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洛河流域的歲月與詩歌

2020年08月07日09:4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杜甫在洛河流域的歲月與詩歌

 

 

 

 

 

 

 

 

  距離唐代偉大詩人杜甫逝世已經整整1250年了。1250年來,杜甫猶如天幕上一顆璀璨的大星,散發著奪目的光芒。今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一部中國紀錄片走紅海外,主角正是中國“詩聖”杜甫。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流落洛河流域的歲月雖隻有短短幾年,卻具有特殊意義。天寶十三載(754年)至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杜甫因為躲避天災人禍,從長安移家奉先、白水、鄜州。這一路沿著洛河坎坷北上流亡的歷程,使他的思想與情感發生了巨變,他真切地感受到民間的疾苦與命運的殘酷,同時也被朋友和鄉親父老的真情所溫暖,創作出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羌村》《北征》等詩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思,它們標志著杜甫思想的轉折,顯示其平民視角的確立與藝術風格的成熟。可以說,這段不凡經歷成就了這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出長安:“城中斗米換衾裯,相許寧論兩相直”

  杜甫,出生於712年,逝世於770年,遠祖是京兆杜陵人,后來遷居湖北襄陽,其曾祖杜依藝做鞏縣縣令,杜家從此就居住在鞏縣,杜甫出生於此地。京兆杜氏本是魏晉以來數百年的高門世族,不過,杜甫家庭這一支已是逐漸衰落了,他祖父杜審言是初唐有名的詩人,官至膳部員外郎,父親杜閑僅做過兗州司馬、奉天縣令等官職。杜甫在少年時代,已經顯露才華。二十歲以后,作長期的漫游,南到游吳、越(今蘇州、紹興一帶),東到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杜甫一生的游跡,很有意思,主要是沿著黃河、長江這兩大水系行走。長江水系主要是沿著嘉陵江、湘水行走,這裡暫且不說。在黃河水系,他活動過的主要地點有洛陽、汴州、兗州和齊州等地,而在中下游,主要是在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和渭河的最大支流洛河流域行走,前者主要是秦州、鳳翔、長安和華州等地,而后者則是奉先、白水、鄜州等地。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赴洛陽考進士,不第。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自長安賜金放歸,兩人在東都洛陽相識,有《贈李白·二年客東都》詩,雲: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天寶五載(746年),杜甫前往長安尋找仕途的機會。天寶六載(747年),唐玄宗下詔,“通一藝者”皆可到長安參加考試。然而,應詔參加考試者,全部被權相李林甫黜落。幾年后,杜甫進《三大禮賦》,唐玄宗覺得很好,命集賢院學士招試杜甫,將他名籍列入候選官員名單。這年的秋天,杜甫與高適、岑參、儲光羲等人同游慈恩寺,幾個朋友都登塔賦詩,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最為優秀。全詩有景有情,寓意深遠。錢謙益認為此詩言天下將亂,宴樂不可以為常,這是全篇的旨意。

  杜甫為何又奔走洛河流域呢?天寶十三載(754年)的秋天,據《舊唐書·韋見素傳》記載:“霖雨六十余日,京師廬舍垣墉頹毀殆盡,凡一十九坊污潦。”這場降雨持續不斷地下了60多天,城裡的房舍大片倒塌,郊區的庄稼也被毀掉。前幾年連續干旱,雨水稀少,而這一年卻淫雨不斷,飢荒開始了。杜甫徹底絕望了,吏部沒有任何令人鼓舞的消息,而糧價飛漲,雖然唐玄宗下令將一百萬斛太倉米以低價賣給長安城中飢餓的人們,但是,每個家庭每天隻能買二十分之一斛。這點糧食遠遠不夠杜甫一家人填飽肚子,再說,他原本就經濟拮據,一時間更陷入窮困。在《秋雨嘆》(其二)裡,杜甫描述了這場因霖雨帶來的飢荒:

  闌風伏雨秋紛紛,

  四海八荒同一雲。

  去馬來牛不復辨,

  濁涇清渭何當分?

