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緊盯“民族直過區”突出問題 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2020年08月14日08:17  來源:雲南日報
 

脫貧舉措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境內居住著拉祜、佤、布朗3個“直過民族”共15.6萬人,分布於132個行政村,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脫貧攻堅中,瀾滄縣緊盯“兩不愁三保障”,重點聚焦“直過民族”素質性貧困、產業發展滯后等突出問題,全力攻堅克難。目前,瀾滄縣高質量通過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民族直過區”全面實現了戶戶達標、村村提升,群眾收入大幅提高,生產設施、居住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強技能 培養鄉土人才

瀾滄縣上允鎮下允村的張忠玲自初中畢業后就回家務農了,2018年,張忠玲成為院士專家技能扶貧養殖培訓班的學員。“來到培訓班才知道,上課的都是院士、專家、教授、博士,這樣的學習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張忠玲說,100天的學習中,看到了從未見過的雛雞脫溫室﹔學會了養殖場的規劃設計、飼養管理、牧草種植和青貯技術﹔還實際操作了疫苗的接種方法﹔實習了動物的解剖,學會了疾病診斷和治療,收獲實在是太多太多。回到村裡,張忠玲按照院士專家所教的知識,自己建了200多平方米的雞場,蓋了脫溫室,現在飼養了600多隻土雞,成為了全村脫貧產業的帶頭人。

借助中央定點扶貧單位——中國工程院的人力智力優勢,瀾滄縣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知識普及、科技創新教育和實用科學技術培訓,著力提升農民群眾科學素質,培養一批本土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團隊為瀾滄量體裁衣,創造性地在瀾滄職業高級中學舉辦全日制院士指導班以及院士短期農業技術培訓班。培訓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親自授課,採用邊學習、邊生產的辦學模式,面對面、手把手地在田間地頭傳授農業生產技能。

農業技術培訓班陸續開辦了冬季馬鈴薯、蔬菜、林下三七、畜禽養殖等方面的實訓課程,面向全縣各鄉(鎮)招生並已培養1500名新型職業農民。學員學成返鄉后,成為當地科技脫貧的骨干,像一顆顆脫貧致富的“種子”撒遍瀾滄大地。

通過大力推進科技扶貧,培養了一批面向市場的實用型人才、本地創業人才和新一代農民,提高了群眾的勞動技能,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不斷提升,實現了“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根本性轉變。

興產業 提升造血能力

瀾滄縣在脫貧攻堅中始終堅持把“變輸血為造血”作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為貧困鄉村和農戶選准產業載體和路子,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確保貧困戶如期脫貧、穩定脫貧並長期受益。

圍繞產業及利益聯結機制全覆蓋的目標,瀾滄縣大力實施“4+5”扶貧產業發展戰略,即鞏固提升茶葉、蔗糖、畜牧、冬季農業“四大傳統產業”讓農民實現脫貧。培育做優林業經濟、熱帶水果、香料、鄉村休閑、轉移就業“五大新興產業”讓脫貧成果得到鞏固。

一個又一個產業脫貧的新亮點蓬勃涌現,一批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特色產業,正讓瀾滄縣貧困群眾的致富路越走越寬。2014年以來,全縣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3億元,推進“4+5”扶貧產業,實現產業100%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305個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群眾實現利益鏈接全覆蓋。茶產業和畜牧業成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的兩個重要支柱產業。目前,全縣共有茶園面積38.4萬畝,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2.6萬戶9.3萬人,人均增收7046元。2019年,瀾滄縣大牲畜實現產值12.3億元,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5.6萬戶20.5萬人,人均增收3195元。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瀾滄縣脫貧攻堅中,建起了不少的“扶貧車間”,通過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組織引領等行之有效的示范帶動舉措,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竹塘鄉老炭山村原來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7戶1342人,貧困發生率超過50%。2017年,老炭山村建起了種植林下三七的“扶貧車間”,為貧困群眾找到一個很好的產業脫貧路徑。

2017年5月,雲南康藝三七種植公司入駐老炭山村。林下三七種植勞動力需求量大,老炭山村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引領,探索“扶貧車間”勞務服務新模式,讓山區少數民族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

