說,一邊守護好生態環境,一邊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產業的“靠山吃山”路子越走越寬,王莫村六組用實踐作答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生態環境保護得越好,山林間孕育出來的“寶物”就越多。嘗到了綠水青山釋放出的“生態紅利”,如今的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六組依然與林為伴、靠林致富,不同的是,人們不再是一味索取,而是將綠水青山視為幸福生活的“靠山”。

“現在老百姓保護森林的意識越來越強,就算不是護林員,每個人上山看見有人亂砍亂伐都會主動舉報。因為守住了這片綠水青山,就守住了我們老百姓的綠色飯碗。”扎克說。

目前,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六組的30戶建檔立卡戶共134人全部實現脫貧,採摘野生菌的農戶野生菌子收入達5000元以上。一個個數字,記錄著這片森林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綠水青山變成了群眾們的“綠色銀行”。

護林、營林、造林。近年來,西盟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扶貧成效顯著。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成了西盟縣最大的自然財富和經濟財富,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艾嘎)

(責編:徐前、楊良旺)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