  禾頭生耳黍穗黑,

  農夫田父無消息。

  城中斗米換衾裯,

  相許寧論兩相直。

  在無休止的霖雨、貧困和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遷出京城,找一個飢荒尚未波及或者災情輕點的地方,度過眼下的窘況。於是,杜甫決定,遷移到地處洛河流域的奉先(因唐玄宗的父親唐睿宗葬在此處的豐山,故有此名),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省蒲城縣。這裡土地平整而肥沃,庄稼收成好,屬於關中平原上有名的產糧之地。杜甫攜家人,一路風霜,在一個夜間終於抵達目的地。先被安置在一個不常用的廨署臨時住宿。之所以遷居蒲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奉先楊縣令,是杜甫岳父司農少卿楊怡的同族,杜甫希望得到這位親戚的關照與幫助。

赴奉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離開長安,遷居奉先,開始了洛河流域的生活和詩歌創作。到了奉先后,杜甫安頓好家眷,心情暫時從沮喪與憂愁中解脫出來,在縣內諸公的熱情陪同下,他前去縣城西北方向十幾公裡巍峨的豐山,拜謁先帝唐睿宗的陵寢,看見橋陵山勢高聳林木茂密,而山前曠野遼遠,端的好風水,不由得詩情大發,揮筆寫下了《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這首長詩。先寫橋陵之地形壯美異常,再記寢殿與守陵的情景,中間筆鋒一轉,贊美了縣內諸公稱職而有好的聲名,最后,感嘆自己遷居此地的緣由與客況的淒涼:“荒歲兒女瘦,暮途涕泗零。主人念老馬,廨署容秋螢。流寓理豈愜,窮愁醉未醒。何當擺俗累,浩蕩乘滄溟。”寫景與敘事及抒情交織在一起,是杜甫詩歌中能體現其獨特藝術筆法的重要篇章。

  在這裡,杜甫結識了縣尉﹙尊稱少府,管軍事﹚劉單。劉單父子三人合畫一幅山水畫,杜甫興趣盎然地欣賞,不由自主地吟誦了一首《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詩中描繪了劉少府父子所作的這幅山水障子,畫面上近有野亭,遠有雜花,時節正當仲春。江面上漂著孤舟,舟上站著位漁翁,暮色中似乎正在望著什麼。水是深的,天是空闊的,還有那傾斜的岸邊和水面上的島嶼,顯得真切而靈動。畫家的兩個孩子,“揮洒亦莫比”,一個能在巔崖上畫樹,一個能畫出一位老和尚,和尚后面還跟著一個童子。畫中不但有好山川、好景物,更有托身世外的山僧——這般景致,引起了詩人飛翔的思緒,似乎來到了風景如畫又如詩的若耶溪和雲門寺,使人頓生出世之心。全詩用筆飄洒自由,頓挫淋漓,有對畫面的描寫,有對詩人心態感受的描寫﹔既寫了作畫過程,也寫了畫面細節﹔有對畫面的實寫,也有對畫面的虛寫﹔有對畫面空間布局的描寫,也有對悠長時間的概括﹔有對作畫功夫和畫藝的稱贊,也有對畫面美感作用的展示。此詩在詩人的全部詠畫、題畫詩中,稱得上是一篇力作。

  在奉先,杜甫不僅享受到來自親戚楊縣令親情的溫暖以及熱情好客的縣內諸公的歡迎,而且借此機會拜謁先帝的陵墓並游覽了奉先以及大荔等洛河沿岸的著名風景區,心情自然愉悅﹔尤其是從沙苑歸來,那裡獨有的類似塞外的風光,河流迂回綠樹成蔭青草萋萋駿馬飛馳的景致以及豐富的傳奇故事,令他激動不已,《沙苑行》便表達了這種感受。

