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韋堅:讓“詩”與“遠方”結合

2020年08月10日08:23  來源:雲南日報
 

“文物有文化的內涵,也是旅游的一種靈魂。將‘詩’(文物)和‘遠方’(旅游線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旅游發展的必由之路。”韋堅在談到“文物旅游”這一新概念時說道。

韋堅是雲南省博物館副館長,也是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歷史文化及博物館展覽、教育相關研究工作。

2011年7月,韋堅曾赴巴黎參加博物館學培訓研究班。說起自己在法國的所見所聞,她至今印象深刻。“在法國,幾乎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盧浮宮以其收藏的古埃及文物聞名,蓬皮杜中心是后現代藝術的大本營,吉美博物館裡的亞洲文物讓人充滿親切感……不過,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奧賽博物館,因為它是由一座火車站改建而來的。”她說。

奧賽博物館位於塞納河左岸,建筑原是法國為迎接1900年萬國博覽會所興建的火車站。20世紀40年代之后,火車站逐漸被閑置。1986年,法國政府最終決定將奧賽站改建成博物館。韋堅感嘆道,博物館的建筑本身就是文物,這讓她對究竟什麼是博物館有了新認識。

她認為,1910年滇越鐵路的建成通車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它不僅改變了人們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認識,還讓雲南人第一次領略到了法式建筑與西方生活方式的魅力,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如今,滇越鐵路沿線的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已經成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怎樣才能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對此,韋堅認為,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與文物保護應該實現互補,即在堅持文物安全底線的同時,合理挖掘、利用其價值,並且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物旅游品牌。

“此外,我們還必須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的保護與開發,設計出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旅游文化產品,這樣才能受到游客的認可與歡迎,也才能將雲南聲音、中國聲音更好地傳播出去。”韋堅說,基於以上認識,她對滇越鐵路上“詩”與“遠方”的結合充滿信心。(記者 王靖中)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