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紅了》:脫貧現實場景的藝術化轉換

2020年09月02日10:3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楓葉紅了》:脫貧現實場景的藝術化轉換

日前,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重點扶持推出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楓葉紅了》接檔京產劇《什剎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后,觀眾反響熱烈。《楓葉紅了》以草原群眾脫貧摘帽、改變生活面貌的故事作為選題入口,以點帶面地展開一幅艱辛、曲折而又壯美的畫卷,它聚焦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公裡”,從鏡頭表達、內容表達、內涵表達等各個層面,有力地探索了脫貧攻堅影像的創新突破。

《楓葉紅了》將故事設定在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巴圖查干嘎查(村)。駐村第一書記韓立與嘎查書記寶峰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帶領群眾一起投入到精准扶貧、建設家園的過程當中。在此背景之下,該劇進行了創新探索,力圖將最真實的扶貧樣貌、最實在的發展變化展現給更多觀眾。該劇在視覺表達上,用飽滿明亮的色彩呈現了大地與家園的美麗,鏡頭下充滿了綠色植被、金黃的向日葵迎著太陽而立……如此飽和的色彩與視覺元素打破了觀眾對貧困地區的“刻板印象”,貧困固然存在,但並不一定是一派蕭條凋敝的灰暗,遠方的村野上同樣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駐村第一書記被那裡清新的空氣所吸引,論証並推動鹽鹼地種植水稻的方案,成為人們新的經濟來源。遼闊豐潤的美景映襯出脫貧攻堅故事的明亮基調,讓觀眾面對鏡頭的呈現有新的感知、新的思考。

從視覺表達延伸到內容本身,《楓葉紅了》在細節上也融入著新意。一方面,電視劇為了記錄貧困地區人民生活的真實狀態,在影像中不斷強化生活氣息,例如駐村干部們在投入具體工作之前,需要在院中種菜、養殖來適應當地生活,鏡頭下群眾的衣食住行貼近當地風俗,以接地氣與口語化的語言風格,盡可能地還原著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的真實感,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另一方面,貧窮會給人們帶來苦悶,柴米油鹽的瑣碎也會消磨人們的斗志,但擺脫貧困的路上同樣需要歡笑,該劇在劇情推進中不乏許多輕鬆詼諧的表達,讓故事更加飽滿立體。

此外,《楓葉紅了》對脫貧攻堅的主題與內涵進行了層次多元化的表達。一方面,它將國家扶貧政策巧妙地融入村民的實際生活當中,以百姓之口講述政策、在實際之中運用政策,避免了對宏觀政策生硬的解讀與宣傳。例如,劇中通過高娃一家的生活經歷,解讀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概念和意義。再例如,不同村民的貧困原因各不相同:高娃一家積極面對脫貧,只是苦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致富途徑,韓立和寶峰對此界定為需要“扶智”,在思路和知識技能上予以幫助﹔而白銀寶以喝酒醉酒度日,沒有參與勞動的積極意願,對此需要“扶志”,在思想和觀念上予以幫助。由此可見,電視劇將現實生活場景進行了文藝化的創作提煉,在巧妙的構思與對比之中,宏觀、抽象的扶貧概念得到了具象化的體現。另一方面,《楓葉紅了》在講述國家扶貧政策如何改進百姓生活的講述維度之上,還以更多的鏡頭表達了在政策扶持之下,廣大農民為美好生活奮斗的堅韌意志品質。在中國的村落之中,擺脫貧困這一話題已經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電視劇不僅要將國家扶貧的政策與成效進行展現,更是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鏡頭細膩地描摹出普通人物面對困難時的奮斗與努力,他們面對貧窮不低頭、遇到困難向前看的朴實思想,充滿了正能量,能夠給人帶來鼓舞與啟發,這也是《楓葉紅了》著力傳達的價值導向。扶貧政策落地,不僅要落到華夏大地的每一寸偏遠貧困之處,更要落到每一個人的心裡,激發起人們不斷向前的斗志與主觀能動性。

《楓葉紅了》以腳踏實地的姿態洞察了中國的真實變化,再現了這片土地上人們努力的步伐和卓然的成績。創作者從視覺呈現、內容細節、立意挖掘等各個層面,以創新的思路進行嘗試與突破,以此才可以令扶貧影像擁有令人印象鮮明的時代色彩與深刻記憶。除《楓葉紅了》以外,還將有《月是故鄉明》《溫暖的土地》《半路村長》《萬物生》等多部京產劇陸續推出。 (作者:陳 杰,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