  不管生活有多少艱辛和困頓,杜甫這時候的詩充滿了自信與昂揚向上的氣象。“豈知異物同精氣,雖未成龍亦有神。”但願這些生活的不順很快就能過去,自己或許能獲得較為理想的前程。帶著這些夢幻一般的希望,他安頓好家眷后,返回了長安。天寶十四載(755年),杜甫終於授官,先授河西尉,他不願意接受。河西,在唐代不同的時期,都有這樣的地名,而杜甫授官的河西,是指距離蒲城不遠黃河西岸屬於同州府管轄的地方,即今天的合陽縣附近。唐代制度有個規定,允許任職者拒絕一項任命,既然不願意接受,於是,改授右衛率府冑曹參軍。這個職位,是虛職而不是實職,基本上無事可做。在官階上屬於第八品下階。這個級別的職位,賦予任職者以200畝土地的永久擁有權,在任職期間有250畝,年收入約134斛谷物,月收入總計35640文錢,還配備有兩名仆人,使用馬匹等,這樣的收入可以維持十口之家的日常開銷。這個官職,對杜甫這樣懷有大志向並具有曠世詩才的人來說,顯然是有點不相稱。杜甫在《官定后戲贈》中,不無嘲弄地說:

  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

  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耽酒須微祿,狂歌托聖朝。

  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

  天寶十四載(755年)的冬天,杜甫從長安赴奉先探望家眷。路過地處臨潼的驪山,唐玄宗與楊貴妃及貴戚大臣們正在華清宮荒淫作樂,他聯想到民生的困苦,便寫出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首震撼人心的詩。詩中記錄他一路霜凍,“嚴寒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回到家裡,尚未進門,屋內就傳出了悲痛的哭聲,原來自己的小兒子餓死了。此慘狀使杜甫悲痛欲絕,回首往日及回家路上所見所聞,他終於清醒了,憤怒地喊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揭露封建社會貧富之間巨大矛盾的詩句,這是聲討,是批判,是埋藏在心底不滿的呼叫——這首詩標志著杜甫政治的覺醒。在我看來,杜甫從此以后的詩風大為改變,沒有了青年時期和中年前期急於入仕四處干謁和表白自己的“豪氣”,而真正走向沉郁頓挫的風格道路,從不自覺轉變為自覺地擔負起歷史賦予的時代意識,從上層視角轉變為平民立場,由此,他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追求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

彭衙行:“誰肯艱難際,豁達露心肝”

  就在杜甫返家的時候,“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祿山起兵叛唐,安史之亂爆發。

  這期間,杜甫從奉先帶領著一家人,北上到了洛河流域的白水縣,寄住在其舅父崔頊的高齋中,眼前還是風平浪靜,泉聲鬆影,他的《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記述了這些日子的生活情境。這首詩詳細地敘述了杜甫及其家人,從“南縣”即奉先(在白水之南)來到這裡,得到舅父及朋友的款待,描繪了白水的山川地貌與風景。這裡暫時是安寧的,他與崔頊和朋友們在一個雨天,雅會在一起,邊喝酒邊分韻吟詩,他得到的是“過”字韻,於是寫了《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過字》:

  吾舅政如此,古人誰復過。

  碧山晴又濕,白水雨偏多。

  精禱既不昧,歡娛將謂何。

  湯年旱頗甚,今日醉弦歌。

  白水,地處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的邊緣地帶,這裡的北部是黃龍山,洛河從西北的山地與溝壑裡曲折穿行流向東南,縣城的西北方向六七公裡的路程,就是天下聞名的杜康故裡,至今仍然留存著晶瑩清澈的杜康泉,泉的東南不遠的土原下邊,有杜康廟和杜康墓,風景優雅,山梁勢如蛟龍。從古至今,盛產美酒,清香四溢,醇厚柔綿。杜甫盡情享受著本地的美酒,和大家一起彈弦唱歌,一掃困頓情緒,放聲地贊揚舅父的政聲,尤其是以干旱著稱的山城白水,竟然連著下了幾場好雨,這不,現在仍然下著,遠山近土,碧青一片,聽著這雨腳敲打屋瓦如音樂一般的聲音,令人心情十分愉悅……