為實現精准幫扶,該公司在用工時優先考慮建檔立卡貧困戶,並推行臨時用工制度,每天用工崗位實行先到先得,工資每天一結算,村民們下班就能領到當天的勞務工資80元,“貧困群眾靠自己的雙手就能實現增收,就業扶貧的實效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調動了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不少群眾每天上班前1小時就提前到基地排隊。”公司總經理唐雙有說,種植基地一年中有200多天都有用工需求,通過勞務服務,實現了與貧困群眾的利益聯結。兩年多來,在公司務工的村民達5000余人次,主要就來自老炭山村22個村民小組。截至2019年12月,公司已支付村民勞務費652萬元。2019年底,老炭山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3%,順利實現了脫貧出列。

重扶志 激起內生動力

在富東鄉,“愛心超市”深受群眾的關注和喜歡。

建於2019年3月的“愛心超市”,農戶可用所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商品種類達50余種。積分評定由村黨組織牽頭,主要是從“正向激勵基礎分”和“反向懲戒扣分項”兩個方面,對農戶發展生產和改善人居環境的情況進行逐戶評比,嚴格獎懲。富東鄉“愛心超市”運行以來,全鄉所有農戶均申報了積分,達到標准的誠信示范戶有360戶。通過村看村、組看組、戶看戶,在群眾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樹立好風氣、爭當好村民、過上好日子。

以“愛心超市”為依托,瀾滄縣積極探索“民族直過區”以人居環境提升積分管理、鄉風文明積分管理、產業扶貧積分管理為主的積分式扶貧激勵長效機制,建立“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脫貧正向獎勵機制,用積分兌換物品,引導農戶養成好習慣。目前,全縣已有“愛心超市”107家,成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加油站。

“愛心超市”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引導他們樹立勞動光榮的理念,從而激發自立自強的內生動力,達到扶貧又扶志的目的。瀾滄縣還結合“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開展“火塘夜校”和“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培訓農民1.64萬戶6.5萬人,大力倡導新生活、培育新農民實現文明脫貧。

“吉祥的日子我們走到一起,共同把心中歌兒唱起來,蜜樣的生活滋潤著我,拉祜人縱情歌唱……”《快樂拉祜》的歡快歌聲回響在拉祜山鄉,阿佤人民唱起了新歌,布朗群眾喜笑顏開……鞏固脫貧成果,瀾滄縣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機制,掀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提升鞏固行動,逐村逐戶扎實開展查漏補缺工作,動態排查清零各類問題,確保無缺項漏項,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補短板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典型的“民族直過區”,全縣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3年,素質性貧困是制約全縣脫貧攻堅的重要因素。為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瀾滄縣把扶貧和扶智相結合,緊緊圍繞“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重點,扎實做好控輟保學、全面改薄等教育扶貧工作,努力構建從學校到戶、到人的教育扶貧體系,堅持把教育精准扶貧作為拔窮根、扶民生的治本之策,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持續投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補齊邊疆民族地區教育設施短板。2014年至2018年,瀾滄縣“全面改薄”項目完成總投資38683萬元,用於校舍和運動場建設,以及課桌凳椅、學生用床、圖書、教學儀器等設施設備採購,項目交付使用率達到100%。通過“全面改薄”項目實施,瀾滄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滿足辦學條件,生均校舍面積、實驗儀器設備等配置達到基本標准,學校生活設施逐步改善,圖書、音體美、信息化、網絡多媒體均達到基本均衡發展要求。

控輟保學,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瀾滄縣堅持依法控輟、聯動控輟、管理控輟、提質控輟,扎實抓好控輟保學工作。採取“四查三比對”方式,瀾滄縣組織開展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大排查,摸清失學輟學底數,完成數據的核實比對工作﹔通過法律手段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針對失學輟學學生開展宣傳教育1752人次,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398份,《行政處罰書》81份,申請強制執行2件。

關注特殊群體。鄉(鎮)黨委政府、縣民政局、縣殘聯等部門聯動,全面排查核實殘疾適齡兒童少年情況,採取隨班就讀、特殊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分類安置。通過全縣上下努力,2019年,瀾滄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通過國家級驗收,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無因貧失學輟學,達到貧困人口退出義務教育保障考核指標要求。(李漢勇 沈浩 文/圖)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