  在杜甫看來,雖然安祿山叛亂威脅著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但憑著強大的國家力量,可以很快平息戰亂,他寄希望鎮守潼關的哥舒翰能抵抗住叛軍的進攻。然而,不久,就聽到兵敗潼關,長安淪陷的消息,就連長安附近的地方也相繼淪陷,各地的防御使棄職潛逃,在這種局勢遽然變化的情況下,杜甫隻好向北逃亡……后來,他回憶起這次艱難困苦的逃亡經歷,寫成《彭衙行》。此詩作於757年秋天,杜甫在鳳翔寫給同家窪的孫宰。彭衙,古邑名,春秋秦邑,在今白水縣城東北四十裡的彭衙村。雷雨交加,在泥濘中跋涉了一天,又累又餓,半夜,杜甫才與家人疲憊不堪地逃難到彭衙。月照荒山,女兒餓得不住地啼哭,兒子採摘路邊的苦李子充飢,陰沉沉雷雨不斷的天氣,路濕泥滑,缺少雨具,低垂的樹枝成為他們一家臨時投宿的屋檐,這樣一直走了好多天,才到了同家窪。還好,友人孫宰住在這裡,當杜甫在黃昏時分敲開孫宰的家門,驚奇的主人急忙燒水給行人洗足,還在燈下按照此地的風俗剪紙替他們“招魂”,同時准備了熱乎的飯菜,叫醒了困倦不已已經睡熟的孩子,趕快吃飯。友人親熱的招待,使杜甫感受到了極大的溫暖和慰藉,並銘刻於心。“誰肯艱難際,豁達露心肝。”《彭衙行》這首敘事長詩,不但詳細地再現了杜甫離開白水縣城流亡路上的種種境況,也表達出他對友人孫宰的無限感激之情。

  在孫宰家休息了幾天,緩了緩氣,經過與大家商議,杜甫率家人繼續沿著洛河向鄜州(今富縣)走去,最后把家安置在鄜州的羌村。羌村,位於鄜州城北十五公裡處,這裡青山環繞,村前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散落著幾十戶人家。他在村子裡找到兩間寬敞的窯洞,院子裡,安放著一盤石磨,數月間的奔波與困頓,此時才算落下心來。羌村的河灘是上好的庄稼地,隻要勤勞,不難解決溫飽問題,再說,此處的村民熱情好客,民風淳厚,杜甫比較滿意這個落腳的地方。

在羌村:“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在羌村居住不久,傳來了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即位的消息。杜甫覺得自己既然是朝廷的命官,當國難臨頭的時候,就應為國分憂,追隨新的皇帝參加平息這場戰亂的復國大業,於是,他告別家人,離開了羌村,趕去靈武。杜甫一路風餐露宿,經甘泉、延安等地,奔赴西北的靈武。行走至延安七裡鋪,無處投宿,隻好在石崖下和衣而眠,后人為了紀念他而修建了杜公祠,至今猶存。當杜甫行至簍子關(今橫山縣)時,不幸卻被安祿山的叛軍抓獲,由於當時他的名氣和官階都不足以引起叛軍的注意,沒有被押解去安祿山所在的洛陽,而是被帶回了長安監禁。

  在長安監禁的難熬的時月裡,杜甫除了為國家焦愁之外,自然時常挂念遠在鄜州羌村的妻子和孩子,看見天上明亮的月兒,他想到了家人,其《月夜》詩,情深義重: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字裡行間,把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何時才能親人團聚呢?而他自己呢?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春望》,敘述了長安淪陷,國家破碎,隻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潸然淚下,而自己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幾個月,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從天寶十五載、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的秋天到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天,在長安被叛軍監禁的這段時間,杜甫存詩27首,大都是懷念故國曾經的繁華盛世以及擔憂目前戰亂的艱難時局,還有想念妻子與孩子及流落在東平郡平陰縣的弟弟的安危,其中有《悲陳陶》《悲青坂》《塞蘆子》《哀王孫》《哀江頭》等著名詩篇。

  這年四月的一天,杜甫趁看守不備,伺機逃出了長安,歷經千難萬險來到鳳翔,投奔當時已經從靈武移師鳳翔的唐肅宗。《新唐書·杜甫傳》裡記載杜甫“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左拾遺”。唐代進諫使命由門下省和中書省負責,又設立了補闕和拾遺兩個官職,分置左右,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左拾遺屬於門下省下邊的小諫官,為皇上提供咨詢和及時提出一些施政方面的建議。由於杜甫與宰相房琯“為布衣交”,而房琯“時敗陳濤斜”,“以客董廷蘭,罷宰相”。於是,杜甫為拯救房琯,大膽諫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三司親問。”幸虧宰相張鎬替他求情,說:“甫若抵罪,絕言者路。”這才使唐肅宗減輕了對他的處罰,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認為杜甫“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杜甫確實忠君愛國,這是他最為基本的思想立場。

  盡管唐肅宗沒有給杜甫治罪,但是,從此卻疏遠了他,特別給杜甫放了三個月的省親假,讓他回鄜州與家人團聚。八月,詩人被迫離開鳳翔,返回鄜州羌村。回到鄜州羌村,見到了久別且思念不已的家人,杜甫自然非常高興,尤其是羌村的父老鄉親見他歸來,噓寒問暖,敘說家常話,使他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與鄉情。杜甫趁著這個機會,沿著村前的小河,盡情游覽此地的風光。在他曾經到過的地方,后人在山崖上篆刻了“少陵舊游”,來紀念他。杜甫在羌村,陸續寫出了一路上的見聞,他看到由於長年戰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於是寫了《北征》等詩作,真實、客觀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而《羌村三首》則是直接描敘了這次回家的情形:

  其一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裡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牆頭,感嘆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其二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其三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第一首詩寫剛到家時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真實描寫了亂離生還的意外驚喜﹔第二首詩寫還家后心中仍然憂慮國事,煩悶不安卻又無可奈何的矛盾心情﹔第三首詩,則寫鄰人來訪,共談世事,感嘆戰亂造成田園荒蕪,生活艱難。這三首詩既能獨立成篇,又相互聯結,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語言平易,詩意凝練,音韻諧調,抒情氣氛濃郁,描寫日常生活盡見杜甫運用白描藝術手法的厲害,有詩論家評析說:“俱似脫胎於陶。敘述家人及鄉鄰情景……彌哀婉而彌深厚。”這話說得真好,得此詩三昧矣。

  在羌村,杜甫還寫有《北征》長篇敘事詩,共一百四十句。這是用詩歌體裁寫的哀婉動人的陳情表,是向肅宗皇帝匯報探親路上及到家后的見聞感想。全詩結構自然精當,筆調朴實深沉,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思,懷抱中興國家的希望,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和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的情緒和願望。宋代學者葉夢得在《石林詩話》中評價說:“老杜《述懷》《北征》諸篇,窮極筆力,如太史公紀傳,此固古今絕唱也。”在藝術上,還是清代有人在《閑園詩摘鈔》中的見解深刻:“此詩有大筆、有細筆、有閑筆、有警筆、有放筆、有收筆、變換如意,出沒有神。”

  十月,終於傳來了絕好的消息,唐肅宗收復了京師長安。杜甫聽說后,迅即帶領全家人趕回長安。他的家小在鄜州的羌村,生活了一年四個月的時間。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的六月,杜甫出任華州司功參軍。從上一年的四月至本年六月,一共寫出了60余首詩,而大部分都是寫於洛河流域,且幾乎篇篇堪為精品之作。

  杜甫從奉先至白水至鄜州,沿著洛河一路坎坷北上流亡的歷程,使他的思想與情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間的疾苦與命運的殘酷。家國不幸詩人幸,正是因為有這樣不堪回首的磨難,更是因為在各種艱難困苦中被親情與鄉親父老的熱情幫助與愛戴所感動,才有了這些具有真切的歷史價值的詩,也才成就了絕世風華的一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作者:柏峰,系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